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領導:適時給予部屬舞台是最棒的激勵方式

《聽讀商業書選》中談到了《這是你的船》及《這是我們的船》的作者,美國海軍艦長麥克領導艦隊的經驗。麥克是美國海軍的傳奇艦長,曾在兩年之內把混亂不堪、績效奇差的軍艦「班福特號」,打造成第一名的軍艦。離開海軍後,他成立了顧問公司,把領導經驗傳授給組織的管理者。

幾位能在鋼鐵勁旅中獲得成功的領導者,如本書的麥克艦長、美國特種部隊將軍麥克里斯特爾,都不約而同地談到「以人為本」的組織領導思維。

麥可艦長曾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他如何利用榮譽感來成功推行「海軍水面作戰專業水兵」ESWS的訓練制度。

有一次,一位四星上將將到班福特號上視察。麥可請將軍親自為獲得ESWS資格的水兵授予徽章,讓水兵們感受到被上級肯定的榮譽。 當將軍參觀艦隊時,麥可則指派了一位具有ESWS資格的水兵來擔任解說員。

將軍覺得很驚訝。因為麥克艦長可以趁帶著上將參觀艦隊時表現自己、打好關係,讓自己再長官心中留下好印象,有利於以後升遷,但麥克卻沒有這樣做。

而讓將軍更驚訝的是,負責導覽的水兵表現泰然自若,完整的說明讓將軍印象深刻。也使得全艦水兵感到只要有能力,就有獲得表現即肯定的機會。

之後全艦的水兵都志願考取ESWS資格,大幅提升軍艦戰力。

麥克不將個人私利升遷擺在第一,反倒是透過上級主管視察的機會,為部屬創造舞台,以此來激勵部屬向上提升,打造正向的組織氣氛。

這個例子想我回想到,在印尼籌備清真寺啟用的經驗。

當時,公司的清真寺蓋好遲未啟用,員工每個禮拜五中午都會跑去隔壁的Mitsubishi清真寺進行主麻日禮拜,因為理由正當也無法阻止他們。

當時我想,這真的太丟台灣公司的臉啦!自己的清真寺只能看沒法用,居然跑去日本公司。

於是透過印尼人資找了一群虔誠的伊斯蘭教員工想要籌備委員會,開始討論清真寺的管理方式、需要什麼宗教設施、逐項進行採購。就這樣,一個非穆斯林的台灣人,坐在清真寺裡面跟穆斯林開會。每次去清真寺時,員工都對我投向異樣的眼光。

正當籌備得差不多時,適逢董事長要來印尼視察。

於是我想,不如趁董事長來印尼視察時,邀請主持清真寺的開幕典禮以及參觀清真寺。一來透過清真寺開幕讓員工感受公司對於伊斯蘭教的尊重,二來也是個宣示,正式實施清真寺的各項活動及管理措施。便開始跟員工籌備相關事宜。

在參觀清真寺的流程時,我特別指派了清真寺委員會的主席擔任解說,並由我的翻譯擔任翻譯,自己則是從旁協助。過程中,董事長特別詢問了日後清真寺如何開放、如何管理,主席則對答如流,讓董事長對這異國特有文化更加認識與放心。
清真寺


當時我只想,要如何透過各種儀式性特別化清真寺的存在,透過賦予意義來增加清真寺後續的使用率和員工自主管理的意願。並沒有想說,要在主管面前表現自己如何管理好員工。

經過這次成功的活動設計,第一次清真寺的啟用就來了四百多位員工。更重要的是,清真寺的委員,尤其是主席,都將清真寺的管理視為己任,認真的籌備每周的主麻日祈禱、辦理慈善活動、急難救助。

甚至是疫情的時刻,也在充分的討論下,協助公司與員工溝通清真寺的分流、暫時關閉事宜,避免疫情擴散。

這兩年來,清真寺的基金完全由員工自籌,公司沒有投入任何的錢。這令我們非常訝異,因為當時調查工業區的情形,各家公司幾乎每月都必須捐款給清真寺運作。

我的翻譯則在活動後嚇個半死,一直不斷跟我(開心的?)抱怨。

我同意每位主管需要被肯定,幫自己找鎂光燈來獲得上級給予資源。但我更同意,良好的發揮員工的潛力及能力、正向的組織氣氛,才是主管最有力的支持。




《BCG問題解決力》:職場工作者的價值來自於你解決問題的價值


解決問題是職場工作者的必備能力

解決問題是職場工作者的必備能力,但你真的知道怎麼解決問題嗎?

首先,「問題指的是現狀與目標的差距」。要解決問題前,必須要知道現狀是什麼,透過資訊或是數據去拼湊出真實的樣貌。

再者,「問題解決是指狀況達到目標清楚的途徑」。要解決問題,必須要設立目標。一旦具備目標,就可以聚焦將資源投入,迅速地達成。

最後,「策略則是知道你的起點要什麼缺什麼採取相應行動」

這三句,是《BCG問題解決力:一生受用的策略顧問思考法》裡的第 一章內容。
看完後回頭過來問問自己,平常解決的真的是問題嗎?
 
比較常見的狀況是:
「發現問題時還沒釐清就馬上去解決」(解決的真的是痛點?)
「數據拿著就開始分析、比較,然後分析了好久看不出結果」(你的問題是?)
先讓老闆知道我有在做事做了再說(要達到什麼目標?)這
些是職場工作者常碰到的問題。

別說是新手工作者,拿這三個步驟重新檢視自己的曾經解決的問題,你會看到新的境界。

這本書一開始吸引我的點在於,BCG是名列三大顧問公司之一,那他們平常是怎麼解決問題的?書裡面會不會有高深的秘訣?看完這本書以後,我心裡的想法則是:「大道至簡」。

要培養獨立思考力:

就是不斷地問:

  • 是否為真(Is it True)
  • 所以呢 (So what)
  • 為何如此(Why So)

要培養問題解決力就是透過:

  • 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
  • 邏輯思考(logical thinking)
  • 假說思考(hypothesis thinking)

然而,頂尖顧問厲害的地方就是從至簡之處不斷練習精鍊心法、一步一步地從思考力以及解決力出發去檢視資料、分析數據、進行訪談最後解決問題、為客戶帶來價值。

如同作者所說:
- 這些技術只是工具,即便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但終究不是真正附加價值的來源。只要投注一定程度的心力學習,每個人都能掌握策略顧問所使用的技巧,因此,只學技術並沒有辦法創造屬於你個人無 可取代的價值。

- 獨立思考,代表著你能透過邏輯與洞察力,不僅看見問題,還能挖掘問題的本質,並找出因應的對策來解決。....獨立思考絕對都是最能幫助你創造附加價值的能力。

除了問題解決的技巧,書中還有介紹了BCG顧問是如何進行訪談、分析資料、向客戶簡報,實在是今年職場工作者的必備好書!



如何提升面試邀約成功率?人資邀約面試常見的五大誤區及邀約技巧

 找求職者來面試、也就是邀約面試絕對是所有人資招募業務的基礎入門。

當全台灣的公司都在喊缺人,但人力銀行的履歷量卻下降時,要怎麼提高面試邀約的成功率,關鍵就在營造差異化的面試體驗。

如果你不是護國神山、半導體業,那麼你起步就已經輸一半!別在用104站內邀約信了,你必須要主動出擊,學習怎麼做專業的面試邀約!只要求職者願意,你便可以挖掘痛點,提出職缺解決方案。

本篇文章我分享了幾個常見的面試邀約誤區,你犯了幾個?
誤區一:求職者接通就問「請問你有在找工作嗎?」
誤區二:求職者說不用,HR馬上就掛電話
誤區三:「不然你先寄給我看一下職缺」他是真的想看嗎?
誤區四:聽到「你們公司是XX業,我只想要XX業」HR就放棄了
誤區五:講太長浪費時間,我趕緊打下一通

進入正題

《複利效應》心智圖:改變行為從小事開始,時間會讓你看見成果





《複利效應》是近幾年相當紅的一本書,或許書名跟投資的心法相同所以造成熱潮。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複利的定義:
複利率法(compound interest),是一種計算利息的方法。按照這種方法,利息除了會根據本金計算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樣可以生息,因此俗稱「利滾利」、「驢打滾」或「利疊利」。只要計算利息的周期越密,財富增長越快,而隨著年期越長,複利效應亦會越為明顯。—維基百科

《複利效應》藉由比擬複利率可以造成價值翻倍來告訴我們行為及習慣的重要性為何,作者戴倫.哈迪為「複利效應」下了定義,即「從一系列小而明智的抉擇,獲取巨大的報酬」。戴倫.哈迪以數十年和成千上萬商業領導人、企業高階主管與各行各業高成就人士合作過的經驗,以及自身從年輕不斷試誤得出的心法,將他們的成功整理成系統化的步驟,幫助我們更快達成目標。
只要你能夠專注掌握這些原則,就能夠擁有系統,達成你渴望的目標,幫助你過你一直想要的生活。在開始之前,我想提出警告:成功並不容易取得,過程十分辛苦、沉悶,有時甚至枯燥乏味。想在你的領域內變得富有、影響力十足,躋身世界級水準,這段過程非常緩慢、艱辛。但是,各位請別誤解我的意思,只要好好遵循書中這些方法,幾乎可以立竿見影,在生活中看到成效。
作者在書中舉了三個朋友的例子讓我們從小地方了解複利效應帶來的差異:

  • 第一個朋友A先生,他繼續原本的工作生活及型態,自覺幸福滿意,但偶爾抱怨一切一成不變。
  • 第二個朋友B先生,則開始做一些看似舉無輕重的小小有益改變。他每天會看一本好書十頁、在通勤的路上聽30分鐘教育或勵志的音頻內容。他想要看到自己的人生有所改變,但不想特意大費周章。
  • 第三個朋友C先生,則是做出了一些糟糕的抉擇。

作者分別從過了五個月、十個月、十八個月以及二十五個月時三個人的改變。過了五個月,三人之間感覺不出什麼明顯差別。過了十個月,可能還是看不出這三人的生活有啥太大變化。直到第十八個月的月底,才能看出這三人有輕微的改變。約莫到了第二十五個月,一些明顯差異就開始浮現了。

  • B先生這兩年半的時間內,投資了將近1,000小時閱讀好書和聆聽自我成長的音頻,並且積極落實自己獲得的新知,獲得加薪和升遷。
  • C先生呢?他的工作不怎麼愉快,婚姻觸礁。
  • A先生?和兩年半前差不多,只是現在對這一成不變,似乎又多了幾分不滿。

創造複利效應的五大步驟(原則詳見心智圖):

