新移民二代的語言文化優勢?一個印尼田野觀察的註解。


圖為筆者剛赴印尼工作時,在不擅印尼文之下召開清真寺管理委員會籌備會議
語言最主要的是用於溝通,以簡單的意思表達我想了解你的意圖。
圖為筆者剛赴印尼工作時,在不擅印尼文之下召開清真寺管理委員會籌備會議

隨著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實施,政府極力培育新移民二代的子女回到母國任職,協助台商拓展商業市場。台灣目前也有不少大學科系針對新移民二代進行招生,從大學時期開始培養前進東南亞人才。認同這類政策的人認為,由於新移民具有語言及母國文化優勢,更能夠協助台商企業與當地員工溝通。然而這項政策的假設會不會只是開疆闢土的浪漫化想像?簡單的認為有血緣或語言就可有助於管理?

我認為這種想像是出自於「以夷制夷」的殖民心態,簡單的認為利用同血緣或語言關係的新移民二代,就能夠有助於企業做管理的工具。然而,這種「我講什麼他比較快懂」單純制度、政策、命令的傳遞,非現在企業所講究的「管理」、「領導」或是國際企業「在地化」。

1、新移民二代與語言優勢的距離:如果單純說只有語言優勢,那等於是沒有優勢。

語言的本意不是在於炫耀運用多少艱深的詞彙,能夠考多高的檢定,而是在於溝通。職場上,如果能運用最精簡的字彙,傳遞本身的意思,那就是一次成功的溝通。尤其在企業中以任務為導向的需求,只要溝通能夠清楚的傳遞要做什麼、怎麼做、解決任務,那也就足夠。

另一種則是深度溝通,因為對方所說的詞彙背後具備一定的文化脈絡,聽者若沒有在這脈絡中,許多衍伸、隱喻的意思沒聽出來,很有可能只聽到表面意思,而造成誤會。後者,如果若非在重要的公關或是宗教、文化、外交場合,其實用到的頻率不高(例如前陣子總統接受外媒訪問時翻譯的隨機應變另人讚賞)。這些場合需具備的門檻資格則更高。

目前公司有30位類翻譯人員,身分類別有:新二代子女、華僑、本地人學中文者、本地人到台灣工作後回來任職者。薪水區間從印尼盾480萬到1200萬都有,擔任主管職的甚至到達2000萬。

以語言優勢來說,華僑、華人>移工曾到台灣工作者>新二代子女>本地人曾留學中國者>本地人自學中文者。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排序?

簡單的說。所謂在台商公司對語言的需求大概分成兩種:文件翻譯及口語翻譯。文件翻譯簡單來說就是把官方文件或是公司文件翻譯成印尼文或是中文。口語翻譯就是協助台灣主管向員工傳遞管理、機台操作等工作指示。文件翻譯難度最高,涉及正式、法律文件,需要有一定的語言程度才能夠用詞精準、拆解文法,遇到特殊的用語能夠白話的轉換成另一種語言。往往考驗的是一個人的閱讀能力。

舉例來說,如果翻譯把一舉兩得翻成用一個石頭殺了兩隻鳥,那沒有印尼人看懂在翻什麼。但如果翻成,做一件事情得到兩個好處,那讀的人才看的懂。在這個部分,往往華僑及本地人曾到台灣工作者對當地語言的語境、語法、語義都掌握的更好。而且,他們的能力都可以取得了漢語水平考試6級的證照。

如果只會講語言,就只能協助口語傳遞。口語傳遞只有在公司初期營運時才有大量人才需求,在最短的時間把公司制度、現場作業、專業名詞都上手。這點中國公司更絕,公司運作後兩三年,便把如此的人員都解僱掉。後期,許多台幹自己都會講當地語言,也盡量將溝通改成口語化的方式表達。甚至是講一個詞彙,員工就會有默契知道要去做什麼。尤其東南亞的大學生英文都有一定的基礎,聽不懂就用英文換句話說再確認一遍。

