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三件事!新任主管的90天生存術

 


沒想到一閃神,就來公司擔任主管三個月並且順利通過試用了!

想當初第一個禮拜過得相當漫長,才剛到職而已最資深的夥伴就提出離職,第二資深的夥伴長駐在台北,第三位資深的夥伴還沒過試用期,代辦事項就已經要滿出來了。

每天上班看到公司標語時都告訴自己「Be Awesome Today 」幫自己洗腦一下,只要一天做一件有成就的事情就好了…

單位在業務與工作流程上缺乏聯繫與溝通,連早有的名片申請流程都設計出來,卻因為沒有去溝通而持續躺在那裡,就知道狀況。

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擔任主管,但是從過去的內升跟外派不太一樣的是,軟體公司的迭代很快,人資是很新的部門,必須要短時間輸出制度讓大家依循,並且要改善公司內的招募狀況、績效考評制度、建立IPO薪工循環制度。

覺得不知所措之際想到自己買過《從新主管到頂尖主管》,還有一堂商業思維學院君婷老師的《新任主管與部屬的職場生存術》,決定好好做功課從頭開始打磨起,並且用表格將組織、公司現況以及策略盤點清楚,讓自己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每周定期檢視。

這三個月來,我覺得對於新任主管來說,「搞清楚」很重要,搞清楚什麼呢?

搞清楚團隊的現況。

你要接手的組織現在的績效、目標、困境、人才、能力為何?有什麼資源還是障礙,在公司裡面的角色是什麼?面臨的挑戰為何?

這是除了與部屬1 on 1 後最容易忽略的事項。很多新任主管一到任就大刀闊斧改革,連團隊現在在做什麼都搞不清楚就急著把自己拉成主軸,結果時間過了才大喊:你們都不配合我。然後失望的離去。

瞭解團隊目前的狀況是新創事業、徹底改造、加速成長、調整重組、維持成功,並依據不同狀況組合出不同的優先行動計畫,才能實際上協助夥伴減輕負擔、使工作流程順暢,才有其他的餘裕來往新的方向邁進。

我自己過去最擅長的作法就是,先補位把卡在同仁身上的關鍵任務解掉,重新跟他們對焦工作優先順序,藉由小成果來讓團隊找回工作的成就感,休息一下後再一起解大任務,隨時評估團隊的工作狀況跟運作。

如同君婷老師說的:「江湖是大家的」。

沒有團隊是做不起事。

搞清楚老闆要的是什麼。

雖然每個職位都有每個職位自己的專業、但是老闆要你進來就是要解決問題。千萬不要用你的專業去卡住老闆的痛點。例如老闆交辦的事項計畫了幾個月都沒有下文、或是老闆想做什麼,卻跟老闆說這個不可行、那個不可行。

剛進來時,就跟老闆與直屬主管從願景面、實際面、業務面希望HR主管能發揮的功能是什麼。例如:改善考核制度、幫助公司文化傳承、改善招募狀況、組織發展、人資工作流程設計、團隊部門凝聚等等。

當然每個主管的位階層級不同,視角也不同,沒辦法用字面上的話語去解讀。尤其越高的主管,如果不了解任務交辦的歷史脈絡、平常說話的隱喻、組織的整體狀況,很容易就會往解錯題的方向前進。

這時候跟直屬主管重新對焦就很重要,絕對不要覺得向主管求助很丟臉、因為不懂就是不懂,總比把事情搞砸來的好。

工作這麼多絕對做不完,藉由跟主管對焦,重新釐清工作任務的優先順序跟方向,也讓主管可以掌握你的工作進度與想法,建立在主管心中的credit。我覺得這個方式可以有效縮短學習曲線。

你輕鬆他們就輕鬆!

真的很謝謝我的兩位直屬主管隨時接受我的打擾!