第一步驟:選擇

  • 人是選擇的加總
  • 做出有意識的選擇
  • 記錄下每一個行動
  • 累積造就平凡卓越

第二步驟:習慣

  • 慣性
  • 即時滿足的問題
  • 如何找到動機
  • 根除壞習慣的策略
  • 培養好習慣的方法

第三步驟:動能

  • 力學的原理
  • 例程的重要性
  • 利用早晚管控你的一天
  • 記錄節律
  • 設定節律的原則

第四步驟:影響力

  • 輸入(你餵頭腦的)
  • 交往對象(你往來的)
  • 環境(你的周遭)

第五步驟:加速

  • 致勝的關鍵時刻
  • 如何讓成果倍增





高績效領導的組織心理學:談工作驅動力

這一期《經理人》的主題是「找到你的工作驅動力-消滅倦怠、點燃熱情」,通篇以組織心理學的觀點引導讀者如何將內在需求連結工作驅動力,點燃對於工作的熱情,相當建議擔任主管職的朋友一看。

驅動力指的是驅使個人做某個行為的力量,即是行動的動機。驅動力不只是組織管理議題,也是相當個人化的議題。進一步的說,工作驅動不是管理別人的技巧、思考著用什麼方式讓員工達到績效。工作驅動反而是自我管理的技巧,進而用利他的角度帶領他人成長,達到組織的改變。

疫情引發的大辭職潮更加凸顯這個議題的重要性。疫情及科技的發展促使人們重新思考人生中的價值順序、對於工作有更多的想像。對於被稱為「YOLO世代」(you only live once)的Z世代人才來說,他們更加重視在生活與工作間實現自我價值。

隨著覺察多元自我價值的現象越來越流行,甚至成為職涯發展主論述時,過去傳統強調單一、固定、規範的管理模式首當其衝。資深管理者都一致覺得員工越來越難管理,沒有什麼標準化的風格可以依循。現今的管理者如果不懂心理學、不了解人性需求,是沒有辦法管理員工的。

所以,越來越多的離職案例都顯示,「主管」才是造成員工離職的主因。尤其在知識型的工作下,工作時間不代表產出,工作的投入(Engagement)才是衡量單位高績效的指標,連滿意度調查都逐漸轉移為投入程度調查。入程度高的員工會融入工作崗位的角色扮演,將工作做為自我展現的一部分,盡力將工作「做好」而不是把工作「做完」。反之,工作的倦怠則降低工作的投入程度,甚至引發離職的意念。

曾有一位相當優秀的求職者告訴我,他離開半導體外商的主要原因是不適應公司惡性的競爭文化。工作不講求共同完成目標,而是儘量不要讓責任落到自部門身上。所以開會重點是先把對方的問題「Highlight 」出來,而不是思考解決問題。他疑惑到「為什麼我們不能合作?」這就是認知失調引起工作倦怠後離職的例子。

本期的《經理人》提到幾個點燃內在驅動力的重點:

1、將公司的願景、目標與個人興趣結合

公司願景的願景或目標與員工想要挑戰的工作一致時,可以點燃員工的內在驅動力,使兩者結合再一起。所以主管指派任務時必須要了解部署的特質與能力、交辦合適的工作,讓員工透過工作任務去累積經驗、提升能力。

然而這個工作任務不能太難、超出個人能力太多,如果難以達到的話反而容易放棄。反之,但如果太簡單、太容易實現則會覺得無趣。心理學家Edwin Locke 提到,要以具體可行的目標並且輔以可以達成的方法,來維持員工的動力。

2、透過自主信任提升員工主動性

提倡自我決定論的心理學家Edward Deci提到,如果滿足人對於自主性、能力以及歸屬感的內在需求,就便可引發行為動機。所謂自主性指的是掌握自己做事的方法、時機、對象。能力是從事自己擅長的領域。歸屬感則是被團隊接納、擁有良好的合作關係。

故主管應當賦予員工自主,強化員工的內在滿足。例如讓員工決定工作內容、關注成果、發揮工作方式等,促使員工思考、發揮主體性。一旦自我決定感的程度高時,即使遭遇困難與挫折也會以成長心態去面對。

3、以團隊安全感作為支持穩定輸出貢獻

毫無疑問,如果講到組織心理學,建立團隊安全感是相當基礎的工作。心理學家Adler提出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的概念,一個人如果感覺在群體中被需要,會更願意對團體付出。若員工主觀感受到與組織具有穩定、安全的連結、覺得被接納,將會勇敢的表達出自己的意見與工作能力。

例如Google 在2012年啟動Project Aristotle ,找出高績效的共同點是成員彼此的關心與共鳴,而不是智商、技能與制度。要如何創造安全感的環境呢?其實只要掌握3個原則:
  • 創造自由提問的氛圍
  • 打造共享失敗的環境
  • 營造發表意見的時機

4、重視員工需求適時肯定、表揚

過去的公司大多透過薪資以及獎金制度給予員工獎勵,這是屬於物質性的激勵。然而非物質性的激勵方式一樣有效。例如定期、公開表揚員工即是展現出認可以及重視的行為,回饋員工的優秀表現。

此外,心理學家David McClelland認為激勵若能滿足員工的需求則可激發進步的動能。他認為人們都有成就、權力、歸屬的基本需求,要滿足這些需求的方式如:
  • 成就需求:訓練進修、表揚成績
  • 權力需求:作為導師、晉升主管
  • 歸屬需求:成立社團、慶祝生日
理解驅動力不僅可以協助員工找到工作的動機、增加工作投入程度,其實驅動力也是一種行為改變的方法,可以應用在員工管理上,針對有問題或是績效不佳的員工,透過找尋外部的驅動、引導他找到內在的動機,重新恢復到工作的水準。

值得提醒的是,人類心理相當複雜,會受到不同文化及環境的影響、行為的改變也非一蹴可幾。應用於管理上時應保持開放、彈性的態度,耐心嘗試及尋找方法使其最終形成新的組織文化,讓員工更加投入!

書摘《成長駭客》:從網絡產業借鏡,以成長為中心的新世代工作思維



自從上次看了商業思維學院產品經理Final Pitch後,覺得同學們的報告也太強,不僅透過市場規模了解潛在商機、蒐集需求設計APP原型,或針對現有APP的用戶使用體驗作改善、各個決策的步驟都輔以用戶心理及數據做佐證,讓我不禁懷疑,產品經理平常的工作內容,是什麼養成他們信手拈來跨學科的思考。

剛好《成長駭客:未來十年最被需要的新型人才,用低成本的創意思考和分析技術,讓創業公司的用戶、流量與營收成長翻倍》這本書,就是在描述這群新興產業的工作人才與工作內容。在博客來發現這本書後立馬入手閱讀 (文末附上心智圖筆記)。

什麼是成長駭客?

成長駭客(Growth Hacker)一詞源自於矽谷企業家Sean Ellis,指的是有別於傳統砸大錢行銷買廣告,而是藉由網絡科技的發展,透過A/B測試、搜尋引擎優化、電子郵件號召、病毒行銷等低成本的方式,讓新創公司產品成長的人。

成長駭客不只專精自己的技術,他們以「產品成長」為中心思考,藉由數據去了解用戶心理、發揮創意,不斷的測試與調整產品策略來符合用戶的需求,已達成用戶增長的商業目的。他們懂技術研發,也是懂心理、市場、策略、行銷的全方位人才。

成長駭客的工作任務不只是開發出產品就結束了。

作者范冰提到,所謂的「成長」,不只是使用者的增加,還包括要達到產品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的重要指標。透過用戶生命週期AARRR模型來看,這些任務包括:
  1. Acquisition獲取用戶: 吸引流量、用戶量成長
  2. Activation提高活躍度:引導用戶完成指定動作使其長期活躍
  3. Retention提高留存率: 維持產品價值、延長生命週期
  4. Revenue增加收入:穩定的商業模式
  5. Referral傳播推薦:使用者的傳播推薦
書中舉了如Airbnb、Facebook、LinkedIn、Tinder、Instagram等新創公司做為案例,來分析他們是在各個階段中是如何成功,對於軟體產品產業的人來說是很棒工具書。例如:
  • 在獲取用戶階段,使用內容行銷或是搜尋引擎優化(SEO)來吸引用戶的注意力與流量。
  • 透過補貼、返利、限期使用的利益吸引使其不斷使用。或是遊戲化的方式,點燃用戶的頻繁使用動機。
  • 為了讓用戶持續使用,可以藉由設計喚醒的機制,在某個時間點提供個人化資訊或小提醒。
  • 即便產品功能使用免費,仍可透過高級功能收費、交叉補貼、第三方的流量變現來增加收入。
  • 最後,掌握用戶的使用心理,讓他可以把產品推薦給朋友,甚至引起風潮。

一個成長駭客需要具有什麼特質呢?

每一個步驟跟策略根本都是一門新的學問與知識。那麼,要涵蓋這麼廣泛的跨領域思考,一個成長駭客需要具有什麼特質呢?
  • 數據為王:工作建立在數據分析的指導發現機會
  • 專注目標:不斷測試、改進、學習、再測試
  • 關注細節:對細節改動評估產品影響,通盤衡量得失
  • 富有創意:天馬行空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 訊息通透:掌握海內外最新產品和市場動向
我覺得成長駭客不只是網絡產業中的特定職位,從特質來看,成長駭客更是一種新的工作思維:從數據分析中找機會、以客戶為重不斷的測試與改善、全面性評估、利用創意提出解決方案、掌握市場的訊息。我們可以讓公司具備以「成長」為中心的文化,培養每一個人都具有成長駭客的思維,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之外,都能夠關注、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

我們還可以用另外一個面向來閱讀:了解自己在使用APP的行為是如何在精心的設計下被引導 (驚),未來能夠更有意識的使用這些功能

最後,這本書真的乾貨滿滿,除了常見的用戶增長方法外,作者對於各家新創公司產品的分析相當有洞見,最後一章還附上Airbnb、Tinder、Github、美麗說、外賣庫的完整案例集呢!如果是從事網絡產業或是對於行銷有興趣的讀者,絕對不能錯過這本書!

心智圖好讀版:https://gitmind.com/app/doc/4de2842568


主管,別輕忽你對他人的影響力:我參加一場印尼員工喪禮後的感觸

 如果在東南亞的台商公司聽員工談到台幹,我想員工多半是搖頭地說「他們根本不懂我們」、「他們只知道KPI」。如果在《換日線》中搜尋台幹,有更多文章自我揭露著台幹的負面樣態,諸如「沒有經驗、頤指氣使、不學當地語言、歧視等」。可惜的是,從未看到台幹的正面讚賞。

台幹會受到如此的罵名,除了欠缺管理領導、文化認知的軟實力訓練外,其實身為主管的這些台幹,在每天繁忙的生產任務外,從未意識到原來自己的角色會多麼深地影響著他人。

這要從2020年我參加一場印尼員工的喪禮說起。

2020真是詭異的年,不僅是在虛擬數字或是現實生活上,都看見了生命瞬間殞落的發生。員工於某個月診斷出得了癌症後就醫請了長假,前幾天家人卻突然通知人已經走了。當天趕到員工喪禮時,家屬既傷心又充滿感謝的談及員工跟公司台幹之間的互動,突然一股心酸與不捨湧上眼眶。



原來是這樣

員工的私人保險補助已被醫院扣到無法負擔龐大的醫療費用,自從上禮拜起只好轉回家自行休養。這天,員工突然感到身體的狀況惡化,覺得時間所剩無多,可能必須趕緊送到雅加達的醫院急診。

然而,已經跟單位主管約好探視的時間了。

即便上午主管因為例行會議的關係約的時間晚了點,但員工仍然堅持,再怎麼不舒服也要跟單位主管碰面。因為對印尼人來說,主管來到自己家裡是相當光榮的一件事情,甚至能忍受自己身上的病痛!