我會從員工的肢體表情跟單字去觀察翻譯的效果。很多時候一聽,翻譯怎麼傳遞錯誤的意思了,我再講一次給翻譯聽,或是乾脆我自己用簡單印尼語夾雜英文講。口語傳遞的取代性很高,如果在台移工認真的學中文,幾年後也能夠勝任這個職務。更不要說現在有大量本地人到中國去唸書、學中文。

強大的口譯者也是有,他會減少因為聽者需要文化背景影響的因素,而自己轉換成對方可以理解的方式來傳遞,減少訊息因為傳遞中間丟失的意義。這種人才就會配置在如研發、營業、高層秘書等重要崗位。『怎麼把話說的讓別人聽懂,反而是更重要的能力。』

大部分的文件,我也都用google翻譯看一下都可以了解60%,大概抓重點核對一下就讓員工去執行。有時候甚至我在找資訊的速度還會比本地人快。基本上我常用到翻譯的時機大概是:
1、跟外單位或公部門開會
2、公司辦活動
3、必須簽名的法律文件或報告
4、管理辦法及公告

如果只是因為具備語言能力來應徵,非User急迫下我是不會錄取。

2、新移民二代與文化優勢的距離:文化不只認識,更是尊重文化差異。

有人認為,新二代子女的優勢在於血緣跟文化上的親近,當地員工比較容易信服。然而,新二代子女每年回母國的機會頂多一至二次,在台灣生活時也被台灣文化所同化,對於當地實際的文化理解差異甚大,更不要說具備當地人脈。實際上他們長久已在當地人之外形成自己的生活圈,少融入到當地。若要說社會資本的優勢,華僑及華人在東南亞有更類似的社會資本、本地人則擁有接地氣的社會資本。

舉個例子,新二代通常非信奉伊斯蘭教。當公司遇到員工宗教文化的問題時,會優先向誰諮詢?當然是向本地員工諮詢。我遇到政策難題時,也不會只聽從1-2個人的意見。

再舉個例子,當公司進出口發生海關刻意刁難的時候,若非長期在這塊領域,誰有社會資本可以解決?現在都有「顧問公司」可以協助。

又有人認為,當地員工看到具有「血緣」相似性的新二代移民主管時,會更容易服從。但是在勞權盛行的東南亞國家,員工在乎的是在身的權益是否被滿足。他們在面對「主管」這個位置時,會有更高的防衛機轉。同「血緣」的主管,可能容易接近,但是接下來「做什麼」、溝通時的「態度」才是重點。否則員工也會認為「只是公司派的代表」而反彈。

在政府倡導所謂新移民二代「優勢文化」政策帶來的負面效果,則是新移民二代在面對當地人時,常會有高人一階的心態。部分新移民二代來應徵工作時,即便自己剛大學畢業,就認為自己是台灣出身,所以來跨國公司的辦公室中做「管理」。

大頭症輕者遇到清潔工作、或是環境不佳的廠房,便閃躲飄。重者與員工對話頤氣指使,每一句話都是命令人的態度,惹得員工抱怨。所以變成當公司賦予管理權責,希望透過文化的親近性能夠以尊重、同理心的方式來傳遞公司政策時,常會變成濫用主管的權力。撇出文化本身脈絡與儀式性不談,「文化的隔閡就是心態的隔閡」。

有一種主管,他很懶的跟員工對應、管理不花心思,所以需要一個「會講當地語言」就好的人擔任他的基層主管。

所以如果單純以語言、文化優勢做為考量的升遷,通常我都會退回,還是要回到日常工作管理、任務績效、團隊建立、領導能力這幾個基本的管理職能來評價,並與其他本地員工一起比較。

但話又說回來,每個國家都不會只有一種文化。像印尼有五大島,爪哇島中的爪哇文化又有分成西爪哇、東爪哇、中爪哇,每個省的文化特點都不同、每個區域的特點又不同,我們所說的持有文化優勢,是那種文化?

