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精準回饋》:用回饋力創造正向連結、成長心態的職場人生

本書作者Chandler及Grealish長期以來協助非營利組織及跨國企業改善「績效管理」的制度,發現績效管理不彰的重點就在於缺乏回饋。HR除了改善績效管理制度面向外,也應該教育主管使用正確的回饋方式,讓績效管理功能得以發揮。


《精準回饋:提升團隊績效,改善溝通的超能力》被世安哥評定為今年HR最應該讀的一本書。幸好今年還剩下兩個月,趕快把這本書拿出來念,算完成今年的功課交差。然而我對於本書的興趣,除了世安哥的推薦外,也來自於我曾親身見識到回饋的力量。這要從回饋解決了一場領導危機說起。

每月固定回饋解決了領導危機

2018年海外公司已實施架構好的公司政策滿一年,為了讓管理層瞭解印尼員工的意見與建議,我帶領HR進行第一梯次的滿意度調查(ESS),並讓所有單位主管知悉。人委會上公布結果時,所有的台籍主管都屏息以待的等著揭曉部門的滿意度分數。結果出爐後大家相當吃驚,吊車尾的居然是某一後勤部門而非每天又趕又操的生產部門,而且該部門在主管領導的構面分數居然低到一個誇張。這時該單位主管緊張了起來,因為該單位已經顯露出某些危機徵兆,例如:人員流動率高、士氣低落、團隊合作不佳等,員工滿是抱怨。可以理解,許多外派的台幹都是專業能力強,但預先不一定受過管理或文化訓練。

於是該單位主管與我開會集思,要依據哪個關鍵因素來改善目前部門的狀況。後來我建議從最基本的與員工建立關係開始,簡單的做法便是藉由績效考核的時機,每月計畫與員工做一對一的面談,了解員工的工作狀況並予以回饋。即便該部門有十多名員工,該主管仍用心的排定行程、請翻譯陪席、每月與員工一對一面談。我幾次我打電話找他時都恰巧在與員工面談。

直到2019年再次公布滿意度調查結果,領導力滿意度足足提升了數十%,連難搞的員工也減少了他帶頭議論團隊的行為。從組織管理面向來看,除團隊氛圍明顯穩定,主管也有心力著手業務內容及流程改善的工作,不用煩惱團隊的問題。看到成效後,該名主管直到現在仍一直保持每月一對一面談的計畫,可說面談解決了她的領導危機。

回饋(Feedback)需要被重新定義與認識

聚焦於員工工作內容的面談,本書稱之為「回饋」,在職場中其實發揮了相當大的影響力。本書作者Chandler是人本管理顧問公司(PeopleFirm)的創辦人和執行長、Grealish是公司裡的顧問及企業教練,長期以來協助非營利組織及跨國企業改善「績效管理」的制度,著有《別讓績效管理毀了你的團隊》。在協助企業改善績效管理制度的過程中,Chandler發現多數企業中致使績效管理無效、淪為形式的主因是缺乏「回饋」文化。真正的回饋與實際的回饋的理解其實有相當大的差距。有的主管會說「有阿,我有回饋,員工有問題的來找我我都有他說明」或者是說「這麼多員工我怎麼可能一個一個找來談」,更常遇到的是誤認為溝通能力好就等於有好的「回饋力」。對於Chandler來說,回饋不單只是為了反應工作的改進,還多了許多正面的意涵。

回到本書的脈絡,中文書名《精準回饋:提升團隊績效,改善溝通的超能力》其實有點超譯英文書名《Feedback (and Other Dirty Words): Why We Fear It, How to Fix It》。過去回饋常常與其他不好的詞彙聯想在一起,如刁難、批評、質疑、攻擊,所以作者花了一半的篇幅在「破」過去回饋的迷思,「立」新的回饋概念,而並非直接告訴我們回饋的技巧。作者之所以如此編排,想必他在顧問工作的過程中發現,回饋之所以的惡名昭彰並不單是在於說話技巧,而是對於回饋的意涵沒有正確的認識。這個誤解不僅來自於給予回饋的人、接收回饋、請求回饋的人亦是如此。回饋不是單向道,而是雙向連結的溝通,緊緊的將兩個人連繫起來。

從工作型態與環境來說,知識經濟比起過去的工業經濟更加注重員工的學習與創新。員工的不斷成長轉化成新的技術與能力,為技術、市場或組織的創新帶來源源不絕的新動能。如傳統製造業輪胎大廠「米其林」(Michelin)也在思考如何為第一線的技術員賦能(empower),而非單單只是按照流程、SOP、排程工作以及由上而下的管理。是故,作者認為面臨工作文化的轉型,回饋的重點在於創造如何讓員工安心成長的文化,激發員工的活力與學習力,讓員工「不只對工作感到滿足又有實際產能,還熱衷於創造未來,而且包括公司和自己的未來」。作者也舉出具體的案例佐證,例如績效回饋文化排名前1/3的企業財務表現,是倒數1/3企業的兩倍。不僅如此,諸如向心力、工作表現、員工健康、領導能力、工作滿意度等,有實施回饋的公司員工及主管在這些項目分數都高出許多。作者強調回饋的正面意涵,精準給予回饋定義為「單純為了協助個人或團體改善、成長或進步,而請教或給予他人清楚明確的訊息。

回饋令人感到恐懼(Fear)的心理與社會因素

撇除那些回饋帶來的好處不說,我們對於回饋的恐懼卻是相當真實的反應:我們被主管找去面談,腦袋的第一個想法一定是:「我做錯什麼了嗎?是不是要被懲處了」然後開始感到緊張、心跳加速、手開始冒汗,覺得面談的每一分鐘都好長或思考有沒有辦法閃掉面談。我想應該沒有人得知約談時是抱著開心的心情去面對主管吧!本書從心理及社會層面來說明為什麼我們會有這種反應:

1.心理因素:

作者認為我們聽到回饋兩個字時,自動啟動了壓力反應,也就是所謂的「戰、逃、僵」。壓力反應是人類的原始本能,在原始社會幫助人類可以躲避危險,讓自己可以存活下來。壓力反應啟動時我們所使用的大腦區域是負責情緒的杏仁核,而非理性、邏輯思考的前額葉,故啟動了神經系統引發一系列的生理反應。為什麼我們會認為回饋是威脅?一個原因是早期童年經驗中,來自於父母、老師、朋友的回饋常充斥批評、評價,故我們早已把回饋印上了負面的情緒記號。一聽到主管說要面談、回饋,瞬間聯想的就是過去的負面經驗。

2.社會因素:

人是群體的動物。作者認為我們真正害怕的是被隔離、放逐及拋棄。在職場中的歸屬感,當然是希望持續與主管、同事維持關係,可以在單位內繼續生存,乃至於被重視、被升遷。在社會學鏡中自我(looking glass self)的概念中,個體對於自己的看法受到了重要他人的影響,所以自我認同(找到我是誰)及人際關係(告訴你是誰)兩個因素驅動我們想要尋求保護的行為。所以我們會藉由迴避或是扭曲來保護自己避免衝突。所以在面談的過程中,避免聽到對自己不好的看法或是給予別人負面的建議,都是擔心會破壞關係,而不是真正為了對方成長。

建立正向回饋文化:3個步驟、3個原則、1個心法

然而,有沒有辦法讓員工一聽到與主管面談的時候,是開心、期待的呢?