家人說:原本員工在家是打赤膊的,但是一早為了迎接主管,特地先去穿了上衣。

等到單位主管的蒞臨。等到一行人快快樂樂的拍完合照後,員工才去醫院就醫,隔天下午就被醫生宣告回天乏術了。

這個訊息令人錯愕,似乎也令人感到內疚:會不會是因為我延宕了就醫時間?

喪禮上,員工的身體用草蓆裹著,安詳地躺在家中,接受親朋好友的緬懷。門外則是聚集了許多與他有過交集的人,或許是鄰居、玩伴,大夥坐在屋旁,伴著哀傷的哭泣聲、念誦著可蘭經。

員工的離去令家人相當難受,但家人非常感謝主管陪他走了最後一程,讓他能在最後的時刻完成自己的心願。員工走之前講到他愛的事物,其中一個就是工作,不僅跟同事們關係融洽,主管也相當用心的指導。講到了工作,即便原本拖著疲累的身體,也突然變得抖擻。


這個員工我印象相當深刻的原因是,本來他是面試翻譯職缺,但評估中文能力欠佳,於是我把他轉介給其他單位任用,他非常珍惜,所以加倍認真。主管也有意把他栽培成儲備幹部。也許是他很想要拚搏事業上的成就來讓家人感到榮耀,既便最後一刻,都還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

我將家人的話翻譯給單位主管後,兩名主管原本已經哭得很傷心了,更加哭的不能自己,完全無法說出話來。

我們很難想像自己對別人是有影響力的,尤其手握資源或是位高權重者。權力地位越高,你對別人的影響就更大,影響的範圍就更廣。今天我們的一言一行,可以讓人開心、懷念一整天,如同我員工一樣,最後一刻都還很捨不得。主管的話語同樣也可以讓人擔憂、焦慮一整天,甚至成為職場霸凌。

有些無心的話語可能會對別人造成傷害,有些無心的話語卻默默鼓舞著人。身為主管,即便業務繁忙、KPI緊迫,但更寬廣的格局讓我們可以選擇當別人生命中的貴人,存留在別人心中是值得懷念的印象。

回程時我輕拍2位主管的背,暗示他們已經做得很好了。撇開「台幹」兩字,其實他們也是人,也想要好好地與員工相處交心。

我想從今以後,這段記憶會深深地影響他們身為台幹的角色,發揮正向的影響力來成就他人。這不也是數萬台幹深入東南亞各國的「外交任務」嗎?

 

書摘《懂用人,當主管心不累》:所有主管都是人資主管

在聊這本書前,我想說一個概念,那就是:

「所有主管都是人資主管」

這個概念是我第一份工作時的經理不斷叮嚀我的。那時候公司在推「四角色模型」的專案時,把所有的單位主管都拉進來參加,但有些主管反對、消極應付,有些主管則是很認真地思考策略,定時回復資料。那時候我涉世未深、不太了解這個意思是什麼,只知道先背下來。。

直到我派駐印尼,視角提升到公司層級的人力資源政策時,開始有了不同體悟與經驗。
舉個例子。

有一年公司在印尼的產能突然拉升,由於機台設備來不及進來,所有的員工必須加班因應,甚至連星期五的Jumat主麻禮拜,都嘗試與員工協調加班可能。有一天,A部門的主管被員工投訴,要求Jumat主麻禮拜都需要加班。會議上,主管憤恨不平的說,為什麼B部門也是中午加班,但他們的員工卻沒人投訴。B部門的主管解釋,他們如何讓員工自主協調為部門的績效扛責,說明如何連動到激勵獎金的計算,最後大家決議用輪流的方式加班。

A和B部門都需要中午加班,但員工的反映態度大不同。一個部門消極抗議達不到產量,另一個部門積極衝績效不斷新高,相比之下,兩個部門的績效差距越來越大。後來我請ER與勞方代表一起向員工說明,爭議才平息。

現在的直屬主管,不僅要確保達成績效,還要穩定管理員工。如果主管要成功,必須了解員工的需求、挑戰、渴望。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學習招募、訓練、評估績效到行為管理等人力資源知能,讓每位員工發揮潛能、組織績效能夠達標。

然而,有的主管認為人力資源管理就是人資的事情,跟我有什麼關係。我只要按照人資通知的時程去面試、做績效考核、去升遷加薪、做離職面談就好。當主管對於人力資源管理缺乏了解時,組織的情形就會惡化、無法管理組織績效與員工。

回到這本書

教導主管如何成為高效領導者的書籍比比皆是、升任新任主管時也參加過一堆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課程。但從來沒有人教導這些主管,要如何利用公司內的人力資源制度去管理員工。林娟老師的《懂用人,當主管心不累:人資長教你帶出好員工的40個實戰QA》是我看過的第一本

這本書架構清晰,從傳統人資功能的選、預、用、留說起,讓主管對於人力資源管理有概略的理解。並利用Q&A的方式,透過林娟老師的經驗分享,讓主管可以快速的應用在自己的工作場域,一步一步地跟著公司內的人力資源制度做好部門的人力資源管理。如果可以跟著公司制度做好人力資源管理,那大概也有了8成的人才管理功力。

如同林娟老師提到,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讓主管對人資有正確的認識。「如果本書能夠喚起CEO與主管對人力資源有正確的認識,帶頭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從原本把人當成本,轉變為把人當資本,思維正確,行為自然就會開始改變,這是員工的福氣,而台灣企業的未來發展將不可限量,這是我的初心。」

對於人資夥伴來說,也是相當好的參照手冊。資淺的夥伴也可以快速理解常見的人資制度,資深的夥伴則是可以核對自己部門內的人力資源基礎制度是否完備,若不完備,如何著手建置。

我將這本書拆解成選、育、用、留理解:

1.選才

  • 選才成本:了解招募的有形與無形成本,更能謹慎看待
  • 選才分工:人資與用人主管各自扮演角色,觀念必須對齊
  • 選才管道:多元選才管道,依據企業的人才規格需求進行布局
  • 選才技巧 :選才必須緊扣職能與職務,關注應徵者的動機、特質、價值
  • 選才面談:選才前先做履歷分析,面談時活用各式手法更能精準選才

2.育才

  • 新人培訓:好的新人培訓協助快速適應、加速上手、減少離職
  • 員工培訓:培訓扣緊問題解決,重點在於培訓後的輸出
  • 內部講師制度:內部講師可以有效傳承公司知識文化
  • 工作說明書:工作說明書是工作管理的基礎

3.用才

  • 如何激勵員工:高效三步驟
    • 設定績效:目標清楚明確有達成動機
    • 善用非物質激勵:不是只有給錢,非物質激勵有長期效果
    • 清楚說明激勵結果:獎金怎麼算怎麼發要透明避免猜疑
  • 如何管理員工:做好績效管理以及行為管理
    • 績效管理:縮短績效認知落差、目標績效改善
    • 行為管理:平時關懷員工,必要時予以資遣

4.留才

  • 離職管理:利用制度留才而不是情感留才,離職時感謝員工付出。
  • 薪酬福利:能力績效導向評估,別用大鍋菜委屈有實質貢獻同仁
  • 雇主品牌:雇主品牌一定要做,但更要真誠對待主動求職人才
  • 企業文化:一年靠運氣、十年靠經營、百年靠文化
不得不說這本書真的很值得開讀書會。我自己花了一個早上,摘了370個重點,等著下周分享給BU的主管們,希望他們不要這麼累! 




我讀《複利效應》:參加商業思維學院半年來的學習目標覆盤




周末終於把《複利效應》看完,同時間收到了《商業思維學院》半年複盤的學習報告,覺得這份報告來得真是時候,時機巧合到有點毛毛的。

觀望了一年,今年毅然決然地報了商業思維學院,放棄報名在職商管碩士,因為覺得線上課程可以更彈性的安排時間。一月時,學院的「做自己生命的CEO」單元帶著我們設定接下來的生活目標,當時的我剛入學,目標訂得很簡單,希望商業思維能夠在工作場所實踐:

人本思維HR :
1.使用精準的使用者思維去挖掘求職者的需求,設計出良好求職體驗的招募策略。
2.深入了解個崗位的工作內容與需求向求職者提案。

策略思維HR:
1.借用商業思維針對求職市場做招募方案的提案。
2.產出雇主品牌相關的經營心法


當時候我訂出的OKR行動計畫(自以為)是這樣:

O1:認真學習商業思維
KR1:完成初階超級幕僚學程
KR2:完成1個case study課程
AP1:每天聽1小時初階超級幕僚學程並在當天完成作業
AP2:每天按照進度聽商業思維百科
O2:持續產出人力資源知識分享
KR1:撰寫3篇印尼人資經驗文章
KR2:撰寫1篇人力資源相關書摘
AP1:列出3個題目以及大綱
AP2:每天若無更新課程則把1小時拿來寫作
AP2:每周末讀一本商管書籍
AP3:每周末晚間紀錄書籍閱讀想法
O3:造訪台灣美景認真生活
KR1:去過3個台灣景點
KR2:造訪3位友人家裡
AP1:1個月出遊一次(爬山、博物館、美術館)
AP2:1個月的周末拜訪1次朋友

半年覆盤

半年過去了,學習結果揭曉。

我在商業思維學院聽了300多篇的單元、寫了48份作業、留了75個留言、完成了2個任務打卡、1個財報的case study、聽了11個講座。此外我自己寫了9篇文章、看了8本書,開了方格子的專題。

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我每天要花40分鐘通勤,上下班共計花80分鐘左右。商業思維百科一篇大概15分鐘,我一天至少可以聽3篇,6個月就可以聽360篇。回家的時候就花一小時上超級幕僚學程。周末的時候就完成「做自己生命的CEO」的課程與作業。

我的策略是把所有課程地毯式的聽過一次,然後再回來針對有興趣或工作中會用到的主題複習作思考。週末一定要留點時間讓自己思考與寫作,從自己本家的社會學、心理學、文學的領域吸收其他想法。

你一定會說,那你有變比較強嗎?立馬變成管理顧問、財報分析或是行銷高手?