搞清楚你在哪裡

印尼有句俗語叫做「Di mana bumi dipijak, Di situ langit dijunjung

簡單的說就是要尊重當地的文化,這個文化包含了公司文化、企業文化。

很多時候會聽到別人說,「我們以前都怎樣…,這樣就對了」試圖把過去的經驗套用在現在的環境之中。這是一個非常懶惰的作法,因為把制度套一套看似解決了問題,卻不見得真的能在這個組織Work

我自己剛來的時候也犯了這個錯誤。過去在科技業招募製程設備工程師或是設備助理工程師時,我擅長用大量的流量來刷面試數,以此增加錄取的機率。因為對主管來說,有相關技能的人趕快進來才是最重要的。

當我正打算修改招募流程這樣做時,同事好心的提醒我:「老闆說找到符合我們公司文化的人才是最重要的。」才讓我趕緊踩煞車,保留了這個步驟、透過其他方式來優化招募的流程。

幾次的經驗下來讓我反省到,過去工作經驗是很寶貴的參考,但真正的專業應該是要去釐清問題與現況後提出解決方案。有點像是把所有經驗拆解後再依需求去調整組合。

所以還沒搞清楚你在哪裡前,抱持著虛心學習和理解的態度,反而可以加速學習與得到不同的見解!

另外,老闆指派我跟所有的team lead 訪談,也讓我可以在短時間內先勾勒出團隊的圖譜,並且瞭解其他主管需要人資協助的地方,先把人脈網絡建立起來。後來發現這些人給我的幫忙還比較大!!

三個月過去,自己對於公司整體概況與業務都了解清楚,也開始建立自己的資源網絡。希望接下來能夠讓人資獲得信任,為公司帶來價值!

Be Awesome Everyday

要得到員工的心,領導者必須來個直球對決

 


前陣子新聞報導護國神山舉辦AMA活動,留言前三高者可以得到總裁的親自回覆。沒想到員工不滿全出,與預期來個大內宣相反,最後還讓人資單位更改活動規則篩掉意見,讓一場美意成為員工關係的負面教材。

做公司政策最擔心的就是在經營管理階層覺得流程架構清楚、完美無缺,結果卻不符合員工需求、制度無法實施,成為一張公告紙。

直接一點的說就是自以為感覺良好。

 

員工覺得好才是真得好

之前派駐印尼第二年時剛完成公司政策架構,但一直擔心文化語言隔閡讓員工的問題沒有即時反應,於是很想要瞭解700百位員工的想法,到底對公司的政策有沒有正面的感受。

說真的那時候其他主管非常擔心,如果員工非常不滿引起罷工怎辦?如果員工的要求做不到怎麼辦?會不會變成有吵得有糖吃?

然而高階主管非常支持,認為我們不能覺得自己做得好而不知道員工的想法,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員工的真實想法。

員工也覺得好才是真得好。

不是要得到100%的滿意度才是好公司,而是要展現出對話與理解的誠意。

高階主管對印尼員工的態度是我令我相當敬佩的,於是我更全力促成這次了解員工想法的政策。

在高階主管支持下,由人資設計出問卷(ESS),並實施全體員工的普查,從薪資福利、教育訓練、主管領導、組織認同等等9個構面去測量。

人資團隊非常興奮,因為他們在印尼幾乎沒有聽過有公司會實施這樣的調查。想當初第一年我們還一張一張紙本問卷發,回收後再一張一張的分工Coding以及紀錄開放式意見。

果不其然,因為公司剛成立沒多久,在升遷、薪資、福利得到的分數偏低,然而在團隊、教育訓練、自我發展構面較高,尤其在組織認同度上最高,甚至94%的員工正面回應我願意與公司一同邁向世界前五大。

我們認真地看完700份建議,歸納出16個要改善的項目成立專案呈報給高階主管,並在勞資會議中向員工代表說明進展。

我跟團隊說,從調查結果看來,我們已經做得很好了,不過員工的建議讓我們今年的政策更有方向。

到了年底總計有10個項目已改善完畢,6個項目經擬案評估後現階段因為沒有預算無法完成、或預算先去執行另外一項更急迫的支出,我們也在勞資會議上說明,為什麼沒有辦法做的原因,取得大家的共識。

隔年我們變聰明了,改用Google表單實施調查。

創造以人為本文化,傾聽員工真實想法

或許有人會認為,跟員工說這麼多幹嘛?