這是可能的,但我們必須要改變自己的心態。改變心態這四個字已經是老掉牙的說法,實際上要怎麼做? 作者從「正向心理學」角度切入,認為我們可以決定用「成長心態」來看待回饋。簡單的說,我們藉由相信自己、別人有成長、進步的機會,來重新詮釋要給別人或接受的話語,思考要如何改善。例如當我們在業務中犯錯時,我們可以思考「怎麼才能從這件事情學到更多?」。成長心態與單純轉換心態差異在於,成長心態是會啟動後續的行動,而非僅止於想法、情緒。所以我認為解決恐懼的3個步驟是:拿回選擇權、抱持成長心態、運用改善模式。因神經具有重塑性,不斷持續的實踐3個步驟可以逐漸改變我們對於回饋的負面想法,產生正面影響。

解決了自身恐懼感的問題後,那接著我們要開始進行回饋互動。在對話過程中我們要把握3個原則:公平、聚焦、頻繁。公平指的是避免我們的回饋受到偏見的影響,偏見包括社會屬性的偏見:種族、宗教、性別,或是認知偏誤的偏見:近因偏誤、光環效應、偏見盲點。所以我們給予回饋的時候要增加自我覺察,把偏見影響降到最低,以建立互信的關係。

曾經有個主管也常進行面談,但卻被員工反彈。主要原因是主管一次就談了1-2個小時,談了許多內容,但讓人聽完後不知道要做什麼。聚焦指的是讓回饋有針對性、目標而且簡短。作者提到,臨時想到的感激、肯定、提點或指導都能發揮意想不到的功用。最後一個就是頻繁,回饋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必須要持續性的進行。可能有人會想,那是不是每個月都要花好幾個小時再回饋? Chandler講到一個重點:頻繁的密技在於非正式的時間場合,藉由日常的觀察給予忠實客觀的表達。不過一開始,我的建議是仍然要從固定且正式的面談開始,等到熟悉對方的性格、做事方式、業務執行狀況,自己的回饋技巧進步後就可以練就隨興的給予回饋。

有一次,員工告訴我,他對我的回饋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主持一場典禮的時後,我在後台輕拍他的間告訴他加油不要緊張,從那一刻起,他覺得我不只是主管,也是很好的朋友。在做這個動作之前,我已經先知道他會對於這個場合退卻,所以才是拍肩恰到好處。

作者有趣地說道,如果你看完這本書後只記得一種作法,那就專注在「注意力的藝術」(FAN) 就好。注意力的藝術即是:「不帶評斷的觀察,當你不帶評斷的注意自己、其他人或是各種行為,會觀察到人事物本來的樣子,不受情緒影響」。他舉了2002年「企業領導力」(Corporate Leadership)研究為例,該研究調查超過19,000位受雇者,發現增加績效最有力的做法是主管提出公正而精確的敘述性回饋。經常觀察部屬,並且不帶評價的說出他們對某個明確案例的觀察,這樣的主管績效表現可增加達39%。注意力的藝術,其背後也是訓練傾聽的技巧,傾聽原比表達是回饋中更重要的心法。

回饋文化的3大角色:請求、接受、提供

我擔心剛拿到此書的人會不知道怎麼閱讀起,所以我先協助大家把本書前半部的脈絡建立起來。談論完建立正向回饋文化的3個步驟、3個原則、1個心法後,作者開始把這些拆解的元素展開到請求回饋者、接受回饋者、提供回饋3個角色中去應用,並舉了自身經驗與實際輔導案例來解析對話的技巧。這個部份我就不贅述,但我認為幾個方式都是相當實用的,例如:

1.請求回饋時的4個要點

  • 事先詢問:透過事先詢問確認對方的意願,也讓對方有時間思考答案。
  • 允許直言:請求回饋時,讓對方坦誠說出意見
  • 請對方注意你:請求對方注意你想要提升特定的能力或是表現。
  • 做出選擇:獲得有價值的回饋後,決定自己要如何採取下一步。

2.接受回饋時要聚焦在未來,思考如何成長與改進,而不是懲罰自己

  • 我在害怕什麼?究竟有多糟?
  • 哪一點我最不願意接受?
  • 我察覺到其中哪一點是真的?
  • 我認為哪些回饋是錯誤或偏見,因而拒絕接受?
  • 它對我的未來發展方向有什麼影響?
  • 現在我該往哪裡走?接下來的進展會怎麼樣?

3.提供回饋前的自我提問,確保自己已準備好:

  • 你了解自己的行事風格、觀點以及個性對所提供的方法有什麼影響嗎?
  • 你了解自己的意圖嗎?
  • 你是以定型心態還是成長心態參與對話?

回饋不僅是軟技能,更是領導力的核心

身為已有7年與人工作的面談經驗來看,我認為本書為領導力領域中的人性管理寫下相當實用的指南,舉了相當多的實例以及自創的技巧 (如連結:CONNECT),可以廣泛的運用在企業裡與人互動的場景。它不僅指引你在回饋過程中可以怎麼做,也同時告訴你在過程中如何傾聽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建立新的回饋行為。如果你想建立正向的組織文化,但不知道怎麼跟員工互動時,建議你可從面談著手,按照本書技巧擬訂計畫逐步練習。如果你不是主管或是與其氣憤主管不懂回饋,我也推薦你把本書當作職場工具書,換個心態主動出擊,當自己成長的領導者。別忘了只有先成為一個人、方能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



風格與時尚之外,看懂《Emily in Paris 》中 6 個跨文化工作的提示!


《艾蜜莉在巴黎 Emily in Paris》是近期Netfilx中討論度最熱烈的喜劇,已有許多文章分析劇中的時尚穿搭、異國風情、文案策略等,成功地創造出話題。主角 Emily 是從美國總公司外派至法國巴黎的行銷主管,因不黯當地語言及文化,甫到任時便碰了許多軟釘子。後來憑藉著同事與友人的協助,她才成功化解困難、逆勢操作並贏得客戶的信任。

然而,戲劇畢竟是戲劇。在真實生活中並不會樓下住著一個白馬王子幫你向水電工翻譯,然後他的女朋友又恰巧是你在異國認識的超級好友,又在四處冒犯人之下成交了許多重要客戶。相信許多一樣有外派經驗的台灣主管相當能夠體會,剛到達派駐地時,看到當地人工作方式時的滿天黑人問號,必須要花好幾個月磨合與適應才能讓工作上軌道些。跳脫出浪漫情懷,如果是以跨文化工作的角度來看《Emily in Paris 》,能夠給予我們什麼提示呢?

提示1:如果還不會當地語言,也至少學習如何打招呼。

要求剛外派就馬上要會說當地語言實在有點強人所難,然而學習打招呼是快速與當地人互動的方式。Emily初遇同事時,用英語說了「Hi. Hello」,但他很快地意識到自己在法國而轉換為法語「Bonjour!」即便自己因為不會法語而被主管數落一番,但也因為打招呼而跟同事開啟了額外的話題的機會。

觀察說話其他人說話方式也是相當重要的。例如Emily與同事的見面會議時,非常興奮的自我介紹對於其他人來說則是疑惑「為什麼你要這麼大聲說話?」。在某些國家中大聲說話除了表示不禮貌之外,也可能會讓人誤以為你有點生氣(尤其又是說著不同的語言)。

提示2:「時間就是金錢」? 別人跟你想的可能不一樣。

Emily第二天上班時8點30分就到公司,卻沒想到公司在10點半才上班,他在公司門口乾等了2個小時,直到同事來後才得以其門而入。更白眼的是她的主管在11點15分才拎著包包悠哉悠哉的來上班,心想沒做到什麼事情就準備吃午餐了!這對於從小被灌輸「時間就是金錢」的美式工作文化來說代表沒有「時間管理」的概念。

然而時間的概念是社會建構出來的,每個國家看待時間的定義不同,不彷換個角度,以「任務完成」為取向來評估一個人的工作成效。

提示3:工作看法不同-你為工作而活,但我為生活而工作!