我想肯定是沒有。

有時候下班很累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都開著課程恍神、或通勤聽到煩厭就換個podcast 或spotify 來聽。但我目的是培養習慣以及篩選資訊、分配時間,把通勤、看新聞的零碎時間拿來學習。當我聽到可以與過去的工作經驗有共鳴或是可以應用在工作的Tips時,馬上會醒過來做個簡單筆記。

這樣地毯式的聽法讓我對於企業管理與商業思維全貌已經有個初步的概念,在工作與主管對話或是閱讀商管書籍時能夠更快的理解,也有辦法試著用一些商管概念去思考、做報告、寫文章。像是之前的「人資可以如何使用商業思維來做招募專案?」以及未完成的「我如何用專案管理概念在兩周內辦完MOU儀式」都是廣泛應用在工作上的例子。

即使工作上沒有辦法應用,透過寫作業、參加case study等也可以驗證自己懂得多少。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簡單無負擔。覺得自己可以負擔更多時,就報個case study認真寫份報告。

每每看到超強又年輕的同學時,真的覺得自己沒有懈怠的本事啊!

希望自己可以朝兩個方向邁進

人本思維HR :
抱持著人本的概念落實於人資領域,透過塑造組織文化、培養領導管理思維、協助組織轉型、打造良好員工體驗,來解決「與人有關的問題」。


策略思維HR:
運用過去經驗累積的綜觀觀點,結合系統化思考與商業語言來提供主管策略諮詢,做一個真正的策略夥伴。


三個朋友

回到為什麼我覺得時機有點毛,因為學院本身的設計就是圍繞著《複利效應》概念的實踐工具。

包括透過「做自己生命的CEO」不斷的聚焦自我實現目標、採取行動協助你建立習慣、協助你記錄你的學習紀錄、從小地方聽音頻開始建立節律、透過社團活動形塑正面的交往對象及環境等,還有許多我這邊緣人沒有利用的學習資源。

《複利效應》中舉了三個朋友的例子。

第一個朋友A先生,他繼續原本的工作生活及型態,自覺幸福滿意,但偶爾抱怨一切一成不變。

第二個朋友B先生,則開始做一些看似舉無輕重的小小有益改變。他每天會看一本好書十頁、在通勤的路上聽30分鐘教育或勵志的音頻內容。他想要看到自己的人生有所改變,但不想特意大費周章。

第三個朋友C先生,則是做出了一些糟糕的抉擇。

過了五個月,三人之間感覺不出什麼明顯差別。

過了十個月,可能還是看不出這三人的生活有啥太大變化。

直到第十八個月的月底,才能看出這三人有輕微的改變。

約莫到了第二十五個月,一些明顯差異就開始浮現了。

B先生這兩年半的時間內,投資了將近1,000小時閱讀好書和聆聽自我成長的音頻,並且積極落實自己獲得的新知,獲得加薪和升遷。

C先生呢?他的工作不怎麼愉快,婚姻觸礁。

至於A先生?和兩年半前差不多,只是現在對這一成不變,似乎又多了幾分不滿。
你想要成為哪一位朋友呢?


如果你也是非本科想學習商管知識的朋友,一起來當同學吧!

認識更多商業思維學院:

https://bizthinking.com.tw/refer/?raf=wesleylavie@gmail.com

書摘《情緒經濟時代》:打造正向情緒的企業管理本質



邁入情緒經濟學

「如果光看交易所裡的價值升降,而不考慮其心理作用,不考慮大眾因企望和沮喪而生的情緒反應,以及引發投機客狂熱的好壞消息如何傳播,那麼這些數字一點意義都沒有。」──塔德

早在行為經濟學盛行前的十九世紀末,社會學家塔德已觀察到許多經濟行為的背後並非理性的算計,而是充滿了許多激情。然而那個資本主義大張旗鼓的年代,講究的是理性、管理、效率與流程,個人的心理只是被管理的對象。然而在消費時代下,所有個人的消費都轉向消費意義與感受時,心理因素開始被談論、被理解。一直到社群時代,個人更加主動、積極地的展現自我心理,尤其是高度個人化的情緒面向。

以作者Kyle M.K.的話來說,這是「商業演進的歷史」。從工業時代關注產品、資訊時代關注流程、在社群時代必須更加關注「人」本身。他分析蘋果、迪士尼、Google、星巴克、麗思卡爾頓酒店等知名企業的商業運作模式,包括:客戶忠誠度、社群策略、難忘體驗、企業價值和公司文化,發現這些企業成功關鍵是善用情緒的力量,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際遇,終究是情緒上的交流」。

如果說,經濟的定義是社會物質的生產、流通、交換等活動的話,那麼情緒的產生、交流、互通、消耗等現象也帶有著經濟的特質。作者說到:「就是這樣的情緒交流再推動我們的金融經濟,產生出這種世界上最早的通用貨幣,也是每個人可以擁有的一種資源。」故他將此稱之為:情緒經濟學。


情緒經濟時代必懂的五大核心情緒

情緒是對事物的反應,也是我們生存的基本機制。透過情緒我們可以接受到環境的訊號,並且本能的透過生理表現出來。作者Kyle M.K.專研情緒的心理學家Paul Ekman的理論出發,認為五大核心情緒分別有歡樂、悲傷、憤怒、恐懼、厭惡,再加上作為情緒促進劑的驚訝,而五大核心情緒跟我們的演化功能與行為息息相關,每種情緒都有其強度的範圍、觸發特質、臉部辨識表情與被使用的商業運作。


除了認識五大核心情緒外,Kyle M.K.認為五大核心情緒密切影響我們的所作所為,在整個商業過程中都可以看見情緒流動的影子,從領導者傳遞到員工、從員工傳遞到產品、從產品傳遞到客戶、又從客戶傳遞到朋友。

因此,他提出了打造正向情緒商業模式的五大步驟:思考企業宗旨、確立公司領導方式、建立企業文化、情緒融入產品設計、建立忠誠的客戶關係,讓讀者得以從建立企業宗旨開始思考如何善用情緒開始,一步一步地成為人見人愛的公司。


透過五個步驟來打造正向情緒的商業運作模式

第一步:建立企業宗旨

為什麼第一步是建立企業宗旨?作者認為,宗旨是公司存在的理由,如同指引的北極星般作為商業決策的基礎。有了宗旨之後,我們才知道公司的價值(怎麼做生意)以及願景(要實現什麼目標、內容)

然而過去的企業宗旨都是以產品功能有關的「理性宗旨」為主,但作者倡導的是我們要建立與情緒緊密連結的「情緒宗旨」,他舉微軟與蘋果為例,微軟的宗旨是「在每個家庭和每張辦公桌都安裝一台電腦」,而蘋果的宗旨是「要生產思考工具為促進人類進步做貢獻」。為什麼蘋果有一大群忠誠的粉絲?因為蘋果了解消費群眾、找到想為他們的服務以及帶來幸福感。企業宗旨必須「以人為本」。

「這些公司不是考慮到人而已,而是把所有人都放在第一位」。

成功的企業宗旨有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感動人心」,第二個因素是「深入人心」

  1. 感動人心:指與內在動機因素有關。內在動機比起外在動機是發自內心的激勵、伸出援手、想要與他人連結、有所成長和發展,是生命中更基本的動機。而外在動機如金錢、形象、社經地位只是短暫不持久的。
  2. 深入人心:指以人為中心、不是與產品為中心。他以耐吉和愛迪達為例,耐吉的宗旨是「為全世界每一位運動員帶來靈感和創新」、愛迪達則是「在體育用品產業成為全球領導者,建立熱愛運動、促進運動生活的品牌」。耐吉以人為中心,考慮的是要怎麼豐富大家的生活,所以我們可以朗朗上口耐吉的口號「JUST DO IT

「身為企業領導者,雖然可以運用數據資料、設計規劃、超前部屬來指導決策,但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推動所有人類活動的原動力是情緒,並不是邏輯。所以從長遠來看,讓情緒宗旨做主導才是最有利可圖」

建立情緒企業宗旨四步驟:對他人有什麼貢獻大家生活怎麼被你豐富希望他們有什麼感覺你要做什麼。

第二步:確立公司領導方式

建立企業宗旨後便是確立領導方式。為什麼公司領導方式與情緒有關係?2017年世界經濟論壇的「商業趨勢調查報告」中指出,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在未來是人才招募考量。情緒智商(EI)的需求甚至比程式設計和設備操作的專門技術人才來得大。因為伴隨著科技快速發展,電腦分擔了大部分的後勤和體力勞動,所以企業必須更關注勞動中的情緒因素。

情緒智商指的是辨識他人感受的能力,據此預期他們的需求。這也表示領導者要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知道情緒會怎麼影響你的行為、甚至是你的決策。了解情緒才能讓你專注重點、集中力量、激勵團隊、實現公司宗旨。過去有許多企業流失優秀、勤奮的員工,是因為員工覺得公司對待他們像是機器,並不是擁有真實情緒的人。因此領導者在與員工的溝通中,必須帶有真誠的情緒交流。

高情商的領導者有五大特質:

  • 敏銳注意自己感受:先問我對此有什麼感覺?如果需要採取行動的話,我的感受會如何影響下一步行動。
  • 願意接受不完美:成功交流是我們的目標,失敗也是學習教訓的好機會。
  • 妥善處理壓力:承認自己壓力、問自己可以做什麼來平撫心情。
  • 接受回饋意見:歡迎大家提供回饋意見。
  • 不容易表現出挫折沮喪

高情商的領導者管理部屬的三種方法

  • 吸收情緒和疏導厭惡:傾聽憂慮和表達感受
  • 不利用恐懼:適時提供支持
  • 換位思考的同理心:了解員工目標需求

第三步:建立企業文化

為什麼以情緒建立企業文化重要?如果員工覺得自己是公司的一份子,他們不僅工作更快樂也會更賣力,並且對公司更加忠誠。人資必須從員工職涯管理流程各個階段照顧員工的情緒體驗。照顧員工的情緒體驗除了可以打造實現目標、充滿自信的團隊,也有利於建立雇主品牌。

換句話說,雇主品牌不是只有建立在招募,利用行銷的手法吸引求職者求職,而是要落實到整個企業文化中。要如何落實照顧員工的情緒經驗呢?我們拆解成招募、報到、留任、發展、離職來看,每個階段可以實施的雇主品牌案例有:

1.招募:從情緒出發來設定招募過程,讓員工有良好的體驗

  • 應徵程序要輕鬆簡便
  • 考慮周到的回應
  • 給他們第二次機會
  • 把應徵員工當作是未來員工

2.報到:熱情接納並協助融入公司文化

  • 培訓要讓人感到愉快有趣
  • 培訓要讓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有信心
  • 培訓要說明宗旨如何化為實務運作
  • 培訓要教導員工溝通方式