綜上,我認為單純提出「語言及文化是新二代的優勢」的論點,恰反應出言論中欠缺了企業重視的「領導」及「跨文化管理」的概念,誤將新二代視為跨國企業「縮減成本」的管理工具。

語言及文化的可近性或許在求職初期比他人更有機會,但是可取代性實在太高(如移工、華僑、華人、本地曾留學中國或台灣者都有相同的特質)。若是要讓所謂「新二代」發揮所謂的求職優勢,應該回到根本上,就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多元文化,給予尊重及發展的空間。或者說,這是台灣人的優勢。

所以到底什麼才是新二代真正的優勢?<混血、雙語、跨文化,到底什麼才是新二代真正的優勢?>文中作者所說完全切中我心:

「我媽媽所帶給我的最大優勢,不是什麼混血或雙語能力,而是告訴我,文化與生活方式都有很多種,我完全無法理解、無法想像的也有。沒有哪個長相、哪個口音、甚至哪個教育程度的人比較高級。一個人的人格是否高尚,甚至不一定跟他見過的世面多廣有關係,而是在他面對不了解的人時,能否用溫暖的態度,把對方當成跟自己一樣的人看待。

我所認為的新二代真正優勢,是強大的學習力、對語言和文化的好奇心、還有溫暖待人的價值觀。如果這些成為在台灣人人都有的能力,那對台灣來說,才會是最大的資產吧!」

📖延伸閱讀:

混血、雙語、跨文化,到底什麼才是新二代真正的優勢?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87/article/9354

新住民二代跨國就業可行性研究
https://reurl.cc/9E7EEa

Netflix影評《虎尾》:對於游子來說,有時家鄉僅剩一個符號



週末無地方可去,又打開Netflix滑滑,發現導演楊維榕的新片《虎尾》(Tigertail)上映了。片名以台灣雲林的鄉鎮「虎尾」為題,主要講述一名台灣人放棄摯愛,艱辛前往美國尋找機會的故事,也是導演父親移民歷程的影射。

看完本片,讓我聯想到了孔復禮的《華人在他鄉》。隨著地理大發現與全球貿易網絡的蓬勃發展,華人對於各地的殖民主義來說,是重要的勞動力輸出來源。尤其居住在沿海一帶的底層人民,如同片中主角般,在家鄉資源的限制、國家政局的動盪下,紛紛冒險到世界各國尋找發展機會。孔復禮認為華人移民的特質相當獨特,受到傳統家庭觀念的影響,即便已到國外許多年,但仍透過「同鄉會」等組織,滿足思鄉的情感需求。他們是「朝著家的方向離開」,這也令他們與當地文化格格不入。本片的時空背景,就處在這樣的情境之下。

————

《虎尾》步調緩慢、沒有太多的劇情起伏,在Netfilx 的官網得到兩極的評價。台灣的網友們執著於「這不是虎尾」、「沒有虎尾口音」。台裔的海外移民則認為劇情拳拳到肉,認為「這就是我的家庭背景」、「聽到發音就哭了」而產生共鳴。比起台灣網友按名索驥找地景,移民二代則嘗試從影片中去找尋異於當地的家庭文化起源。

片中阿嬤對於單親家庭長大、家庭貧困的主角訓斥的一句「哭有什麼用」,簡單卻深刻的串起嚴厲的教育方式、疏遠的親子關係及不善表達的個性,其實是代間傳遞的結果。尤其同屬處在生活艱困的時刻,「打拼」的生存本能比起情感表達更能夠讓人活下去。如同主角方到美國時,居住於簡陋的公寓裡,整天的生活僅有家裡與雜貨店不斷來回,忽略了與老婆的溝通與同理,一復一日加劇夫妻間的問題,但也讓自己順利的在美國安頓。比起另一對中產的移民家庭來說,這樣的家庭價值也暗指異地生活的艱辛之處。生活豐裕的移民二代,他們的課題便是打開塵封的心結取得相互理解,從這個面向引發出情感。

片中主角在美國時不愛社交、與女兒吃飯時不知如何安慰。但另外一面向,對比於他年少時喜愛跑酒吧跳舞、以及老年時與前女友相遇時的相談甚歡,個性上似乎判若兩人。主角的疏離行為,與其說是個性問題,不如說是境遇使然。也就是說,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下,人們會採取相對應、其認為有助益的行為來回應。在艱辛的移民過程中,不愛社交與不善表達可以讓主角專心的投入工作,久而久之,卻遺忘了另一種關心家人的方式。這兩個面向,都是主角的生活方式。