我們已經很習慣將工作擺在生活、親情、友情的前面,而不自覺的要求別人也理應優先完成工作。當Emily下班時在戶外咖啡廳遇到Luc,兩人談起對工作的看法,便明白指出了兩個工作文化間的巨大差異。Luc表示同事們相當害怕Emily的到來,不是他個人性格的問題、或是他不會講法文。同事們對他有防備心是因為Emily代表的工作文化,可能會使大家破壞原本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而帶來壓力。

美國人「為工作而活」的想法是不懂平衡生活與工作,而法國人認為工作只是眾多生活安排的一部分,唯有好好生活才能感到快樂。若要全心投入工作,OMG!那真的是懲罰。看待工作方式的差異,是彼此需要調整及適應。

提示4:工作責任制? 不,下班後是我的人生

有些國家對於上班與下班界線劃分相當清楚。亦即上班上班,我會全心的投入工作。但下班後呢? 拜託不要跟我談論到工作有關的話題。下班後接電話、回信件的行為在台灣稀鬆平常,但在其他國家你可能發現5:00一到大家就閃光了。不要說下班後幾乎聯絡不到人,就算遇見了也不想談跟工作有關的事情。

在公司派對上,Emily好不容易遇到大客戶Antoine,馬上介紹自己過去行銷疫苗的經驗,暗示自己可以勝任這個職務。然而他的主管卻一頭霧水,試著想要打斷他,並趁機告訴他「在宴會上不談公事的」、「我們是在宴會不是開會」。其實若在其他地方遇到同事,可以趁機與對方聊聊家庭、興趣、愛好等,多了解他一點,建立良好的關係。

提示5:運用當地文化管理組織,而不是用你那套規定

為了整頓辦公室工作文化,Emily從美國公司發來了一份公司規定,要求法國公司的同事必須一併遵守,規定如:「你必須時常保持正面態度」、「必須守時」、「必須在大眾面前說好話」、「避免在辦公室發展戀情」、「記得我們是一個團隊」等。這在Emily眼中都是稀鬆平常的態度。但當同事拿到這份規定時,簡直氣炸的大叫「你是想摧毀我們法國人的靈魂吧!」彼時Emily還不清楚自己做了什麼事情......

這在外派工作中非常常見。外派主管常以總公司的思維與規定要求派駐國公司員工要遵守,卻沒有意識到規定並不一定符合當地文化。公司規定應當要因地制宜,修改成適合當地的版本,而非一味的一體適用。若是想建立起新的組織文化,那也必須清楚描述、花時間溝通、尋求共識,讓所有人都了解並遵守規定的內容,發揮「文化互補」的作用。尤其是Emily所在的法國公司還有主管,這等於是直接挑戰了對方的權威。你都挑戰對方了,如何期待別人協助你推行政策呢?

故主管給他一個相當基礎且實用的建議:「你應該多聽少說」。藉由觀察深入的了解異文化的意涵。

提示6:價值多元,千萬不要把你的價值觀當作標準

劇中Emily參加了廣告公司的拍攝場景,面對模特兒全裸上陣時越過大橋成為每個男人的幻想與慾望客體,用來象徵香水乘載性感的符號意義時,Emily指出這是男性凝視下的性別歧視、對女性的物化!!這舉動同時引來同事一陣白眼,心想「又在不懂裝懂了」。

相對於Emily直接提出評斷,Antoine相當好奇的想知道美國人的想法並向他解釋,在超現實主義的法國傳統下慾望如何賦予了模特兒權力。「慾望不代表不尊重,事實相反,是尊重的表現,是對女性的讚美。」

Emily把自己的擔心告訴Antoine,廣告的對象美國消費者,不在法國脈絡下的美國消費者可能會認為這廣告是性別歧視,引發政治不正確的觀感,於是他們採取了其他的行銷策略。

價值觀很多元、也沒有對錯。即便是我們認定的普世價值,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有其不同的詮釋或脈絡。如果我們能夠隨時保持開放、好奇的心態去面對,採取不批判、不評斷的姿態去了解新的文化,相信能夠互相激盪提出更創新的想法。

外派成功關鍵:提升你的文化敏感度!

台灣目前大多數公司外派前並沒有跨文化適應或是跨文化管理的課程,通常就是大概用「旅遊計畫」的方式快速掃一下當地的文化、景點、風俗,然後就把人丟過去了。這在日、韓公司的眼中,是非常不可意思的!! 相比較台幹一到派駐地後就馬上被期待投入工作有所產出,日商、韓商的主管在前三個月是要先密集學習當地的語言與文化,以利與當地員工溝通,就是為了避免像Emily發生的尷尬情事。

中美貿易戰下,全球供應鏈的重組讓更多台灣企業思考移出中國往東南亞經營,然而東南亞與華人文化差異甚大,若缺乏文化敏感度容易引發不必要的爭議!外派訣竅無他,唯有隨時抱持著好奇心在異地生活,尊重、了解當地文化,才能夠「帶人也帶心」,順利的完成跨國管理的任務!


本文同步登載於關鍵評論網:

《艾蜜莉在巴黎》的六個跨文化工作提示:時間就是金錢?別人想的可能跟你不一樣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2523



那些年印尼人教我的生活哲學 - Urip iku Urup

前陣子網路掀起「月薪25萬與月薪3萬的煩惱」討論,有人認為不管收入多少煩惱都是一樣多的,重點在於對於生活感恩知足的心態。有人則認為收入越高對於生活的選擇更多,比較下來可以不用煩惱開銷,當然比較快樂。

兩邊講的都有道理。然而不論收入多少,我們一定有追求的目的,這個是什麼呢?是完成自己的夢想、財富自由還是給家人更好的生活?生活有具體的目標與理想,才不會讓我們迷失在追逐之中金錢的累積中,迷失方向。

爪哇有句俗諺「Urip iku Urup」,印尼文是「hidup itu menyala」。Urip、hidup是生活、生命的意思;Urup、menyala指的是光、火,白話的翻譯就是「生命是光亮」。這意思是什麼呢?光及火都是為世界帶來改變的能量,光使我們得以看清世界多樣貌,並且在黑暗中感到安心、火則是為我們烹飪食物,去除細菌攝取營養,並且帶來溫暖。「已知用火」被認為是人類史中重大轉變的行為。

顧名思義「Urip iku Urup」衍伸為我們的生命必須帶給他人以及我們身邊的人助益,就像那凜冽冬夜中的火光,帶給人溫暖與希望。這有點像孟子所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互助精神。

相較於我們從小到大從獨尊考試的教育體制中所習得的競爭、比較,爪哇的生活哲學則是偏向群體主義的和諧與合作。生命的本質不是為了追求物質,而是實現幸福。當我們成為一個「善」的人,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而「善」行就是無私的幫助他人。透過我們為他人創造越多的助益,我們也就更加受益。故爪哇人也將此視為人性的基本指導。

疫情期間,我見證員工們待公司發完宗教津貼跟開齋節禮品後,募集大家的物資沿路去發放給需要的人。

不論月薪25萬或是月薪3萬,都可以實行「Urip iku Urup」的生活哲學。因為對他人的助益不是在於給的多或是給的少,而是在於「給予」這個行為本身,就表示我們在生活中實踐了「為他人好、互相幫助」的精神。當你設定成為自己的生活目標之一時,你就開始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不論是給予金錢、給予教導、給予鼓勵、給予讚美,他人都將因此變得更好。套句商業的用語,這也是「個人品牌的社會責任」。

希望不管月薪25萬或是月薪3萬的你,都可以牢牢的提醒自己。


Urip iku Urup 即生命如光亮般帶給別人助益


如果用「一句話」描述你團隊的使命,那會是什麼?