3.留任:保持愉快心態

  • 為員工提供有情緒價值的福利,提升長期忠誠和快樂
  • 定期加強團隊的宗旨感,看到自己的影響力
  • 輸入歡樂來激發創意、維持生產力

4.發展:讓員工擁有持續發展與學習的機會

  • 除了向上發展,也要考慮到向外(跨部門)發展
  • 提供明確的訓練方式和途徑(訓練地圖)

5.離職:最終印象與第一印象同樣重要

  • 資遣要透明對話
  • 離職要表達謝枕

第四步:情緒融入產品設計

為什麼情緒必須要融入產品設計?如同《設計的心理學》所說「設計其實就是交流與溝通,因此設計者對交流對象也要有深入的理解」。

過去我們常常提到使用者體驗(UX),但現今客戶體驗(CX)更加重要。使用者體驗(UX)指的是一體適用的設計,讓各種用戶都能接受喜歡。客戶體驗(CX)則是更加個人化內容,包括客戶怎麼認識你的品牌、他們看過什麼廣告、他們朋友的觀感以及和你的員工如何互動

作者舉了三星與蘋果手機的例子。三星的廣告強調「手機的使用者體驗、特定產品功能」,蘋果的廣告則強調「客戶體驗,客戶使用手機帶來什麼快樂生活」。例如蘋果的iPod廣告並沒有介紹功能,而是幾個戴著白色耳機的年輕人聽音樂跳舞的剪影。廣告效果顯示,蘋果跟客戶建立起更加深厚的聯繫。

作者從初體驗、進入體驗、流程分別說明要如何將情緒融入產品設計。

1.初體驗:思考要帶給客戶什麼情緒體驗

  • 成功秘訣:豐富客戶的生活
  • 無摩擦(friction-free)境界:消除使用的挫折感、障礙
  • 說服用戶歡喜參與:抓住客戶期待新品的期待
  • 研究競品找出痛點:讓客戶放輕鬆
  • 客戶情緒為核心的購物體驗

2.進入體驗:創造沉浸式體驗

  • 吸引客戶的注意力,刺激觸覺、視覺、聽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與度
  • 完全沉浸(full immersion):降低干擾控制、吸引客戶的注意力

3.直覺式流程:設計聰明直覺或友善協助客戶通過流程

作者認為,迪士尼每個設計環節都仔細的琢磨,考慮清楚,每個員工都努力維護和加強迪士尼神奇體驗的完整、為遊客創造幸福快樂,可以說是客戶體驗的模範。

同場加映:世界上最幸福的工程師!全球唯一「幻想工程師」職位,你猜他們要研發啥?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8/03/27/dream-job-at-disneyland-as-engineers/

第五步:建立忠誠的客戶關係

上一步驟提到以情緒融入產品設計來拉新客戶,好像客戶關係僅侷限在與產品、行銷、銷售有關的事物上。然而作者提醒我們客戶體驗是客戶和你全部的關係。包括客戶與公司有關的所有經驗,從廣告、媒體報導、社群網站一直到親朋好友的閒聊對話;客戶和你的產品、服務或員工有關的個人體驗;其他任何跟公司相關的經驗。因此,拉進來客戶後更重要的是在整個互動中都能夠以設身處地、以客戶角度思考來留存、建立客戶的忠誠度。

建立客戶忠誠度五階段

  1. 觀望者(prospect):聽說了公司,但還沒有仔細研究你的品牌
  2. 購買者(shopper):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所以前來尋找。
  3. 擁有者(Owner):已經購買公司的產品或服務
  4. 參與者(Participant):已經購買你的產品或服務,而且非常喜歡,想要接收到多的品牌訊息、願意追蹤社群網站、會穿品牌運動衫、會關注促銷。
  5. 推廣者(Promoter):非常滿意自己的體驗,會主動積極地分享經驗,把公司的好東西推薦給親朋好友。

作者認為,建立客戶忠誠度最重要的階段是讓客戶變成「推廣者」。然而,最難的並不是將客戶從「參與者」變成「推廣者」,而是要讓「擁有者」變成「參與者」最難。我們可以解讀成,參與者已經非常喜歡公司的產品並高度關注,自然就會透過各項行銷方式變得更熱情、更投入。但是擁有者只是購買產品,但還沒有將自己的情緒投入其中。

就如同員工關係般,觀望階段的求職者已經準備履歷、購買者已經開始面試,擁有者已經被錄取報到,參與者則相信自己在可以發揮所長、有更大發展,推廣者就是會把公司職缺介紹給親朋好友。許多員工是不是在擁有者的階段就灰心失望、提出離職呢?

如何發展出更有意義的客戶關係

  • 第一印象:思考客戶認識你時會有什麼感覺?要怎麼引導到下個階段
  • 媒體的情緒脈絡:傳遞訊息的媒體本身,也會對客戶造成意識和潛意識的影響
  • 運用情緒架構訊息:訊息要帶給客戶的情緒與感覺是什麼
  • 服務步驟標準化:讓客戶知道自己可以獲得什麼、員工知道自己可以提供什麼
  • 失控時的公關處理:承認客戶情緒、搞定預期狀況
  • 讓擁有者變成參與者的關鍵:建立互動頻繁的社群
  • 創造推廣者:關注客戶的情緒、人性面向

以上,閱讀這本書的心得,跟大家一起分享

書摘《讓大象跳起來》:組織轉型的關鍵是找回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讓大象跳起來書摘


「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一詞雖然在疫情的脈絡下有種被汙名化的意涵。但是在社會學者的眼中,「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也就是關係,卻是建立團體、組織、社群等群體社會構成的基礎。

《讓大象跳起來》一書的作者  Chris Fussell 是美軍聯合特種作戰特遣部隊指揮官 McChrystal 將軍的副官(類似幕僚長的角色)McChrystal 因其率領特遣部隊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地對蓋達組織的成功作戰而使其聲名大噪。然而,這名地表最強指揮官擊敗蓋達組織的秘密武器,不是精銳優良的武器、也不是盟軍的支援,竟然是:組織轉型。

McChrystal 在《美軍四星上將教你打造黃金團隊》中指出,傳統的領導原則以無法應對瞬息萬變的環境,在複雜度(complex) 提高的情況下,解決問題的效率已不敷使用,領導者必須改變其作法、敏捷地應變各項突如其來的危機。他觀察蓋達組織的組織特性後決心帶領其他的軍官一同進行變革,最後將團隊打造成敏捷、彈性的團隊中的團隊(Team of Teams)

Chris Fussell 在《讓大象跳起來》中以貼身的第一手觀察來分析特遣部隊的組織運作,並歸納出組織順利轉型的具體作法:例如「校準論述」、「相互連結」、「運作節奏」、「決策空間」、「連絡人網絡」等組織發展(OD)的技術。但轉型除了透過模組化技術外,如果說有什麼是貫穿特遣部隊、影響其轉型的根本要素,那就是關係

為什麼是關係?關係不是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根本嗎?為什麼會成為組織轉型的根本要素?

科層組織的去人性化影響

科層體制(Bureaucracy)是以中央控制的方式,來管理分散格狀的團隊。科層體制有幾大特色,超越了過去的經濟體系。例如:有具體的職責、明確的職權、階級制的等級、明文化的管理、專業能力的職缺。看到這裡是不是驚覺,這根本是現代公司組織的雛形。也就因為科層體制帶來了專注於效率以及生產力的組織體制,故使得資本主義得以不斷壯大。

Chris Fussell 引用了社會學者Max Weber對於科層體制的研究,認為科層體制本質上是「不參雜個人情感的非人格秩序( impersonal order)」,是純粹講求理性與效率的機器。即便我們在企業中與同事、主管都有著交好的友誼,但實際上科層體制妨害著人們建立關係,造成穀倉的出現。

「在我們之間製造隔閡的,不是人與人之間的敵意。事實上,不同團隊的成員之間大都相當友善。反而是非人格化科層體制自掃門前雪的心態,阻礙了我們整合各家專長,或是與其他團隊有比較深入互動的意願。」

由科層體制預先刻畫好了區塊,等著人依序地被填入,導致每個人與每個人之間的關係是由職務所形成,並非人與人的連結;團隊與團隊的關係永遠是正式來往並且急功近利;每個人與主管之間的關係充滿阻隔的高牆。組織去人性化的後果,可說是現代組織逐漸浮現的問題。如同Chris Fussell 在書中不斷呈現的:領導人只是資訊傳送的幫浦、團隊形成「同溫層回聲室」、溝通都必須透過層層傳遞的電話樹(telephone tree)、領導人只能用施加壓力方式要求合作、單位形成了一個一個的穀倉、大家都在被動等待主管的指令。

轉型的第一步是重新建立關係

「我們打擊最高,卻還是輸了比賽」

Chris Fussell 不禁思考到,被派到中東執行任務的特遣部隊都是菁英中的菁英、萬中選一,要說專業戰鬥能力不是問題,道德品格也不是問題,那到底問題是什麼?

McChrystal不斷強調團隊相互信任的重要性,認為 可信度=經過證明的能力 + 誠信 + 關係,並提出為什麼關係如此重要的原因。

「我們欠缺的是關係,透過關係就能向其他部隊證明我們所具有的其他品質;另外,在贏得決策人士和其他人的信任時,也需要這種關係。」

這裡所說的關係,除了指同一單位的成員之間已經建立的關係,還必須延伸到團隊與團隊之家或是合作密切的夥伴組織。因此,我們被鼓勵去和其他組織相互連結,認識其他團隊所抱持的信念,進而將這樣的連結轉化成團隊之間實際的運作效益。

因此,他認為,如果組織要轉型,組織的運作方式一定要改變Chris Fussell 從網絡理論學家那得到靈感,綜合了科層體制與網絡的優點,提出「混合模式」的概念,一步一步地將組織中的網絡與關係建立起來。以下從團隊與團隊間的關係個人與團隊的關係組織與組織間的關係三個層次來描述關係在組織轉型扮演的重要性。

人資可以如何使用商業思維來做招募專案?

人資策略夥伴(HRBP)不僅是在近期中人資圈裡討論的熱門話題,也是人力銀行裡面逐漸竄起的職缺。人資從原本保守的行政後勤業務,逐漸起身走到前台,擔任一線部門的支持賦能者,為業務部門量身實施各項人力資源制度,並且透過互動中理解業務的各項資訊,逐步能以市場為共同對話語言。

然而,理解了商業場景的人資夥伴,有沒有辦法將這些商業思維實踐到人資本身的組織,利用人資策略 (Human Resource strategy) 來提升人資本身的營運能力呢?