但為了互相理解,讓員工也可以知道公司的經營現況,我們透過幾種管道認真地與員工溝通,從中發現寶貴的資訊甚至是嚴重的部門問題。

而不是讓員工溝通停留在單向的接收公司所傳達的資訊。

當然員工一定會有情緒性的發言。但如果沒有教員工怎麼表達自己的意見,那無怪他們只會用抗議的方式進行。

當然員工一定會有漫天索求,但實際上大部分的員工都是理性的,他們只是想要更透明的知道公司的情況。

當然員工一定會提很多的建議,但他們也會同時表達出自身對公司的滿意及認同程度。

讓我覺得感心的是,有一次勞資會議上,員工代表主席說:

謝謝公司一直為我們著想,如果管理層有需要員工配合的地方 也請告訴我們

領導者站在員工角度,也讓員工學會站在領導者角度思考。

唯有如此,才能讓與我們一起共好超越口號而成真。

不要擔心你做不到,要擔心你把耳朵摀起來。

員工溝通這套心法與道理大家都懂,但敢直球對決的人,不多。


企業文化落地關鍵,在於領導者的承諾與堅持

 

看到有朋友討論企業文化怎麼落地?說真的,除了穩扎穩打我想不到其他辦法。

今天先不談人資經驗,跟大家分享我9年前的第一份工作:安置機構社工師。



輔導非行創傷個案的使命

剛畢業的時候我是在青少年安置機構工作,而我主要服務的對象相當特殊,大多是被少年法院裁定安置的孩子。通常會被法院裁定,在家庭、社會心理及行為上都有一定的複雜度需要處理、無法讓他們返家,但法官又不想讓孩子進感化教育,所以會先嘗試安置,希望孩子能夠改變。

從最近台灣對於安置機構爆發的新聞就可得知,安置機構的輔導複雜度之高、時不時有不當懲處、霸凌等事件,輕則剝奪孩子的就學權、社會權。也因為孩子是24小時安置,所以要照顧的方方面面有許多。

當時因為主管懸缺,我被指派爲主任助理兼管行政,由於想要真正營造溫暖文化,讓孩子能夠在這裡學習成長,所以我訂出了服務願景:「以優勢觀點與復原力培育為服務取向,並酌以正向行為改變策略,取代權控式行為制約所強調的懲罰」。

願景訂下來很簡單,但真正要實施很困難,因為過去大家習以為常就認為他們就是被關、被懲罰,並極少機構敢冒風險這樣做,尤其我安置的對象更是別人不收的燙手山芋。

但為了營造溫暖的文化,我們必須進行。從個案的面向,長期安置的個案我一律協助媒合就學,除非跑遍了各校都沒有人要收。然後引入心理諮商、團體輔導、協助就醫、證照考試以及夏令營等各項戶外活動資源。我則不定期跟個案、家庭會談評估復原狀況。

從工作人員的面向,辦理教育訓練工作坊例如家族治療(這也是我開始接觸薩提爾的契機),讓生輔老師具備優勢觀點、復原力的知能。每天交接班的時候一起討論處遇措施。

說個題外話,在那四年的工作中,我曾經對個案發過1次還2次脾氣,但我自己是倡導正向行為改變策略,所以當下很不好意思的去跟個案道歉。

面對使命被挑戰的堅持

那時我的工作地點到台南市的高中職,開車單趟大約都是40分鐘以上。但只要孩子在學校發生適應問題,我一定不容辭的跑,提供老師資源。

但其實這樣的願景不是每個人都支持。曾有另一位新進主管非常不贊同我的作法,認為他們就是來接受懲罰的,所以只要孩子做錯就是威脅跟懲罰。

他們常批評我「他們就是來關的,對他們這麼好幹嘛」、「你太寵個案了是要把他們寵上天嗎?」不僅如此,因為該名員工的位階跟我平行,所以在行政上開始刁難我,例如我要發的公文找逗點符號毛病,要辦理的活動計畫書則是不斷退件要我重改。