「人是尋求意義的動物」—柏拉圖

寫下結束長駐報告後,我放不下心的是我的團隊。畢竟經過兩年多來的團隊建立,已經是具有團體動力能量的團隊,業務績效獲得主管的肯定。他們如何在我離開之後,還能把股能量與團隊凝聚持續下去呢?我期待至少這個團隊是朝某個目標維持著的,儘管之後的領導者可能將能量導向別處。

我利用空檔的時間找員工做一對一的面談,開始做分離前的準備,讓他們有時間跟我道別。因為是工作,面談的內容主要是說說這兩年多來我對他們付出的感謝、他們的個性與在團隊扮演的角色、工作產出的回饋與成長,以及未來工作的方向,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他們未來能夠保有努力的使命是什麼。

即便平常透過例會、績效面談時談了許多各人資功能的價值、目標、任務,但最後一刻,有沒有一句話是可以把引導過程的對談收斂,代表著我們的使命,讓他們能夠容易記得的呢?

哈佛商業評論中《八大作法建立組織使命感》提到了建立組織使命的重要性,讓員工連結組織使命,使他們覺得自己工作有意義,進而激發出工作投入的行為。

「使命延續組織的員工,變得有順應力和主動性,不太需要主管掌控,因為他們知道組織目的,也了解它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你可以把這種明確的方向感,看成軍隊中的「指揮官意圖」。如果士兵知道並內化指揮官的策略目的,即使指揮官不在那裡,他們也可以執行任務。」

我期待,這句話能夠給他們明確的方向感,在我離開後,能夠內化成他們的想法,繼續朝這個目標邁進。

於是我思考著,

這段時間激勵我們一起努力的是什麼?

我想讓他們傳承的是什麼?

什麼是指引未來方向,可以繼續完成我們的任務?

「get respect from employee and from company 」

「我們要成為受員工尊重的人資、也受公司尊重的人資」

是我心裡浮現的想法,也是我們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

一句話收斂我們的使命,但為什麼是這句呢?

在印尼,員工是相當尊重人資單位(心酸)

不僅是員工在公司的職涯歷程中,人資從一開始的招募、訓練、薪酬到最後的離職負責管理員工。像是印尼落實履歷查核,如果在公司有懲處的紀錄、沒有人資出具的工作證明,都相當不利於往後找工作。再者,人資負責評估員工的整體狀況,如果要買房、買車的貸款,銀行或是合作社都會希望人資提供相關訊息證明員工的還款能力、還款穩定度。

然而,我說,如果因為我們訂定公司規定而得到員工表面尊重是不夠的。因為他轉過身後,心裡仍然記憶著那個不好的印象。我們不是要討人喜歡,但我們要得到的是員工心理的尊重。

⭕️員工是我們的顧客。

於是乎,如果員工遇到不懂的規定,我們不是叫他自己會去看公司手冊,而是了解他不懂的部分加以解釋,並且設想會不會這也是大部分員工的問題,是否需要製作說明公怖,以避免未來問題擴大。

員工如果有建議,我們去了解他們在工作中遇到什麼問題。在合理的範圍內,邀請單位一起來討論有沒有改善的空間,藉此提升員工的滿意程度。產能緊湊、大家壓力大的時候,我們爭取管理層支持來舉辦活動,讓大家可以舒緩一下緊張的壓力,順道凝聚部門的向心力。

然而,我們同時也要爭取公司的尊重。印尼團隊剛開始時缺乏跨部門溝通,所以主管只把人資當作附屬單位、幫不上忙的一個trouble maker,所以大家工作都很挫折無力。但後來主管常在會議召開前都指示「請人資一同與會」時,甚至想把人資拆出來成立部級時,表示開始重視人資的建議。「找人資」,短短一句話卻感受到單位在公司定位的轉變。

⭕️單位也是我們的顧客。

這不是因為,只要單位遇到難搞棘手的員工,都丟給人資處理的表面作為。而是員工真正與人資諮詢後,回到單位有表現提升的績效,得到主管的正向反饋。至於不適任的員工,我們平和的處理他的資遣或離職事宜,避免影響單位整體運作。同時我們也非常謹慎的擘畫公司的制度、即時修正制度缺失,讓員工人數在500人、1000人、1500人時都能夠使營運運作順遂。

⭕️公司更是我們的顧客。

人資應陪伴著公司成長,主動積極提出對策,總是比老闆多想一步。產能提升時,針對TOC工程快速反應,思考如何短時間補充人力、改善訓練節奏讓人員快速上崗貢獻產能。發生疫情時除了迅速設計防疫措施,也走入工廠查看員工有沒有佩戴口罩,關心身體健康情形如何,防止疫情破口。思考現有流程有沒有線上系統化的可行性,增加流程效率外把重心放在更有價值的地方。人資想要人家尊重,自己必須思考如何從日常開始贏得尊重。

當員工把「get respect from employee and from company 」掛在嘴上時,我想他們記住以後要做什麼了。

經營組織就像經營品牌:使命是行銷,也不是行銷

帶領團隊除了運用領導力達成任務外,也好像在經營品牌一樣,你的團隊就是組織的形象。透過一句話清楚的傳達出組織使命,讓我們找尋自己在公司中的定位。透過服務、行動、活動大聲的告訴所有人人資就是公司的夥伴,就是與其他單位的差異之處。過程中我們亦步亦趨,就想要達到這個目標。然而這不是在辦公桌前面寫文稿硬想出華麗字句的那種行銷。

即便使命會再定義或是依照不同的情境賦予其他的意義框架,也不是華麗的包裝。包裝是不會令人懷念的,包裝是包裝紙,拆了包裹以後就把他丟棄。重點是拆了包裝以後,裡面沉澱澱的內容物是什麼,才是令人期待。

1️⃣組織的使命是歷史的。

組織的使命就是一部部的組織史,分成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從組織一開始的誕生,到團隊力的凝聚,以及成熟期開始有了清晰的策略、計畫與行動後,苦盡甘來的結局。這是「以終為始」的想像:如果我們想要備受重視,那麼現在我們可以怎麼做呢?這時,組織的使命會深刻的在大家的記憶裡。儘管第一季已劇終,但這會是第二季的起點。

2️⃣組織的使命是真誠一致的。

新的主管可能為了解決組織的難題,而賦予了組織新的目標與文化。使命是緊緊與你的所做所為連結在一塊。主管就是組織的模範生。員工從每一次主管的決定、思考中去學習、觀察主管的價值與規範,進而認識這個使命是什麼?怎麼做?講求真誠一致、表裡如一,讓員工從組織宣稱的使命跟主管的行動中達到認知協調的狀態。如果主管在遇到員工問題時自己都顯得不耐,要怎麼教導我們尊重員工呢?