行政思維與商業思維之間的差異就在於「創造價值」

我倒覺得人資不用貶低行政業務,行政業務是必要的基礎,是確保業務落實而實施的各項組織、管理、監督工作。沒有行政歷練的夥伴是無法做好人資的。但行政業務的目的是將作業標準化、流程化、線上化,使其可以發揮水平展開的綜效,並利用最有效能的方式完成各項管理活動,也讓你更清晰整個管理的樣貌。

而什麼是商業思維?  Gipi在《商業思維》一書中將商業思維定義成做生意的思維:「一間企業之所以存在必然有它要創造的價值或商業目的,而圍繞著這些商業目的而衍生的知識與思維模式就是商業思維。」這些思考模式可能包含了財務、行銷、營運、市場、人力資源等,共同的目的就是為了創造公司利潤。

要判別你是行政思維跟商業思維很簡單,你是以管理還是服務來執行你的政策?當你布達政策後,有沒有去追蹤執行成效?發現成效不彰問題後,有無思考如何改善來提升員工接受度?

可惜,多數人資業務停留在行政思維,許多有創意的專案則曇花一現,沒有累積成市場的知識來增進人資的營運能力。

第一個原因,行政業務量太龐大,光是維實業務就花了大把人力與時間。
第二個原因,公司極少會投入資源在人力資源單位的進修與轉型。
第三個原因,上述都缺乏後,人資這個單位自然沒有成長飛輪可以創造成長複利

人資思維的轉換與任務角色的轉變

如果人資的任務將從固有行政業務轉換成自身作為一門生意來經營,會變成怎麼樣呢?

人資所創造的價值不一定是直接提供利潤 (如果人資變成人力資源解決方案的顧問向市場販售那也變成一個貢獻營收來源了)。

從公司的角度來看可能是塑造轉型的組織文化、從研發單位的角度來看可能是提供具有高潛力的技術人才、工廠單位的角度來看是提供充足的勞動力,價值定義端看不同利害關係人而論。如果人資將自身作為一門生意來運營,那麼長期下來就會創造在企業內部,甚至是外部勞動市場的差異化,逐漸累積出具有競爭力的專業知識。

而當你用商業思維來看待既有業務時,可能會發現一個全新的樣貌,將業務變得有趣、好玩,甚至讓公司變得更有競爭力。

像是若你被老闆交辦一個招募專案,你會怎麼去思考這個專案呢?人資招募專案所要創造的價值是到公司報到的人力。

你可能會:

問看看前輩怎做,找看看有沒有SOP可以參考,想看看怎麼優化流程
試著寫一份吸引人的行銷文案、爆點來吸引求職者的目光,進而投遞履歷。
跟行銷公司合作,舉辦主題性的活動來炒熱話題,順道打招募品牌。
利用社群行銷,透過黏著度高的粉絲協助轉貼招募訊息。

這些都是很棒以及進階人資工作者的作法,但有沒有想過,專案結束後,你有更加了解人力市場跟你的TA嗎?有達到你設定的目標嗎?

利用產品的角度重新思考你的招募專案

以我自己為例,今年初的時候被老闆臨時交辦了一個實習生的招募專案,剩下一個多月就要執行了。由於時間非常趕,我可以按照去年的SOP執行即可,但我心想,如果用「商業思維」角度來看,會不會不一樣。

如果專案是我賣給實習生的產品,那麼我可以先來看看這個產品賣得如何。於是我用「產品生命週期」的概念,先分析了這個專案歷年的招募人數,赫然發現,這個專案的實施成效逐年降低,已經進入了衰退期。雖然時程相當趕,但我必須要推出新的、進階版的案子,不然可預見今年的情況相當慘,。

看了專案的薪資架構後,發現這些對目前實習生的吸引力相當低,是最主要衰退的原因。於是我找了前承辦人討論,有沒有可能再調整薪資架構,並取消簽約制?承辦人只是笑了笑說,之前有跟主管爭取,但沒有下文,我可以試試。

第一次會議時,我只是把專案衰退的現象與原因分析向主管報告,欲更改專案內容,但被主管質疑是不是只想減少業務量,提案被打槍。

第二次時,我利用「競品分析」,蒐集了科技業中其他公司的實習生專案內容、薪資福利,並把目前公司的現狀做成「產品定位表」,利用可視化的方式讓主管一目了然知道目前公司的定位。我一直說不足是沒有用的,位於左下位置的象限表比我更具說服力。因此,會議的主題就聚焦在競爭強度,我們設定那些公司為競爭者、要對齊那些公司來提高競爭力,最後加薪提案也通過。



求職者就是用戶!你的用戶是什麼?他們有什麼需求?

更新完產品後,我又思考,當我要去推銷時,我的對象是那些特質的實習生?他們有什麼需求?這是「客戶區隔」的概念,你必須要找出你要賣給誰,不可能每間學校都跑。

當然我要鎖定的不會是台科北科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實習的重點是進入薪資優渥的半導體公司,甚至遇到今年大招「機台守護者」,我再怎麼提高專案吸引力也不可能吸引到這群人。

因為時限壓力,只能簡單的訪談還在專案內實習生的想法,以及透過前承辦人收到的回饋與抱怨來了解實習生的需求。

所以後來我鎖定一般科大的學生,回到實習的本質是「提早進入科技業卡位」、「可以有明確的升遷管道」、「薪資優渥」三方面來思考。「薪資」的問題解決了,那接下來兩個呢?

我再與主管討論這個實習專案,想要朝「人才培育」的角度切入,讓實習生感受到「有明確的升遷管道」。剛好遇到另一個單位的主管也相當認同這個操作模式,於是我們將其他的相關的招募案子合併進來談,拉高這個案子的層級。

雖然最後沒有談到設定的目標,讓升遷管道更快,但已經有個更明確的框架可以依循,「職涯地圖」非常清晰。另外在提案的過程中,我識別出對這專案的「利害關係人」,知道日後相關的校園經營議題可以找誰來談。

短時間內規劃出一個最小可行性產品 (MVP) 後,決定選了幾間學校為目標。我接著思考,校園說明會的專案介紹簡報文案要怎麼寫才能吸引到學生?後來我在業務單位提供的制式公司簡介後,加上了最近公司次世代技術研發重點、公司近月獲利亮點等,再次加深可以「提早進入科技業卡位」的品牌印象。

就這樣,完成了專案產品2.0以及專案的價值主張。



好好經營招募管道就是經營你的銷售通路

當你有了產品之後,你接下來要如何去行銷呢?把Email發給各個學校的系辦窗口?還是親自到學校去跟老師同學說明?

思考要如何透過各種方式去接觸這些學生,把專案介紹給學生認識,這就是在找通路的過程,透過通路去傳遞價值。

系辦的窗口、學校的老師、系主任等就是你的通路。當你用「通路」來看待這些人的時候,你就不可能只會發發Email給他們,而是儘量去爭取他們的支持,讓你的產品有在學校曝光的機會,讓他們買單。

在與這些通路接觸的時候,你必須要把產品中具有競爭力、優勢的部分讓他們了解,促使他們知道與你合作對他們本身就是加值的選擇(學校的品牌、家長的信任、充實的實習生活等),產生互利效應。雙方都取得彼此想要得到的價值,對方才會對你有興趣,合作才會長久。

透過與通路互動交流的過程中,你可以得知許多勞動市場的訊息,例如從目前學生數來推移未來的招募風險、得知其他競爭者的狀況、更加了解使用者的需求等。

說真的,HR的日常業務已經很忙了,更何況要出差到其他學校。可是如果你只是辦辦活動就結束了,上述的機會跟訊息你是得不到的。還記得之前派駐印尼時營業副總說的「業績是跑出來的」,這概念在每個領域都用得上。HR不能只坐在辦公室裡。

專案的結束是為了更理解背後的商業模式

歷經了近兩個月的專案,從設計產品、提案、思考文案、跑通路行銷到面試、錄取、通知報到,滿滿的體力與腦力活。

揭曉最後的成果,今年度錄取的人數是去年的兩倍,合作的學校也增加,甚至有幾間國立的學校。從商業思維的角度來看,在通路開發、流量、轉換率、客戶等數字都有顯著成長。

做結案報告時,我思考:「難道這只是一次性的招募專案活動嗎?」如果是的話,報告可能會著重在活動過程中有什麼可以改善的地方,例如:時間安排、學校聯繫、流程、簡報方式、主管安排等行政事項。

但我相信商業思維不會只停在這裡。有沒有什麼智識產出可以傳遞給下一個接手的人?如何擴大效應更接近我們的目的?如果可以用商業思維來做,那這個案子背後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後來我將這些日子來蒐集的資訊,利用全息圖的方式去畫出學校、學生、公司、用人單位之間的商業模式,彼此是怎麼創造價值、傳遞價值、獲取價值,並從幾個面向中去嘗試分析機會與風險是什麼。每個區塊都可以視資源的多寡去展出相對應的OKR。

例如,我發現某校學生仍會倚賴學長姐在公司實習的口碑來選擇到哪一家公司,長期下來會產生實習部落化的現象,導致某一個科系的學生幾乎都在某一家公司實習。如果你是這家公司的HR,你會怎麼做去擴大口碑影響?如果你的策略是在優化體驗創造口碑,又會怎麼做?如果你想要到這家學校去搶食大餅,又會怎麼做?

聊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原本單純的招募專案,加上商業思維以後變得有趣許多呢?



綜言之,我認為商業思維最珍貴的地方是:運用抽象思考的能力去梳理出商業模式,並且持續地去觀察與驗證成功因素每個機會點都是業務成長的關鍵,等著你一步一步的去推動,讓飛輪轉動起來。

即便人資業務瑣碎、主管不同意、老闆不支持,但你還可以選擇你的思維。就算是從最細微的地方著手,最後你會發現成長最多的不一定是人資單位,而是你。

如果要給人資夥伴的一句話,從行政思維跳脫至商業思維,那便是:

「熟悉業務,掌握創造價值的關鍵」

 



書摘《親密關係:通往靈魂之橋》- 經由愛你我學習愛全世界

 


人際關係是一條心靈之路,這句話說的真好。因為在人際關係中,我們常常會遭遇過去的煩惱、未被處理的情緒、甚至是創傷。這也使得許多缺乏心理力量的人會選擇退縮來逃避這不適感。也無怪乎阿德勒會說「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過去在從事個案工作時,常常會使用「關係取向」的個案工作,來協助具有創傷議題的青少年,透過與工作者的正向互動,一步一步的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這是一種示範的人際模式、也是體驗的個案工作模式,透過產生新的經驗來修復過去的生命腳本。

在個案工作中,工作者也不斷的與自己過去的內心深處相遇,重新面對自己的依附風格、家庭關係、思考基模與生命風格,與案主一起修通(work through)。

作者克里斯多福·孟是位心理治療師,認為親密關係似乎具有相似的歷程。親密關係是所有人際關係中能量與張力最大的,關係中的伴侶可以幫助彼此更加認識自己、療癒你的創傷,最終找回真正的自己。

他透過心理治療的知識以及在親密關係中的領悟,認為親密關係可以分成:絢麗、幻滅、內省與啟示四個階段。在這四個階段中,不斷的遭遇問題,但同時也是絕佳的成長機會,讓你學習人生功課。