————

生活中有燦爛的火花,也有平淡的重複。片中略過了主角在美國如何打拼奮鬥、買房買車的成功劇本。更多呈現的是主角老年時一個人在廚房煮菜、一個人端坐在廚房用餐、又一個人收拾。將蔬菜「刷」的一聲放入滾燙的鍋中,刀面拍打砧板的扣扣聲就是他全部的生活。正當印尼因疫情實施擴大社會限制(PSBB),已一個多月生活空間被限縮在公司及宿舍往返的我來說,相當容易對號入座。尤其苦於工作無法回台灣時,一個人在房裡時也會自我疑惑,這樣的選擇是對的嗎?

生而為人,我們有著創造的潛能,可以敢夢想,敢追求目標去實現我們所想像的事物。創造不僅是在無中生有,常遭遇的是,我們要在有中做選擇。選擇,也意味著某部份其實並沒有去選擇。沒有選擇的,就是失去。失去的那份會以代價的方式與我們重新相見,叫「殘缺」、叫「未竟之事」。生活的另一個艱辛之處,也在於我們要怎麼去面對、處理那些沒有選擇後的代價。片中主角捨下親情與感情,與無感情基礎的另一半前往美國打拼,代價是老婆離婚、女兒疏離,還有那不勝唏噓的孤獨。

但是選擇的同義詞也是扛責,扛起選擇,為自己的結果負責。選擇沒有對錯,但需承擔。

主角對於自己的選擇沒有在老年孤獨後陷入後悔之中,以至於好不容易與舊愛重逢後相聚時,劇情並非走向灑狗血式的晚年複合,而是嘗試著與女兒修復疏離的關係。主角為傷害別人而負責、踏出了修復的第一步,對我來說,就是承擔著自己的選擇。如同過去我看到某些問題家庭的父母,下班後灰頭土臉的來家庭協談與孩子修復關係,也是這樣的把到了嘴巴的話縮了回去,卻勇敢踏出了這一步。比起對自己選擇的負責,大部分的人都勇於接受未知挑戰,但是要去接受代價真的很難,是種生活的修煉。

————

取名《虎尾》會讓人誤以為是在台灣拍攝的電影,然而片中卻沒有太多「虎尾」的場景,最容易辨識的就是「虎尾」地名的告示牌。片尾,主角回台灣時,家裡現址早已殘破僅剩一堆磚瓦。惹得不論是「找取景地點」的台灣人,或者「循片尋思」的海外移民一頭霧水,不禁要問,這部片到底「虎尾」在哪?

其實對離鄉生活的海外移民、北漂青年,或離家的人來說,思鄉也是代價。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家鄉最後可能已經什麼都不是了。家鄉是心中安放的形式、能指、僅剩兩個符號。

家是空間,空間會毀壞;家若是名,名會常在。


#我也是雲林出生的

企業防疫措施怎麼做?人資防疫工作進階篇

時間又過了一個多月,依據4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已經 4萬多人因新型冠狀病毒喪生,確診人數超過85萬人,疫情遍布100多個國家,許多國家關閉國境以及實施更嚴格的隔離措施。

疫情來的又快又急,而公司要如何回應疫情進展以及政府規定,訂定整體的防疫策略及政策? 近月來筆者發現,許多公司尚未有一個特別組織負責整合防疫政策,所以產生人資不清楚總務採購及庫存防疫物資的狀況、總務不曉得人資的政策、現場不了解接下來公司的防疫部屬、一線主管無法回應員工的焦慮等。公司充滿著危機與不信任,導致防疫政策無法有效推行,員工每天上班則是提心吊膽。

上一篇文章從「資源整合」的角度分享如何在短時間成立跨單位的防疫小組及統合、執行各角色的任務。本篇文章基於這個立足點上,分享公司如何系統性地與環境對話,持續展開防疫相關作為,使員工能安心上班。