3️⃣組織的使命是體驗的。

組織使命落落長,到底最後誰能夠記得住?如果換了新的主管,又來了新的一套文化,久而久之,就變成國文課本裡佳文選讀的背誦:每一篇都是萬中之選,但背完、考完以後就忘了。使命就好像是主管慢慢的帶著員工去看到事物的另一個面向,指認出對於事物的新認識:原來、權威是尊重,關心也是尊重啊!從自身的體驗中與使命相互連結,感覺會常存在心。

使命不是過眼雲煙,使命是故事的主題

既然使命不是包裝紙,那使命也不會只是過眼雲煙。每個人為了完成使命時所付出的努力,都讓他們成為使命敘事的隆重片段。分離面談的過程中,我清楚的告訴他們,在他們現有哪項工作內容中,其實就是實踐著「get respect from employee and from company 」的一部分,而未來我們還可以做什麼,讓我們持續朝這個使命前進。

最重要的是,在整個團隊的努力之下,我們才有著今天的成果。換句話說,這句話不只是一句話,更是這個故事的主題,帶出了好多人一起努力的篇章。也許有人努力的多、有的人努力的少,那我們可不可以試著寫下他用力的那個部分?未來,大家互相的提醒,我們仍然必須朝這個方向跑去。使命不是主管個人史,是團隊編年史。

幫助團隊找到他們的故事,讓每個人都成為故事中的主角。當一個人離去後,故事仍會持續發展下去,未來遭遇種種的磨難與轉化後,每個人都將完成屬於他們自身的生命敘事,成為自己的英雄。

「人是尋求意義的動物」

不論你是領導著5個、10個還是100個人的主管,你留下來的使命會是什麼呢?

吸引外資,印尼推《綜合法案》恐為勞動法史上最大爭議修正 (二)


疫情肆虐下勞工的噤聲

2月12日佐科威政府正式向國會遞交草案,一直到今年7-8月才有比較大型的抗議活動。
原因為何?

主要印尼的確診人數一下子從個位數攀升到東南亞最高,印尼不得已下實施擴大社會限制(PSBB)的防疫措施,禁止大型集會活動、只允許特定企業申請繼續營運,其餘在家工作(WFH)。

消費者的行動受限、導致店家、商場關門,工廠也因沒有訂單需求暫時關廠。根據勞工部的統計,疫情流行導致350萬人在家待命(di rumahkan)或被解雇(PHK),民間預估實際上大於這個數字許多。

疫情對於企業的衝擊連勞工局(Disnaker)都嚇到,在這個時候只要公司持續聘請員工,不論狀態是合約或是正式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連市政府按照流程遞交的產業基本工資(UMSK)調整案,省政府都回函「請再商榷,否則後果自負」。(雖然最後仍屈從工會的壓力下於9月通過提案)

許多員工也都會看勢頭,好不容易能在疫情期間保住工作,在害怕失業的恐懼下,能夠維持現況,持續有一份收入就相當感激了。另一方面,大規模的集會無法保持身體距離(jaga jara)也很容易成為防疫破口。

工會的抗議行動並不像以往具有相當大的串聯與影響能力,雷聲大、雨點小。

印尼工人工會聯合會(KSPI)表示,如果將勞動相關規定從《綜合法案》中刪除,將會支持《綜合法案》通過。同時間,政府單位也表示,法案修訂時都有勞工團體代表的加入,願意將各界聲音列入問題清單中討論(DIM)。雙方都認為自己代表著一定基礎的勞工民意,但可想勞工的心情肯定五味雜陳,夾雜在疫情及法案之間。

疫情使得全世界經濟都低迷,印尼也連兩季GDP為負數。財政部長 Sri Mulyani Indrawati日前下調全年GDP預測 -1.7%至-0.6%,希望第四季經濟成長可趨於0,明年則維持4%-5%的預測。專業集團黨(Golkar)國會議員 Ace Hasan 就表示,當前有幾個國家因疫情經歷了經濟衰退,因此印尼必須採取的解決方案就是完成《綜合法案》,增加競爭力以及就業人數。這是佐科威政府通過《綜合法案》的好時機,他剛好可以藉此端出牛肉解決疫情下嚴重的失業問題,並讓民眾一同期待明年經濟快速從疫情中復甦過來。

印尼國會預計於10月8日將通過《綜合法案》

綜合法案草案與現行勞工法差異

工會擔心《綜合法案》對於勞動條件的惡化在於:

1.最低工資降低:

依據2015年第78號法規以及勞工法第89條,基本工資除了省基本工資(UMP)外,考量到生活水準(KHL)不同,各城市的工資委員會須訂定各市基本工資(UMK)以及產業基本工資(UMSK)。以西爪哇省的基本工資來說,最高的Kabupaten Karawang跟最低的Kota Banjar基本工資就差了250%、同城市內產業間最高跟最低的也有17%的差距。

未來最低工資標準將只訂定省基本工資(UMP)、勞力密集企業基本工資及中小型企業基本工資,回歸企業自行訂定公司內部的薪資政策。預期印尼整體的平均收入將下降。對於勞工來說,收入可能會跟不上物價水平與家庭花費,變得無法扶養家庭,或是促使雙薪家庭的出現,如此一來面對的則是家庭結構組成的變化。

2. 薪資調幅計算方式變更 :

站在考量生活水準的立場上,現行的調薪指數計算包含GDP跟通貨膨脹,然而在《綜合法案》中薪資調幅指數修改,不計算通貨膨脹指數,而是改採計經濟成長。

3.削減資遣費:

依據勞工法第161至167條,過去不論「解雇」或是「資遣」事由,公司都必須給付一定額度的資遣費。鉅額的資遣費也是各公司人力成本的痛點,導致許多公司走在灰色地帶不聘用正式員工。《綜合法案》取消了因違反公司規定受一定等級警告信(SP)被解雇的資遣費(Uang pesangon )給付,包括因公司所有權變更、公司虧損兩年破產等資遣事由也一併免除。此外也取消了員工死亡後,公司對於繼承人給付資遣費的義務。

資遣費計算的基準上,則取消了服務年資金(Uang penghargaan masa kerja)最高的計算上限,即服務24年公司必須給予相等10個月的月薪。也取消了權益補償金(Uang penggantian hak),該金額為15%的資遣費加上服務年資金外,還有回到原招聘地點移動、住房、特休未休等的補償。

4.外包工人解禁:

勞工法第64條及65條對於外包工人有嚴格的規定,只有非與生產相關,主要營業行為分開、具支援性質的工作崗位才能夠外包,例如:清潔、警衛保安、運輸、餐飲等。 《綜合法案》再擴大外包臨時工的適用範圍,包括兼職及全職工作,都可以更自由的使用外包勞工。

5.非典就業擴大

《綜合法案》恐令雇主給予勞工無限期的合約的空間。勞工法第59條有關特定時間工作協議(PKWT)也就是合約工作出規定,包括使用合約工的適用範圍以及合約的期限。可以使用合約工的工作類別包括一次性或暫時性、三年內可以完成、季節性工作、新產品或是尚在試驗階段的工作等規範。工作時間1次合約最長2年,且只能延長1次、期限為1年,總計2次3年的合約期。在合約工規範外的都必須是永久員工或是自動成為正式工。