而親密關係的目的,就是另我們領悟,原來發現每件事情背後都有愛的存在,我們在承受這些成長的痛苦時,也都更加的相信生命。

對克里斯多福·孟來說,這樣的成長是從「做事」到「允許(LET)」的體驗,不再認為必須要在親密關係中做什麼顯示自己有用,而是聽從心的引導,以無條件的愛為出發為對方付出。最終與自己的靈魂相遇,再將這樣的愛擴展到朋友、家人、熟人、子女。

「當我擁抱愛人的時候,我就感到自己好像也得到了擁抱」
  1. 月暈現象:
  • 這些需求源自於孩提時代未被滿足的需要。幼兒主要需求是歸屬感跟認同感
  • 孩時需求是夢中情人藍圖,您認為這個夢中情人會滿足你所有的需求,尤其是想當特別人的需求。當年紀增長,期望也會越來越高。
  1. 幻滅:
  • 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所造成的痛苦相當深重,讓我們覺得再這樣下去自己好像會死掉,或受到重大的傷害。
  • 問題是,我們對於當初造成創傷的人、是、物、時、地以及原因,往往存有錯誤的記憶。人類的心智有自我保護的機制,讓我們不會再一次感受過去的傷痛。保護自己的方法是:麻醉和遺忘。
  • 強迫、操縱別人的手段出自於沮喪的心,而不是愛。偏差行為:引起注意、權力鬥爭、報復心理、自我放棄。
  1. 內省:
  • 「幻滅」移至「自省」的階段時,你就會得到一個機會去檢視自己的內心並發現親密關係問題的源頭。幻滅會讓你發現,是那些錯誤的觀念掌控了你大半輩子,並讓你了解,你可以為自己百分之百負責。內省則會讓你有更深的洞察力,去揭開錯覺的面紗,從而大大地改變你對自己的看法。
  • 在這個階段,可能覺得和伴侶之間的愛和親密感無法成長,這是源自於小時候的挫折感導致你自我放逐。如果你能改變這種經驗,就能得到前所未有的信心和樂觀態度,並瞭解到是這種自我放逐的傾向影響了你對親密關係、對人生的看法。如果你能勇於面對沮喪的感覺並好好療傷,你一定能得到你想要的改變。而你的親密關係,也會跟著改變。
  1. 啟示:
  • 啟示的三階段:啟示推動著你的力量,讓你從一個階段邁向下一個階段,並在痛苦和問題中成長。
  • 生命的天性,就是要讓你不斷地去發現真正的自己,以及你心中存著的感覺。所以,啟示隨時都可能發生。而所謂的接受學習,只不過是發現早已存在的事物。啟示是人格與靈魂之間的橋樑。
  • 當我擁抱愛人的時候,我就感到自己好像也得到了擁抱。
  • 每件事背後都有愛的存在,沒有例外。就這樣,我們在承受蛻變的痛苦時,能夠更相信生命。

人資可以如何使用商業思維來規劃策略與行動方案?

 在台灣的組織分工相當精細、且訊息依權責管控不透明,如果不是C字輩或是長字輩的人資夥伴,是很難接觸到公司第一手的營運資訊。在海外參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優點,是可以實際了解公司各部門的運作以及公司的營運狀況,試著擬定策略與行動計畫。但相對的,如果沒有具備商業與策略思維,無法及時提出符應的人力資源輔助,將會影響公司的發展。

上一篇文章中談到人力資源制度的設計並非是薪資、招募、訓練、員工關係的階段式架構,而是依公司營運需求來計畫的系統性策略。沒錯,這裡用的詞是人力資源「策略」,並非僅是制度。許多公司將人力資源簡化為人事行政與人事成本,欠缺縱深思考。策略涉及的是長期目標、布局、資源、組織,而不是只有規劃管理辦法、執行與控管成本而已。

策略思維的六個認知  

依據商業思維學院在《策略規劃》中提到,策略有六個重要認知,分別是:

第一,策略是為了達成目標而制定的
第二,策略必須考量內外部環境
第三,策略必須決定資源的配置
第四,策略有層級,也有組合
第五,策略具有一定的可參照性
第六,策略必須動態調整

如果藉由策略的六個認知來看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不只是公司附屬的碎片化制度,而是相當動態的策略,必須不斷地與目標對焦、收集有用的環境資訊做決策,以過去在印尼從事的經驗來說就包含:

公司未來的發展目標
  1. 公司產能是否增產
  2. 長期有無擴廠計畫
  3. 產品在當地的銷售狀況
  4. 經銷通路的開發狀況
  5. 人力資源需求的規模與時程
內外部的環境
  1. 政經社外部環境:
  • 近期重大政治操作議題
  • 新經濟政策對公司發展影響
  • 勞動法令修法趨勢追蹤
  • 工業區其他公司的經營動態
  1. 公司內部環境:
  • 員工滿意程度
  • 勞資關係
  • 組織文化
  • 工作效率
  • 意見領袖員工近況
公司現有的相關資源
  1. 直接資源(與生產有關)如:人、機、料、法、環
  2. 直接資源(與財務有關):人事成本、福利獎酬預算。
  3. 間接資源(與生產、財務無關):工業關係、政府關係、台商關係
策略的層級與組合
運用選、育、用、留的組合滿足各單位的整合性方案。
  1. 公司層級選育用留願景
  2. 部門層級選育用留方針
  3. 單位層級選育用留行動方案
策略的參照性
  1. 每年按時Benchmark台商、其他公司做法
  2. 隨時透過關係政府單位網絡互相交換情報、支援
  3. 工業區HR Manager間每月的聯繫與合作
依現狀隨時調整與修正
  1. HR同其他單位調整策略
  2. 高風險情況列出備案因應

從這個觀點來看,具備六大策略認知的人力資源策略其實起著戰略性的功能。而傳統思維的選、育、用、留四大功能儘是人資運用的方案之一。策略思維不斷針對內外部的訊息進行深度思考,利用觀察(Observe),調整(Orient),決定(Decide),與行動(Act)的OODA循環提出整體性策略,比傳統優化思維針對單一方案的PDCA循環,策略思維更能起著積極主動的角色,如同公司的智庫般。

策略如何在實務運作呢?

人資單位常見是以SWOT分析、KSF關鍵成功因素來擬訂次年度策略,但少有公司會將各部門的策略串聯在一起定期盤點,而人資要如何承接、展開策略似乎就更抽象了。策略成功的關鍵就是從公司的年度目標到員工的行動計劃都能夠朝著相同的目標前進。

像過去筆者的公司就曾運用「公司方針」、「方針管控」的方法,讓各單位在年初時計畫自己承接的公司方針要怎麼展開行動計畫,之後每月盤點自己的業務有無按計畫進行。但這樣的方式稍缺思考的全面性。

策略地圖是一個便於盤點策略的思考工具,可以從公司最重要的財務營收狀況,逐層分別展開至公司各個價值鏈上。策略地圖總共分為四個構面,分別為:財務構面、客戶構面、内部流程構面以及學習成長構面。

舉個例子,如果公司的策略目標是要增加營收,在財務構面上便是改善成本結構,透過減少廢品節省各式運輸、處理、材料費用,客戶構面便是要增加產品的品質,針對品質系統做更精細的要求、減少不良率,那麼人資要做什麼才能達成這些目標呢?之前我曾經這樣做過這樣的量化指標:

  1. 流程面向

  • 人資與各單位共同優化生產流程—完成幾個單位
  • 訂定SOP並作為生產標準教材—完成幾份教材
  • 招募時增加品質意識的面試題目—產出品質試卷
  • 錄用具有品質意識的求職者—錄取通過幾人

  1. 學習成長面向

  • 重新盤點作業者的背景及能力曲線—學習曲線成長到xxx/hour
  • 調任優異的作業者至該產線—估算符合調任條件幾人
  • 針對能力Gap的部分擬定激勵方案與訓練—訂定激勵獎金方案、辦理幾場訓練
  • 形塑品質文化,針對不良率極低的人員予以表揚—每月表揚Top 3
  • 篩選品質講師,負責教導其他人員正確SOP與意識—培訓幾人擔任種子講師
  • 針對不良率未達標準者予以懲處或再訓練—懲處標準xxx

自下而上確保個構面皆創造價值的策略地圖。圖自:商業思維學院


綜上所述,公司的策略目標應該要每個部門共同展開對齊。如果空有「增加營收」的策略目標,只有生產、原材料、製程、設備上擬訂解決方案,但人力資源的招募、組織、文化、領導力沒有參與進來,是不是有點難以想像目標要怎麼完成呢?這些雖然看不見,但確實是公司的珍貴的無形資產,而策略人資就是將無形資產轉化成可見價值的過程。

如同《哈佛商業評論》〈為策略畫張地圖吧〉一文所說:
「任何一份策略地圖,根基必然是學習與成長,這個構面闡明支持組織策略所需的核心能力和技術、科技和企業文化。釐清這些目標,企業就能調整自身的人力資源與資訊科技,以配合本身的策略。」
當你已經習慣商業思維時,會發現其實策略無所不再,擬定政策時也能思考得比別人更深遠、更廣泛。試著拿起筆,來畫張目前單位的策略地圖吧!

印尼跨國企業管理方式與人資政策的觀察與思考

目前台灣有關國際人力資源管理的論述,多集中於企業國際化後外派人員的派任、訓練及回任,而對於企業如何進行當地國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鮮少有著述。

筆者為拋磚引玉,分享自身在印尼的操作經驗,希望能邀集國際人力資源管理之從業者,共同分享彼此的管理經驗,增進台幹在國際人力資源管理的智識。

根據筆者的觀察,印尼的跨國企業可粗略分成兩種管理方式:

第一種諸如日商、韓商,採用的是「結果管理」,指的是跨國企業的經營者要求檢視企業內業務的績效成果,管控需何時完成,而對於怎麼完成、如何完成則按照管理系統及管理辦法運作,不會有過多的人為干涉。

  • 結果管理導向的企業信任管理系統的有效性,所以也較願意賦權給當地主管。這樣的管理手法,僅會有少數高階主管人員派駐在當地國擔任總經理、CEO角色,而當地國主要的中低階主管則由當地人擔任,在地化的速度也較快。
  • 由於高階主管必須快速的掌握經營情形,大量的跨部門溝通,所以融入當地文化的速度較快,與在地員工互動程度高。

第二種諸如台商、中商等,採用的是「過程管理」,這裡指的是跨國企業的經營者不只檢視業務的績效成果,更深入的管控應該怎麼完成或是如何完成,即便已經建置了系統化的管理辦法,在各個決策節點上仍部署大量母國主管進行實際決策監督。