或是發動不配合,只要跟他支持的人輪班,我下的個案處遇就是消極不配合,故意挑起個案情緒。下班時討論要怎麼對付我、與我下相反的處遇。

但我選擇不與他對立,把精力放在陪伴個案跟連結資源。因為我對他的輔導能力到哪裡也有底,就看他的泡泡什麼時候要破。

說真的跟他工作的那段時間非常痛苦,不是他的刁難,而是因為我們想要營造的文化跟願景都沒法實現,接著個案不相信我們所講的政策與規定,氛圍越來越對立,當然個案外顯行為就會增加,整個機構變得相當亂,不再是溫暖文化。

輔導就是這樣,當氣氛不對的時候,個案就會開始出事情。

幸好仍然有幾個抱持相同信念的夥伴一起堅持下去,把自己的個案穩定下來。後來那位主管他的個案連續出了重大事件,老闆也逐漸發現他的管理方式不合適,他知道自己也不適合輔導這類型個案便自請離職。

在他走後,少了言語的挑撥,有位同仁看到個案實質的變化,便對我們很抱歉,轉向支持我們的作法,甚至付出的比我們多。當時我們受到很多地方法院少年法庭的肯定,最北收到基隆、最東收到台東法院的個案。歸功整個團隊的努力跟辛苦建立起來的復原文化,當時南部法院或家防遇到很棘手的個案,大多都先會請我們幫忙評估。

從輔導經驗反思企業文化

從安置輔導經驗中,我體會到與我們工作的是真實的生命,所謂的願景跟文化,重要的不是你的行銷文宣、標案的時候怎麼介紹、法官參訪的時候怎麼機構簡介、發新聞稿、也不在那幾次團康戶外活動帶孩子出去玩,而是讓別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你真的是認真的、是很努力在守護你珍視的價值。

做一套說一套遲早會破,但你如果是堅持對的信念失敗沒關係,因為那只是暫時的,對的信念會成為下次站起的底蘊。

行銷不是訊息的傳播與接收的形式,而是通過一個管道讓這些意義與你想要傳達的對象建立關係。當你通過幾次檢驗後,那麼他們也就願意重視你重視的事物。

這樣對形塑願景及文化的信念,我也相同的帶到印尼、帶到後來的工作裡去實踐。

回到最近人資的熱門議題:企業文化怎麼落地?

我想,領導者要從以身作則、從說到做到開始,想要營造企業文化要從你的承諾開始,還有你願意花多少力氣去堅持這些價值。

人資或者行銷公司、僅僅是扮演催化劑的角色,透過對人的專業、對關係的專業、對行銷的專業去放大你的影響力,但絕對不是憑空塑造出根本不存在的氛圍。

除了穩扎穩打我想不到其他辦法

最後,如果員工能夠感同深受,那還有落不落地的問題嗎?

如果領導者什麼都沒做,那也不用思考怎麼落地的問題了,根本不會落地。

《Peopleware》:所有人才管理的問題都是社會關係的問題

Peopleware:腦力密集產業的人才管理之道


過去對於製造業以及科技業的管理較為熟悉,因為轉職的關係,想了解軟體業人員的管理與其他產業的差異,於是到職前便買了號稱1987年出版的軟體業專案管理聖經《Peopleware》,沒想到啃到最後,發現管理的本質都是相同的,如同作者在本書及結尾開宗明義便說到:

我們在工作中所面臨的,在本質上,主要都是社會性(sociological)的問題,而非技術性(technological)的問題。

社會學比科技、甚至金錢重要,工作應該是具有生產力、充滿樂趣的事。若非如此,遍不值得投注心力。

從日常管理、人力資源、團隊建立、組織文化的角度來看,在腦力密集的知識產業中,人從自動化機械中釋放了創造力,但要如何重新管理這些知識工作者,則是過去管理科學未曾思考的。於是本書回到了專案社會學的角度,以各項在企業或專案中的案例來討論如何帶領這些知識工作者。

本書回到了社會學的範疇,以在企業或專案中的軟體開發案例來討論如何從「人」與「團隊」的角度帶領這些知識工作者,無疑也是重視「以人為本」的觀點。

於是我模仿了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的名言為這本名著下一個結語:所有的人才管理問題都是社會關係的問題。

這本年紀跟我一樣大的書,過了30幾年仍然受用 。站在人力資源的角色,我摘錄的重點如下,也值得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反思。