然而《綜合法案》中並無相關的規定,公司可自行定義職務完成所需時間長短訂定合約期間,可能使公司內充斥著合約工,勞資之間的關係變得不對等。

支持者表示,現行勞工法規定3年的合約期不合理,因為勞工可能會還沒有完成工作任務,會再跟公司協議完成時間。放寬合約工的使用原則會更加靈活彈性,此外,合約結束時雇主也會給予員工補償,保障員工的福利:「放寬合約工不表示沒有人可以成為正式工。

《綜合法案》也為勞工拋出兩項利多,包括:

1.失業保障:

《綜合法案》內規劃了勞工失業保障(Jaminan kehilangan pekerjaan)。過去政府把失業的風險都轉嫁給公司,故要求公司需要給付高額的資遣費以維護勞工失業後的生活。

近年來印尼逐步完成了社會安全制度,凸顯了政府的作用,包括工作意外險(JKK)、死亡險(JKM)、老年保險(JHT)、健康保險(JamKes)、退休險(JP)。勞工失業保險(JKP)將納入社會安全制度的一環,其服務包括:失業一段期間的現金給付福利、職業介紹和職業安置,讓失業的勞工在失業期間仍然可以維持生活甚至透過職業培訓增進自己的工作技能。

2.年終獎金:

勞工法上對於薪資保障為12個月月薪加上1個月的宗教節日獎金(THR)總計13個月月薪。針對年終獎金(Bonus)並無法定,留待公司在公司規定(PP)或是集體工作協議(CLA)中自行訂定。然而在《綜合法案》中針對大型公司有年終獎金發放與計算的標準,希望利用年終獎金來彌補資遣費的削減。年終獎金的計算不是依據企業的營收決定,而是勞工在公司工作時間的長短,亦即年資決定。工作3年以下的年終獎金是1個月,年資3至6年是2個月,以此類推最高工作12年以上的勞工可獲得5個月的年終獎金。

印尼雇主協會(Apindo)代表則反對,認為政府應該律定哪種類型產業的員工可以獲得,因比起辦公室只有幾個人的貿易公司來說,勞力密集產業員工數相當高,若每年給予5個月的獎金將是相當大的支出。如果公司營運狀況不佳,可能會危及公司的財務狀況,變相導致公司裁員或是陷入非典就業的循環。

困難的抉擇抑或是社會的轉型

隨著《綜合法案》官方即將討論完成,工會也計畫採取更激進的行動。印尼工會聯合會(KSPI)就計劃於2020年10月6日至2020年10月8日發起連續三天的全國大罷工,將號召25個省、300個地區數千家公司約500萬名勞工參與。抗議地點除了獨立宮、雅加達國會、經濟協調部辦公室、勞工部辦公室等中央機關,也包含以及各地省政府、議會等,呼籲工會成員「停止生產活動、放下手邊工作、到指定點集合」

然而也有工會採取體制內遊說。全國工人工會聯合會(KSPN)就表示,由於疫情的關係將不會參與全國罷工,但透過研究、遊說與參與聽證會來監督法案是否符合勞工與會員們的期待。

疫情影響之下又受到失業威脅的雙重夾擊,勞工焦慮的是失去生活的控制感以及無安全感。企業此時也在夾縫中求生存,皆希望此時此刻能夠有穩定、支持的營運環境。

長期以來,缺乏周全思考、配套措施以及充分溝通的政府法令是無法落實施政以及取信於民的主因。如同時至今日,印尼各地仍然對於Covid-19病毒有諸多鄉間傳言,導致無法有效控制疫情。以這次《綜合法案》來說,許多勞工不清楚自己的權益會如何影響,也不知道政府會採取哪方面的措施予以保障。工會政治深入底層,反對方常會提供偏頗、扭曲的訊息。勞工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等而被搧動,轉而訴求街頭行動。依據過去經驗,處於貧窮情境下認為已無退路的民眾,常是街頭運動中激進的抗爭者。

印尼民眾太習慣非黑即白式的思考。政府應該加強宣導與教育,說明如何透過制度性的監察來確保企業能夠遵守勞動法令,使得《綜合法案》並非成為削減勞工權利的絆腳石。

對於企業的角度來說,過去所被詬病的是生產效率與薪資成長的不對等以及資遣費過度不合理。生產效率的提升有賴於國家提升教育水準以及加強職業教育,使企業聚焦於在職教育(OJT)提升工作技能,而非倚賴企業重新提供基礎教育,才能有助於人力資源素質的提升

現況已有社會安全體系保障經濟生活,可以確保員工發生意外事件、緊急危難、退休、失業時能夠維持最低生活安全。國家角色漸明確後,企業應退於市場,純粹回到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經營、利潤分享、人才吸引留任的角度去規劃各公司的人力資源政策

《綜合法案》或許是印尼經濟轉型的里程碑。但涉及的不僅是勞工或是企業、權貴的利益。當印尼確定加入全球製造供應鏈的一員的同時,也意味著社會轉型的壓力。這涉及長期以來的官僚體制、生活文化,甚至是人民思維的意識形態改變。絕不可趁疫情期間強渡關山,仍需不斷的與勞工團體對話、溝通以尋求共識。



前些日子與中產階級友人談到此次《綜合法案》的看法,他說:「我相信佐科威,因為他不只是站在企業或是勞工的立場,他是為印尼長遠做考量。」



吸引外資,印尼推《綜合法案》恐為勞動法史上最大爭議修正 (一)

外商投資印尼痛點:過高的勞動成本

印尼曾在1980年代由總統蘇哈托引領的「發展主義」下,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開放外資,使得外商企業開始進入印尼帶動印尼的經濟發展與繁榮景象。印尼新秩序下的產物No.13 2003年勞工法,被認為是擺脫過去社會主義式的意識形態,置換為新自由主義的觀點,開始引進如外包、合約工等制度,讓勞動力使用更加彈性,試圖在勞工以及企業之間尋找平衡點但是整體而言,多數企業仍認為印尼的勞工成本仍然相當高。


2005年駐印尼代表處就曾撰文, 印尼勞工問題阻礙外國人投資,主因是不友善的勞動法相較於鄰近國家常導致投資者付出額外的人力成本。由於缺乏行政效率及腐敗的官僚體制,雅加達政治權貴把社會保障、福利、經濟發展、訓練甚至是物價通膨的責任轉嫁到具有資金的公司身上,而並未思考如何解決民生等社會問題。另一方面,民主化時代、勞工運動泛政治化的情境下,印尼四大聯盟工會握有龐大的選票與談判力道,加上工會背景的勞工部長、國會議員走入體制,導致整體的政策偏向維護勞工權益


每年11、12月協商基本工資是工會運動的旺盛季節,工業區中常可見到勞工罷工場景。工會成員甚至會成群騎著機車呼嘯進工業區,要求公司員工不得工作、必須要加入罷工行列,聯盟工會的政治動員實力深入到各家公司首當其衝是早已在印尼設立製造廠許久的日本、韓國公司,甚至曾發生工會至大使館抗議的事件。居高不下的隱形成本讓有些公司不得已從工業區中撤資。2012-2013間西爪哇 karwang工業區就曾發生公司基本工資上漲60%情況。直到2015年政府立法固定調薪公式後,薪資調漲才開始具有統計數據基礎,勞資雙方的談判桌逐漸從工業區道路搬進最低工資委員會。


依據筆者統計2011年至2018年間35場大規模工會抗爭的訴求議題,就有9場附帶社會保障制度、燃油補貼、電價、物價等訴求,正當化要求企業上漲基本工資以因應最低生活水準,即政府無法解決的,反倒期待企業來解決。