  • 可能是台商與中商的企業文化較為高度權威集中,對於企業運作的掌控力道較高,同時也不易授權員工決策。
  • 由於各級母國主管不必掌握獨自全局,僅需串連其他母國主管即可,故主管融入當地文化速度較慢、與在地員工的互動程度低。
  • 日商、韓商給予母國主管的派駐福利相當優異,故為了減少人事成本必須加速在地化的進行。而相對來說,台商與中商對於企業經營環節以及在地員工的掌握程度相當高。

乍看之下,似乎「結果管理」在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的好處會大於「過程管理」,因為充分授權員工,文化互動程度又較高,整體企業經營方式較為健康。然而,筆者認為跨國管理真正的成敗不只在於企業管理方法,而必須溯源於於當地國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

印尼跨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政策的幾個型態


若依照Bird & Beechler在人力資源策略上的分類架構,搭配人力資源管理發展的光譜,則可得出偏向人事管理的利用型人力資源管理的促進型以及偏向人力資本的累積型策略

依據筆者在印尼的觀察,有部分跨國企業採用利用型的人力資源政策,以跨國供應鏈追逐低成本的面向,將當地國的人員視作廉價勞動力的補充,故在人力資源管理上著重在人員的招募與薪酬,較少深究訓練與跨文化的管理方式,並沒有考量到長期的企業策略。

這可能是因為這些企業是以「試水溫」的心態在這塊新市場落地,短期內並沒有大幅擴張的想法。有些企業是隨著大型企業下的供應鏈一同遷移,本身就是被動的擴張。

過去曾有一種說法,企業剛開始成立時一定不會找人資,頂多是聘用會計兼薪酬的人員,當業務成長到一定規模時則需要招募人員開始招募人力,而員工一多時必須要進行訓練,最後才是經營員工關係。這就是標準人事管理利用型的運作。

這樣的做法,企業在短期時能夠因為生產成本的降低而獲利,然而若遇到勞動意識的抬頭或是競爭對手的削價競爭,則沒有辦法增加人員的產值或具備轉型的能力,只能將生產工廠裁撤轉到其他地區。另外,不重視企業文化的經營,將導致人員管理不彰、整體士氣低迷,無法支撐企業的長期發展,尤其在重視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企業永續經營來說,這樣的作法勢必將受淘汰。

人力資本的概念已在印尼盛行許久,每年甚至會邀請Dave Ulrich到印尼辦理論壇。少數公司偏向人力資本的累積型策略,已經將部門名稱改成Human Capital,相當重視員工的培訓及新技能的取得、人才留任,並促進與母國管理人員的跨文化協作。

例如筆者常請益的幾個大型跨國企業如Mitsubishi、Suzuki、Hankook等,都擁有相當系統性的訓練方式培養接班人,每年甚至定期將人員送至母國進行教育訓練或是業務交流,有效激勵人員,也無怪乎這些公司能在印尼擴張的這麼快。

大多跨國企業則採用較為較為中庸的人力資源管理的促進型,大抵上是循著選、育、用、留的人資功能來建立人資體系,為的是能通過ISO9001、IATF16949、SNI等管理系統的認證。所以著重在員工作業現場的操作技能訓練,並沒有針對組織未來發展的需求或是管理技能做進一步的訓練。績效評估也注重在績效結果的獎懲,而非人員的輔導與能力提升。

台商在國際人力資源管理的挑戰


多數台商在母國時就沒有完整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到了當地國時就只能採取人事管理利用型的作法,硬是導入母國制度。

很多時候制度設計的相當漂亮,但在不黯當地文化下,卻沒有辦法「接地氣」在當地落實執行,更遑論協助母國主管解決人員管理的問題。這時候若公司的管理手法是「結果管理」,則會出現弊端連連、問題連環爆。若採用「過程管理」,則是累死台幹、由台幹出來扛則,當地員工則什麼都沒有學到。

因此,筆者認為,人力資源制度的設計並非是薪資、招募、訓練、員工關係的階段式架構,而是依公司營運的需求來計畫系統性的策略地圖,再衍伸出相符應的制度,以綜融性的人力資源策略來支撐公司在當地的發展,為公司創造價值。

跨國公司管理的成敗不只企業管理方法,而必須溯源對於人力資源管理政策的定位

如何成為一位好的領導者?我從印尼教育之父學到的管理心法

印尼教育之父 Ki Hajar Dewantara


我曾經聽到許多位外派東南亞的台幹異口同聲地提到:「東南亞員工好難管」常常疑惑,為什麼員工已經講過了、宣導過了、SOP的教育文件也簽名了,問他OK? 他說OK!但為什麼他還是做不好?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為什麼員工好難管呀!

第一,許多外派的台幹並非擅長領導而被外派,多半都是技術、專業能力強而被派駐到海外擔任技術轉移與建廠的工作。當他們發現到海外需要面對許多當地員工時,泰半都會將當地人當作數據、指標來「管理」、「指揮」,眼中只有產能、產量、效率、工作時間。

第二,外派的台幹多半對當地文化一無所知。這裡所說的文化,並非翻翻旅遊書內容就可以得到的觀光文化,而是當地人與人之間互動、信仰、價值、工作的日常文化。外派後仍然跟台幹日夜相處、不走入當地人的生活,對當地人想要、需要、重視什麼一無所知,也就不知道如何因地制宜,與他們相處。

很多台幹都在領導上跌跤過,他們都體會到,過度強調以結果為導向的績效管理文化,在印尼是很難行得通的!

那麼,怎麼樣才能成為一位好的領導者?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技巧呢?
我們來看印尼人是怎麼想的吧!

從我離開印尼前,參加員工舉辦的離別宴上說起。

員工特地選了Sunda風格的餐廳來作為離別宴的場地。這樣的餐廳常有種特色,木頭、竹子、茅草製成的小屋一間一間的懸建在人工湖上,小屋正對門的另一面則是可戲水的階梯。人們就席地而坐在坐墊上,圍繞著木桌,伴著傳統音樂,咿咿呀呀,舒舒服服的享用著Sunda美食。

懂事故的印尼人都知道,如果要跟長官聚餐一定要選在這種地方。不僅餐廳氣派寬敞、在這種舒服環境的催化之下,就像朋友般的輕鬆談話。我們十多人就這樣,彼此分享著近年來工作上的互動與美好回憶。

講著講著,一位同事突然來了句爪哇語。從未學習過爪哇語的我自是一頭霧水。
大家看我愣著乾笑許久,才突然驚覺我是台灣人根本不懂爪哇語(都以為我是印尼人了),哈哈大笑後則幫我翻譯成英文。

原來這位同事認為我帶領他們的方式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也就是:

「Ing ngarsa sung tuladha, ing madya mangun karsa, tut wuri handayani」
「di depan memberi contoh, di tengah memberi semangat dan di belakang memberikan daya kekuatan.」

這句爪哇話原是印尼教育之父Ki Hajar Dewantara提出的口號,Ki Hajar Dewantara為了印尼的教育奮鬥,並成立了Taman Siswa學院,使得印尼大眾能在荷蘭殖民時代接受教育。這句話起初是用來指導老師如何成為一位好的教育者,後來成為了印尼教育文化部的標誌,可見這句話在印尼的影響性不言自明,根植於人的心中。

這讓我想到 政治大學李瑞華老師提出的「好的領導人也是好老師」的概念 」,好的領導者,自是一位好老師,幫助學生成長及發揮潛能,並且給予關愛。


這句爪哇話其實隱含著三個原則,分別代表著領導者的三個角色:

▊領導者做為模範者

Ing ngarsa sung tuladha,Ing字義是「在」、ngarsa是「前」、sung是「成為 」、tuladha是「 模範」,整句話的意思是老師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樹立榜樣或成為模範。

同樣的,言教不如身教,領導者領導組織中的成員也應該成為榜樣與模範。不論是成為工作方法的榜樣,例如抽象的如員工有問題時一同討論、接受批評與建議時採取傾聽及開放的心態、具體的如教導時間管理、專業知識等。領導者更重要的是引領著組織文化、成為組織文化的傳遞者,讓組織朝著一致、更好的方向發展

印尼人有種說法,就是看他的員工就知道他的主管是什麼樣子。指的是如果員工不尊敬其他部門的人,就可以推測他的主管非常沒有禮貌。嚴重的一點說,如果員工常常違反亂紀,那也可以知道他的主管是相當沒有紀律的人、甚至有可能走在法律邊緣的行為。可見主管對於員工的影響多深。

▊領導者做為動機創造者

ing madya mangun karsa,madya 字義是「中間」、mangun是「創造、給予」、karsa是「 精神、意圖」,整句話的意思是老師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不斷建立他們對於學習的熱情與意圖。

這對於領導者來說,是相當大的挑戰。當學生在學習時難免會遇到困難,老師則必須因材施教的讓不同程度的人可以理解、學習新內容,並讓學生對學習保有熱情。同樣的,當領導者在指派工作時不只想到要完成工作,也應依據員工的職能或是欲培育的能力來安排,讓員工各盡所能,在工作中成長並獲得成就感,保持內在驅動力。

在組織行為中,讓員工保持動機、覺得工作富有意義,可以激發出高度投入與效率提升的工作行為。若能再結合組織的宗旨與目標、使團隊擁有明確的方向,則可以讓組織向上發展。
看到員工時說句:Semangat !也可以給予他們滿滿精神喔!!

▊領導者做為支持者

tut wuri handayani,tut wuri 字義是「落後、跟在後面」、handayani是「給予鼓勵」,整句話的意思是老師作為教育工作者,不斷的給予學生鼓勵與支持,透過鼓勵、給予力量來維持學習的動機。

鼓勵與支持可以說是最基礎的領導方式。針對員工做得好的部分不吝給予鼓勵及讚賞,讓他保持內容驅動力。然而對於員工犯下的錯誤,並非單純給予責難,而是要具體地指出需要改善、如何改善的回饋,並且在給予機會,一步一步的支持著員工成長。

對於罕見在人面前指出錯誤的印尼人來說,支持不僅是代表主管具有如父般的照顧,也是起著鼓舞士氣以及尊重團隊和諧的作用。建立良好的主管、下屬關係在印尼相當重要,若關係破壞的話,最直接的反應則是績效落後、工作效率降低,無法協作。所以當員工的工作熱情消退時,領導者必須適時的介入、支持,保證不久後員工又會再度燃起熱情。


對於印尼人來說,真正的領導者必須要同時須具備模範者、動機創造者與支持者三個角色。當然不可能有人是完美的領導者。所以我建議,我們可以在這三個角色中找出我們優勢之處,再從與員工的互動中了解到還有哪個角色需要學習。

不論是精進自我成長作為員工的榜樣、思考怎麼利用有創意的方法工作來提升員工的動機、甚至是在整個團體士氣低迷的時候在背後鼓勵大家,最後提升整體工作績效、受益的都是身為主管的我們。協助員工成長,看到員工開心地在我們努力經營的氛圍中工作,對於主管來說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讓我們一起思考一下,外派擔任主管的你扮演了那些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