管理恐懼抑或是是放福利?防疫期間人資的雙重角色

病毒駐足地不分大小公司。上週媒體報導,電商龍頭亞馬遜(Amazon)位於紐約一處的倉庫員工被確診新冠病毒肺炎,因此暫時關閉倉庫消毒。而另一處的物流中心則計劃3/30罷工。原因是員工不滿亞馬遜未給員工足夠的保護措施,要求公司加強防疫作為,包括全面消毒等。此時不免有這種聲音,此階段,是公司利益重要還是員工安全重要?

病毒肆虐全球,世界各地衛生機關每日播報著那個地區又新增多少確診案例、幾人因此喪生。資訊的更新是跨區域、甚至是跨國界的,每個人都可以取得最新消息。社會限制嚴格的國家,開始嚴禁人民外出、社交、返家,甚至關閉公共場所、公司企業。員工籠罩於這樣的負面資訊下、每天上班好像冒險者般,需要穿越奈米大小的病毒威脅,才能安全的回到家裡。過程裡戰戰兢兢、心生恐懼,深怕自己在工作的路途中就不小心感染了病毒,甚至傳染給最親愛的家人。

企業裡有許多的專業部門,在每個情境任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產品開發時,由研發部門主導;市場定位時,由營業部門主導;成本緊縮時,由財務部門主導。而疫情衝擊時,則由人資部門來迎接挑戰。人資主導的任務是,面對在疫情嚴峻期間兼顧公司利益及員工安全,目標在於提升員工健康管理降低公司感染風險即時回應政府政策等,幫助公司能夠在危機時持續營運。

1、平衡生產需求兼顧員工健康管理

(1)評估市場衝擊,重新調節產能產量

即便是疫情艱困時期,公司仍希望持續營運創造收入,在政府明定前不可能直接關閉作結。這時在前端的營業部門應該重新評估疫情對於市場的影響。包括詢問經銷商、店家所在地當地的疫情對於其銷售、服務與停業的影響,來重新評估後幾個月的訂單數量。下一步則讓這些數據要讓生產、企劃部門去評估如何調節產能,提供給管理層做決策。

為什麼要預先做這一步?對於人資來說,這會影響接下來的防疫政策要採取寬鬆或是緊縮的方向。如果缺乏市場以及產能的數據,如果要推員工的健康管理,生產部門會說:這樣我人會不夠,營業則是說:我產品不夠賣。所以市場數據是可以讓管理層「依據事實做決策」,避免惹來:為什麼給員工這麼多福利,都沒有考慮公司營運的爭議。另一個面向是,當產能進行調節時,生產部門也才有餘力一起做防疫措施、非光繞著產量昏頭轉向。

(2)凝聚公司共識,共同達成防疫目標

防疫不是只有人資的任務,而是公司每個角落都必須齊心戮力達成的目標。所以防疫工作從頭到尾都必須系統性、資源整合式的參與。除了數據外作為支持,人資亦可召集各部門共同商討員工的健康管理方式,取得各部門認同。主要讓各部門了解到現階段病毒的傳播方式、症狀、政府的政策,依據風險的管理角度,共同參與接下來的對策擬定。例如印尼政府雖然沒有封城,但如果該社區有確診案例,社區長會針對該巷或弄的住戶開出所謂「居家隔離建議書」。如此高風險的員工,是否還需要來上班?或是給予隔離7-14天觀察監測健康?或是針對發燒的員工、要不要給予額外福利的病假確認症狀解除?