與鄰近國家相較較高的勞動成本,使得印尼似乎不再吸引外資。如何改善投資環境的呼聲早行之有年。


中美貿易戰:印尼投資環境的總體檢

近年來,在素有「建設總統」佐科威的領導下,自2014年祭出一系列的經濟政策方案,包括提供經濟特區、設立投資協調委員會(BKPM)、投資優惠政策吸引外資並補強港口、機場、高速公路、鐵路等基礎建設,希望改善環境排除投資障礙。在中國的勞工成本漸高的情形下,許多公司早已南向尋找更便宜的替代。印尼因人口第4大國、東南亞的第一大經濟體,人口年齡中位數僅為29歲,潛在的勞動力優勢及龐大內需市場下連續9年GDP成長平均都是5%以上,投資印尼再度成為火熱話題。目前能夠在印尼立足的外商企業,早就適應勞動議題並有應對策略,即使付出較高的人力成本,但看到是其背後的內需及東協市場下還是繼續留在印尼深耕

例如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去年宣布投資15.5億美元,計畫在GIIC工業區設立製造廠、預計2021年正式投產,相關供應鏈預計為當地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對於佐科威來說,中美貿易戰不啻是第一次的投資者考試。有沒有辦法吸納出走中國的外資,就是對於投資環境的總體檢。許多公司將製造工廠遷出中國避免受影響,但即使印尼有潛在人口紅利及龐大市場,卻非投資者的第一選擇。2018年世界銀行報告指出,繁雜的法令及高成本的勞動力讓投資者趨之若鶩,移出的33家公司沒有人選在印尼落腳。全球生產供應鏈的遷移邏輯就是逐技術高、教育高、工資低之地而居。

有鑑於此,總統佐科威在其第二任總統之就職典禮上提及未來五年的任務之一,便是要簡化所有投資障礙的法令,頒布《創造就業綜合法案(RUU Cipta Kerja,簡稱綜合法案)。針對包括勞工法在內的79條影響投資的法律進行檢視與修訂。目標2045年要達成全球前5大經濟體、每月人均2700萬印尼盾、國內生產總值達7萬億美元的目標。

如果犧牲個人勞動條件來換取國家大量就業機會 你願意嗎?

2020年2月12日,政府向國會提交了綜合法案草案,原先預計100天內討論完畢,現在時程則延至9月底,並希望10月休會前批准。  

該法案目標如其名,便是鼓勵投資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促進國民經濟增長。說佐科威背後有凱恩斯的影子一點也不為過。佐科威欲透過國家介入來大規模吸引外資、增加公共建設來推升投資金額,讓就業人數可以增加,所得上升後再透過消費來維持生產。如同印尼中央統計局(BPS)指出,印尼每年勞動人數增加255萬人。為了增加就業機會,政府必須要刺激經濟成長,經濟每成長1%約可吸收30-35萬勞工,所以每年經濟成長至少必須超過6%。若要時要如此的經濟成長,那至少需要4800兆印尼盾的投資。

增加就業機會作為改善貧富差距解方是佐科威擔任第一任印尼總統以來的施政方針。

企業及雇主團體例如印尼雇主協會(Apindo)相當滿意綜合法案的草案,認為並非偏袒企業家,而是使20年來的勞動法令達到雙方的公平點,將使印尼再度繁榮。

工會與學生團體一致反對綜合法案草案,認為該法案明顯犧牲勞工權益、以勞動條件來換取就業機會。例如,無限制的定期契約及外包,將使大規模的勞動力轉為非典型雇用

即便目前勞工法對於外包制度與契約工晉用有嚴格的規定,但在勞動監察員不足情形下,依據中央統計局(BPS)指出,目前非典型就業的工人的比例達到7408萬,佔總工作人口的57%,開放後將造成更大量的非典型雇用。

印尼科學研究院(LIPI)研究員Pihri Buhaerah指出「綜合法案」的矛盾點:
第一,非正規就業將會降低家庭生活消費水準,況且收入占GDP成長的勞動份額比率仍低於40%。
第二,要求符合生活水準的基本工資是合理的,因為一個國家進入工業化階段時,對於工資的需求也會上升。
第三,降低工資可能會使消費力下降、導致企業生產產品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減少的負面循環。
第四,中大型企業的人事成本占淨利比11%,工資並非影響企業減少雇用的影響因素。  

四大工會聯盟之一印尼工人聯盟(KASBI)主席Nining表示,若通過綜合法案將會是世代相傳的負擔。未來一代的工人,進入職場後將面臨合約制的不確定性,在惡劣的勞動條件下被剝削,勞資關係也更加不對等法案背後也預示著未來貧富差距會加大,擁有良好教育水平出身的勞工擁有專業技能獲得保障,而無法進入良好教育的勞工將會持續處於不確定性的工作身分。

媒體創意產業工會會長Ikhsan甚至將綜合法案比擬成為荷蘭殖民時期的苦力法( Koeli Ordonantie),該法雖然宣稱將勞動規則法制化,但卻是為了讓種植園主得到保障且取得便宜的勞動力,等於是現代奴隸制。


【印尼宗教文化】齋戒月:一年中離神最近的時刻

# 什麼是齋戒月 

1、齋戒(Puasa)是伊斯蘭教的五門功課之一,傳說是穆罕默德接受神啟的時刻。齋戒會在伊斯蘭曆法的第9個月舉行,故此月又稱Ramadan。每年在齋戒月開始之前,印尼宗教部都會透過對於新月的觀察再次確認齋戒月正式開始的日期,並且布達給所有國民知悉。

2、根據「可蘭經」(Quran),齋戒月的戒律如下:
(1)每天從晨禮到日落期間,禁止飲食、性交等生理活動
(2)當天日落之後直至次日晨禮之前,可恢復正常作息
(3)晨禮時分、喚拜一起,便再度進入齋戒狀態

3、對於穆斯林來說,齋戒是自我管理、鍛鍊禁慾以及體會貧困、樂善佈施的時刻。

4、為了配合員工實踐齋戒,大部分的公司也會更改公司政策,例如:
(1)規劃特地的用餐區域給無法齋戒的員工用餐。
(2)中餐轉換成餐食津貼
(3)晚餐特別準備開齋甜點(kolak)
(4)提早下班讓員工可以準備回家開齋
(5)公司準備禮品(Pacel)贈送給員工

# 齋戒三次的生活 

1、假掰個性如我一聽到齋戒月是離神最接近的時刻,為了獲得啟示,在齋戒月時也跟著齋戒。受限於飲食的取得跟睡眠,我自用完早餐後開始齋戒至晚間5:47開齋不飲食以及不飲水,就算大熱天以及在工廠跑來跑去、開會口沫橫飛、四處拜訪大學也遵守這樣的自己制訂的「半套規定」

2、跟隨當地文化真的是建立關係的方便門。期間去拜訪印尼當地大學,談了一會兒對方突然發現忘記幫我倒茶而起身,我儘速揮了揮手說:謝謝你,可是我在齋戒。對方馬上透露出另一種親和眼神說:你是穆斯林嗎?我搖搖頭說,我只是遵守當地文化。同事好心關心我:因為你不常這樣,要不要吃個東西,不然肚子會疼哦?也被我固執婉拒。我想,出發點是為了尊重。