經理人的日常管理

  • 開發工作在本質上就跟產品製造不同,但從是開發中作的經理人,其思維還是常常承襲了製造業的管理哲學。
  • 所謂生產力,應該指的是在一小時的工作時間內獲致更多成果,卻經常被曲解為在一小時的受薪時間中榨取更多工作量,這兩者的差異是很大的。
  • 無論配置多少工作時間,該工作都會把配置的時間耗光。這就是著名的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
  • 我們確信,這些做得比較好組織並沒有使用任何特別先進的技術,他們之所以有更好的表現,完全是因為更有效率的處理人事、改進工作場所和企業文化。
  • 管理者的工作並不是叫人去工作,而是去創造讓人想去工作的情境。
  • 浪費一個工作天的辦法有千萬種,卻沒有任何一個辦法可以重拾一個工作天。
  • 工作評量在改善工作方法、激勵以及增進工作滿意度是很有用的工作。不過,一般幾乎都不是為了這些目的,評量機制反倒變得駭人又沉重。
  • 你有多少時間在辦公室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全速前進的時間是多少,神馳(Flow)一小時,的確可以完成某些事,但十個六分鐘的工作時間,中間穿插十一次干擾,這可完成不了任何事。
  • 現代的管理科學卻幾乎不重視雇用並留住適任的人...管理科學必較關切的是,如何讓老闆扮演好工作中策略家與戰術家的角色...我們被教導成把管理當作玩戰爭模擬遊戲,玩這種遊戲不需要考慮人的個性或才華,成功或失敗是取決於何時、何地部屬那些沒有靈魂的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選育用留

  • 個人顯然仍夠大幅改變自己,但經理人卻不太可能以任何有意義的方式來改變部屬。人通常都不會在一個地方待太久,管理者也缺乏足夠的影響力來改變部屬的天性,因此為你效力的人無論是處於哪一個階段,他自始至終大概都是那個樣,假如一開始就不適任,那他將來也不會適任。
  • 假如公司能夠轉變能讓領導自然發生,那麼就不必製造那麼多廢話了。
  • 我們所待的是社會性甚於技術性的專業,倚賴人際溝通的能力甚於與機器打交道的能力,所以,聘僱程序至少應著重某些社會性和人際溝通的特性。
  • 員工離職的成本佔所有人力成本的兩成,但這只是看得見的人員流動成本,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看不見的成本,而且情況更糟。...在高離職率的組織裡,沒有人願意採取長期觀點。
  • 升遷快的公司正代表他有活力,這麼多也不無道哩,因為年輕人都想要往前衝,但就企業的展望而言,升遷慢反而是一種健康的象徵。在低離職率的公司,晉升至第一線管理職務是再進入該公司十年之後的事。至於最底層的員工,平均年資至少也有五年,這是一種扁平的組織結構。
  • 員工傾向留在這樣的公司,是因為這裡四處瀰漫著期待你留下的感覺,公司願意大量投資在個人成長,無論是攻讀碩士或時間更長的新人訓練。當公司很常在培育人才上投資這麼多心力時,你很難不注意到這種期待你留下的訊息。
  • 費用(expense)就是把錢用掉,到了月底,錢沒了,暖氣也用了。另一方面,投資則是用一項資產購買另一項資產,你若是將一筆花費視為投資而非費用,就等於是資本化(capitalize)這筆花費。
  • 擁有知識工作者的公司必須明瞭,人力資本是他們最重要的投資,好公司早就這麼做了。