其實部門主管對於員工染疫可能導致部門停止運作更加擔心,甚至會提出更嚴謹的建議。那這時候人資就可以提出詢問:那麼人力不足時生產怎麼調配?讓專業的生產部門一起思考怎麼解決人員的問題。通常他們所思考的對策更能夠貼近現實狀況、解決問題,也不斷的將對策串連回應生產、營業、公司營運的思考軸線如果政策可以取得共識,那麼各部門的主管甚至會協同幫你宣達。

(3)彈性病假政策、專人追蹤健康狀況

主管的態度會影響到員工的心態。尤其每位員工身上都背負著KPI的壓力,很多員工平時連生病時都會到公司完成產量,不敢請病假。防疫期間如果員工隱藏病情仍繼續上班、私自服藥躲過體溫監測到公司時,容易成為防疫破口。故除了調整請假規定外,公司還會公告「防疫期間病假不計入KPI及試用期考核」,透過彈性的請假規定鼓勵發燒或有呼吸道症狀的員工在家休養(但亦會規定一定要出具醫療紀錄)。

不論是體溫監測過高不可入廠、請病假、上班期間生病或是已在居家隔離的員工,並非鼓勵其在家休養就結束健康管理的工作。後續必須銜接工安部門或醫護室護理人員每天後續的追蹤。主要確認:
A.員工有無就醫、醫生的評估。
B.員工就醫後的症狀與體溫。
C.員工的家庭成員健康狀況。

至於為什麼規定一定要就醫、出具醫療紀錄?以印尼來說,唯有就醫才能夠經由轉診至醫院做快篩,確保後續醫療保障。或是醫生也會依據症狀決定是否要暫時居家隔離與否。而為何協調護理人員追蹤?主要是可以依據症狀提供專業的衛教及醫療諮詢,也隨時回報到防疫小組做各工作環境衛生的評估,採取進一步的動作。有些公司只由人資追蹤體溫紀錄,是沒有辦法達到上述的效果。

2、人力運用彈性化、降低公司交叉感染風險

(1)事務單位實施輪流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

為防範員工交叉感染,部分公司已規畫人流分流的計畫,將部門人員拆開,分派到其他辦公空間異地辦公。為了降低員工感染的風險,則近一步衍伸出在家工作的模式。現實上,除資訊、電商、媒體等早已習慣在公司外空間辦公外,其他行業實施都有一定的難度。根據。大部分的公司本身無常備的軟硬體設施,若無顯著的績效,疫情時期很難說服公司投資這項支出。尤其加入公司資安政策的這個變項,真正能夠在家工作的行業比例更少。但可以參照另一個作法:「輪流在家工作」的方式替代。A組在家工作、B組在公司工作,為了公平起見,每隔幾天便輪流一次。

有關這個部分,可從兩個步驟去擬定前置作業及工作分配。
A.列出單位功能別(如召募、訓練、員工關係、薪資),每個功能都分成A、B兩組,即使部分功能只有一人、也一定要再指派另一個代理人。
B.列出每個功能什麼工作項目可以在家工作、什麼不能,然後針對無法在家工作的項目一一審視如何由代理人執行(如擬定SOP、撰寫工作說明)。

隨著防疫發展出一系列的活動限制政策與公司經濟活動的減少(如暫停招募、教育訓練、公關活動、拜訪客戶、包商施工),基本上輪流在家工作的目的是維持單位的最低限度運作,理想上每個功能每天有員工處理日常業務。業務的工作效率一定會降低,只能夠以「任務、專案取向」的方式檢核其工作結果,運用工作日誌、線上會議等方式輔助。

(2)現場單位實施輪流在家待命(standby at home)

不如營業、財務、人資等支持性單位的特性,能夠有限度的在家工作。生產則有員工必須在「現場」的需求。所以對於現場員工的降低風險的操作手法必定會不同於事務單位員工。在調節產能後,排程主管便可轉換成各工程的產能需求,各工程再依此去計算需要開幾班生產、單班的產量多少,進而評估需要多少人力、班別。

例如原本開三班、剩下開兩班就夠,便有一班的彈性人力。本來一個工程10個人,現在因為機台沒全開只需6個人,便有4個人的彈性人力。於是原本的作業人力就可以變成3班2輪、1班在家待命,或是額外彈性人力輪流在家待命。亦可以運用這段時間,進行教育訓練,培訓鄰近崗位的多能工。

為什麼要有彈性人力?彈性人力的重要性是什麼?彈性人力的重要性在於,當疫情開始出現社區感染的感染的跡象時,必定開始會有員工或家庭成員因疑似案例而被居家隔離、或是因為員工確診使得整個工作團隊都需要居家隔離的案例。此時彈性人力就可以成為最佳的救援投手,隨時銜接崗位生產工作。有些公司會將產線人員區分成A、B組,兩組人員的用餐、上下班行經的路線皆不同,其實道理都是在避免確診案例交叉感染而導致瞬間失去所有生產戰力。哪一種實施方式需視公司產能調節以及疫情走向而定。然而越是能夠彈性運用人力,公司受到疫情影響的風險也會越低,達到持續營運的目標此外,輪流在家待命,也可以減少員工的感染風險,

當然每個崗位不同,不可能每個崗位都可以分組上班、輪流在家待命。所以這部分也必須要向員工說明,使其理解。

(3)建立互助關懷機制、掌握員工動向

有鑒於大部分的員工都是在自己在外租屋、非與家人同住。如果配合政府的「社會距離」的政策減少群體活動、避免返鄉,如此長時間無法見到自己的家人與朋友,缺席的社交活動所襲來的孤獨感是相當強烈的,甚至會影響心理健康。尤其每個人都戴上了口罩,人與人之間最遙遠的距離是1.5公尺的寂寞空間。

故建立了以部門基層為單位的社群網絡互助編組,讓每個基層主管可以關心10-15位員工。搭配上述在家工作或在家待命政策,員工之間除了分享生活訊息、個人心情、身體健康、出外動向,再利用逐級回報程序,使單位主管掌握員工狀況。人資則建立一個所有基層主管的群組,隨時可以接收到異常處置或是回覆疑問。亦利用群組的擴散特性、讓員工去轉發最新的公司公告、政府政策或是衛教資訊,預備做為日後關廠、復工的聯繫管道

3、防疫3掌櫃:掌握資訊、掌握方向、掌握人心

(1)透明化公司政策,降低員工恐慌感

即便現在網絡資訊獲取相當容易,隨時都可以在社群媒體中查到與疫情相關的資訊。但殘酷的現實是「並非所有人都意識到防疫的重要性」。再者,網絡上充斥著假訊息,「也非所有人都有資訊判斷的能力」。往往資訊就是造成員工恐慌的來源。尤其社群網路間的口耳相傳,每個人在轉發訊息的同時都放大了情緒的濃度。所以要管理恐懼,必先要管理資訊

需要管理的資訊大概有:
A.防疫教育訓練及宣導、
B.公司的防疫政策、
C.公司內目前現況。

當二月初疫情剛開始時,公司就先跟醫院合作舉辦有關於新冠病毒的預防衛教以及張貼衛教海報,目的是讓員工初步了解什麼是新冠病毒、自己該怎麼預防。並且隨著疫情的演進,另需更新防疫知識、同步更換衛教海報內容(如身體距離、如何正確配戴口罩、洗手六步驟等)。除外也列出正確資訊的參考網址,讓員工知道可以從哪獲得相關資訊。

若訊息只有接收、沒有意識及轉換成行動,對防疫仍然沒有幫助。故公司也會隨著疫情的嚴重性訂定對應的公司政策(例如配戴口罩、體溫量測、消毒、健康管理)等,透過制度化的方式來形塑出行動,養成習慣後員工也能將觀念落實到家中。公司的政策除了發佈紙本公告外,也會發給員工一一傳簽,確保每個人都了解公司保護員工的做法有哪些。甚至透過上述的互助組組織方式,隨時更新最新的公司政策。甚至也由人資、工安分成幾個小組,面對面地向員工宣導公司的防疫重點(相信我、面對面仍是最好的宣導方式、但要記得保持距離)

這段期間如果生病的員工想必風聲鶴唳。諸如上述配合政府實施「社區隔離」、「居家隔離」的員工,建議公司採取透明化的方式,公布員工目前的狀態(例如幾人目前隔離中、幾人已完成、並非個資),讓員工了解公司皆有積極掌握員工健康狀況,避免員工以訛傳訛,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不敢來上班。就算有確診,也務必讓員工了解公司接下來的消毒、防疫作為。