建立高績效團隊

  • 這份工作的挑戰相當重要,然其重要性並不在於挑戰中或挑戰本身,而在於它使我們一起專注某些事物。挑戰是促成我們同在一起的媒介,最佳工作小組的成員總能樂在中並發揮到極限,團隊互動就是一切,這是使人堅持下去、全力以赴、克服艱難的原因。
  • 一支凝結(jell)的團隊,就是已經緊密結合到整體力量大於個別力量總和的一群人。這種團隊的生產力超過一批人處於非凝結狀態下的工作成果。
  • 團隊與生俱來就是圍繞著目標形成。團隊在凝結之前,其中的成員或許各自擁有不同的目標,但逐漸凝結之後,他們都會接受共同目標。
  • 團隊的目的並不在於達成目標,而在於統一目標。當團隊朝目標邁進時,團隊成員會因為方向更正確而更有效率。
  • 凝結團隊產生時的徵兆:低離職率、強烈認同感、優越感、產品共同擁有、樂在其中。
  • 團隊殺手:防禦性管理、官僚作風、實體隔離、時間分割、產品品質降低、虛假的最後期限、派系控制、激勵的裝飾品、長期加班。
  • 同儕指導是一種都會隨時進行的本能行為。團隊成員兩兩坐下來交換知識,此時,總有一人當學習者,而另一人當老師,這兩人的角色也會適時變換。...在成功的團隊互動中,指導是一大要素,它提供了協調與個人成長的管道,同時也令人愉快。...人若是缺乏安全感,指導的行為就不會發生。
  • 戴明認為,目標管理(MBO)及其類似概念乃是管理上的逃避藉口,藉由過分簡化的外部激勵因素來刺激員工的表現,如此一來,管理者就可以免除像是投資、直接的個人激勵、花心思讓團隊凝結起來、人員留任,以及工作流程的持續分析與重新設計,這些困難的事物。
  • 在促成團隊緊密結合的方面,有些組織因持續的好運而出了名,當然,這並不是好運,而是化學作用(chemistry)。這些組織是能力、信任、相互尊重,以及良好人際關係的組合。為培育凝結團隊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這些因素不但有利於團隊形成。事實上,每一件事都運作得更好,這些組織就是如此的健康。
  • 健康組織化學作用的策略:營造追求品質的狂熱、提供許多令人滿意的完結、建立菁英感、允許並鼓勵差異性、保留並保護成功的團隊、提供策略性而非戰略性的指示。

組織文化

  • 一個之前採純人工運作的系統,依但被自動化之後,他就變成決定論(deterministic)的了。新系統只能按建造者明確規劃的部份做出回應,所以自我修復的特性就消失了,任何因應措施都必須在一開始就提出來,倘若系統需要修復,就只能在他運作的體制外進行,維護人員把系統拆開、重組,將新規劃的一或多項因應措施加進去。
  • 非決定論(non-deterministic)的系統經常可以輕易、優雅的自我修復,原因就在於配合系統運作的人對根本的目標相當清楚,當突然有新狀況出現時,他們馬上知道該怎麼做才合理。
  • 你的目標應該是免除大部分的儀式性會議,把時間用在一對一的會談上,限制工作會議的參與人數,而每一場會,都想一想「終止會議的條件是什麼?」與其規劃成儀式,不如鼓勵開放空間社交,讓大家有機會進行非結構性交流,最重要的是,減少你自己想藉由儀式性會議來確認自身地位的個人需要。
  • 終極的管理罪惡就是浪費人的時間。
  • 強森認為,對於任何改變,相信、但心存疑慮者才是唯一有意義的潛在盟友,至於兩個極端,盲目忠誠者和強硬反對者都是真正的敵人。改變能否成功,就看你如何管理相信、但心存疑慮者。
  • 根據薩提爾的模式,改變有賴引進外在因素:改變的催化劑。沒有催化劑,就不會得到改變必須發生的認同,外來因素可以是外在勢力,也可能是認知到你的世界已發生了變化。薩提爾模式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提醒了我們混亂是改變過程中不可或缺的。
  • 改變不可能在缺乏安全感情況下發生:只有在知道不會因提出改變或經歷改變而遭到貶抑或降級時,人才會有安全感。
  • 學習受限於組織是否有能力把人留住。當離職率過高,學習便無法持續,或根本不可能發生。在這種組織中,想要改變技術或引進經過重新設計的程序,都是徒勞無功。說不定他們還會反其道而行,加速人員離職。
  • 有關組織學習的關鍵問題,並非如何去做,而是在哪裡發生。...成功的學習型組織通常具備的特徵就是堅強的中階管理層。
  • 最佳經理人的特徵,就是有能力找出少數兼具遠見與成熟的關鍵人物,然後任期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