(2)保持良好工業關係,相互交流防疫資訊

政府頒佈法令的次序通常是:單位內部討論、媒體揭露、發布公文。由於人資長期經營工業關係的緣故,會比其他部門更快取得法令的內部消息。而公司「越快掌握資訊,越能即時提出回應」,當收到法令消息是,必須召集有關單位開始擬定應對的初稿。因為通常政府的法令一出來,可能過幾天就要趕鴨子上路。如果沒有及早一步對策,可能會多付出成本。

當不知道要怎麼做時,最懶人的是參考工業區其他公司的做法。這時候平常處於相互競爭狀態的公司,此時必定要有「分享資訊、互相合作」的共識,齊力對抗疫情。尤其政府法令甫頒布時通常不是很明確,所以需要跟其他公司交流及討論各自預計採取的因應作法來參考。例如當政府宣佈關閉工作場所時,有沒有其他的救濟措施?主要道路封閉管制時,通行許可證如何申請。當然自己不能總是「搭便車」,等著要別人的答案。懂得分享,別人才會更願意跟你交流。另外一面,各公司也私下在較量自己的應對能力。

(3)留意鄰近國家、縣市疫情狀況,模擬公司對策

大部分的公司只留意自己所在縣市的疫情訊息,會心存僥倖地認為自己所在地躲過了疫情襲擊。疫情考驗著公司的應變能力,當疫情傳播惡化時才開始想如何應對往往措手不及,容易發生從高層到基層共同慌亂的現象。除了根據普遍性的指南,例如:政府提供的「持續營運指南」或是「麥肯錫報告」來盤點目前自己公司的防疫資源外,從具體面的實務面務必要留意鄰近國家的、或是縣市的疫情狀況。

留意鄰近國家的疫情狀況、當地政府的境管措施及紓困方案,主要是用來評估市場資訊、供應鏈、原材料是否能夠進出口無虞。而留意鄰近的縣市的疫情狀況,則有助於預先計畫公司可能會遭遇的情境,再利用形態分析法,預設遇到幾個情境的解決辦法,擬出2-3個計畫。建議在防疫組織中增設一新聞情蒐人員,每日匯整國內、省內、市內的重大新聞,在每日例會時快速瀏覽。

例如:公司位於印尼疫情災區雅加達旁的工業城市,幾次發布規定時,我們就發現規定的內容其實大同小異,所以我們就推測,雅加達實施的規定也可能會沿用到其他的鄰近城市。所以當雅加達發布建議在家待命、在家工作的規定時,便邀集各單位開始規劃公司的出缺勤、工作管理實施方式。等過幾週本市也發布規定時,便可以在最短時間公告公司做法開始實施。如鄰近縣市已開始進行居家隔離、交通管制、限制公共場所、快篩實施、限制活動、身體不適處理程序等等,都可以即時模擬出公司對策。故當印尼工業部發布公司營運防疫措施指引時,公司早已完成了99%的要求,立即申請營運許可。

後記:

防疫措施沒有絕對的「好」或「壞」,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斷的跟環境去溝通、盤點公司的資源而演化成最適合的策略。而平時聚焦於「效率」及「成本」的思考,在這段期間則不一定派上用場。如同提出「黑天鵝」概念的作者,在「反脆弱」一書中提出了「以備餘的形式呈現的反脆弱反應」的想法,認為有機體的「多餘」或是「過量」都有其積極的意義,以求在危機時進行反應的「投資」,以因應最糟的結果。企業的防疫措施,何嘗不是呢?

雅加達於4/7發佈大規模社會限制(PSBB),尚未做足防疫措施及申請營運許可的公司只能停工。
圖自:CNN Indonesia 



延伸閱讀:
1、企業防疫措施怎麼做?人資防疫工作實務篇
2、新冠疫情衝擊,企業成敗決戰「人資」
3、賺錢有餘 防疫不足 電商巨頭亞馬遜解僱帶頭罷工者
4、麥肯錫報告 ②|保護員工、公司!給主管的 7 個行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