3、齋戒真是一個用以反省自身情緒狀態的時刻,過去我只要肚子餓就會生氣,然後中止手邊的工作去找食物。不過當我的進食受制後,我必須要去思考怎麼過剛剛好的生活,而非無止盡的往前衝,然後在從食物中取得熱量的補充。期間,不論生活、工作或是吵架,都必須不斷的去覺察、評估自己的狀態採取對等的回應

回到自身的狀態去決策,停、看、聽自己所有的對外所求、自己的自動化行為其實都只是習慣性。吃了不需要吃的、喝了不應該喝的,這些都在身體靜靜的養息狀態中清楚浮現。

這是一種理性與感性、內在與外在、所有二元性的矛盾對峙。或者是其本身與本身的對峙。穆斯林用一個月白天的時間讓自己暴露在如此的狀態下,多一分遠離日常的思考、近一分與信仰接近的機會。

4、這一個月的時間如同齋戒般純淨(fitri)

5、開齋節(Lebaran)加上共同休假日(cuti bersama)形成十多天的連假,也是許多在外工作的員工一年一度回家的日子,為了祝賀員工返鄉(Mudik),每個人還包了一包綠包。

6、第三年的齋戒也習慣多了。也無怪忽第一年遇到齋戒月時,很擔心的叫工安跟醫護室要準備應對員工中暑的情形,員工一臉笑笑的說「安啦」。印尼人從小到大也齋戒習慣了,一天下來體力活也沒少做到!第三年齋戒,一整天沒吃飲食也不再像之前一樣覺得頭暈腦脹!

#「buka bersama 」一起開齋

1.印尼齋戒月(fasting month)除了是重要的宗教節日外,也是社交連結的日子。通常穆斯林會在上午晨禮後約4:25開始禁食(puasa),一直到晚上5:46左右昏禮祈禱聲下後才能能恢復進食,稱之為開齋(buka puasa)。對穆斯林來說,開齋是一件隆重的事情,除了在清真寺外,便會邀請親朋好友一起開齋(buka bersama)或四處拜訪朋友。

2.課裡今天也邀請所有的員工一起開齋,謝謝小朋友們的努力,特地挑了印尼當地的美食料理餐廳。這樣一餐也不便宜,大約台幣二千多,不過就大家吃吃喝喝開心一下,吃著一些只有豆芽菜跟飯其他我不認識的料理。不要小看這家,四處好吃的餐廳在齋戒月可是都爆滿,沒訂還吃不到勒。

3.第一次在外面開齋,有趣的是,餐廳已經把所有的菜都上好了,大夥則是在旁聊天,都沒有人敢動飯菜一下(我差點飯給他盛下去)等到祈禱聲一下,大家則在歡呼後開始吃飯哩!我也一整天沒飲食了。


 RAMADAN KAREEM 的意思是 齋月吉慶



探索印尼文化中的伊斯蘭愛情觀:從電影、文學到婚姻價值觀

換了語言的愛情,仍然撲朔迷離
記2019年的相遇

#印尼式的浪漫

由於對於未來不確定的徬徨,我們暫止了每天的習慣。當我還任性的狐疑宗教上的差異只不過是儀式、信仰或名稱的不同,我可以從資料去拼湊理解時,T傳了這段影片給我。對她來說,對方可以帶領禱告(lmam)是浪漫的嚮往。對於感情的內在需求不同,好像不能只依賴西方愛情文化去理解。這一刻,我好像覺得沒有這麼了解印尼、也沒有這麼瞭解她,也終於知道有一天一定會分開的意思可能擔心的是什麼。

「如果我們想念對方就為對方禱告」

是我們最後的共識

#「jika kita tak pernah jatuh cinta」

即便印尼已是世俗國家,但許多印尼穆斯林仍然遵守著「可蘭經」所引導的修身方式。連一起喝個咖啡也不忘要按時solat。但宗教的無上命令早已悄悄的被新世代的享樂主義敲著門,尤其在與西方與爪哇的文化匯流處雅加達尤其如此。在雅加達,平時帶著頭巾、休閒時穿著短褲小洋裝的女性已跳脫出人們對於穆斯林的想像。更不要說酒吧裡大家有默契的以酒杯與舞蹈作為彼此的語言。

自從T對我拋出了穆斯林浪漫後,我實在很好奇宗教-婚姻-愛情三位一體的穆斯林要怎麼去詮釋這浪漫愛潮流的愛情面貌。怎麼使人在被高濃度的多巴胺投注下,還可以保持著高度的精神依歸。為了這搞不懂的問題疑惑了許久。因此我深入了解印尼文化中伊斯蘭愛情觀。探索現代電影、愛情文學,以及婚姻背後的宗教價值

#現代印尼愛情電影

我真是閒著,為了釋疑找了兩部印尼現代電影「ayat ayat cinta 2」跟「assalamualaikum beijing」。發現電影中高度一致的呈現出新世代印尼女子在追尋浪漫愛情時,仍不忘依循可蘭經中的引導的價值觀。這不僅是浪漫的故事,更是信仰的寓言。

第一部電影的男主角本身是大學教授,對於伊斯蘭教的經典倒背如流,在歐洲社會中捍衛著伊斯蘭教以愛為出發點的教義。自然而然或得許多女性的崇拜和喜愛。第二部電影的男主角雖是中國人,後來得到了伊斯蘭教的啟示後犧牲皈依,與女主角共組家庭。只有成為穆斯林的男性能夠引導穆斯林前往天堂,這是異教徒所無法達到的善業。

第一部電影的女主角年輕貌美,原以為是浪漫結局,卻沒料到在生產時不幸難產去世,最後仍在神的祝福生下兒子,由丈夫的第一任妻子共同扶養。第二部女主角則在罹患罕見疾病時也有了生育。對於伊斯蘭文化愛情觀來說,結合好似不是享受兩個人的生活或溫暖的開始,而是背負著著傳宗接代的使命。印尼伊斯蘭文化愛情觀中女性在這裡被刻畫成一個偉大的犧牲者,突破了重重生理上的困難而完成了偉大的任務,承擔家庭重擔。

#伊斯蘭愛情文學與可蘭經的連結

帶著這兩部電影的疑惑與好奇下,偶然間在書局發現一本暢銷的愛情文學「jika kita tak pernah jatuh cinta」:如果我們不曾墜入愛河,怎麼學習人生道理呢。印尼人要怎麼來詮釋墜入愛河這件事情呢?

相較於西方愛情文學以親密關係的經營來指導大眾要怎麼與對方溝通、同時審視自身的議題來維持純粹關係的經營。印尼愛情文學則以平易近人的例子輔以「可蘭經」來提供解方。這並不是說印尼伊斯蘭文化愛情觀不注重無條件接納對方、溝通、妥協、信任、支持、善待,而是比起親密關係的「現世享樂」,一神論著重的可能是婚姻的「後世試煉」。

也因此,當作者在對於墜入情網的苦男女釋疑時,例如:家暴、一夜情、約會的目的、心碎、離婚的難題時,最終會引導至可蘭經來告訴苦男女,這是一種試煉,並提醒著他們要通過試煉,不要背叛宗教教條。

又如,在心碎時強調愛自己的作用,除了讓自己變得更好以外,變得更好的這件事情不是「找到自我」或是增添生活的經驗、活在當下,而是讓自己變得更好、勤做善功、愛自己,不假外求、進而得到至仁至慈的真主之愛。

「人們經常尋求那些無常人們的愛,然而,你期待的愛是來自於永恆的上帝」(p.23)

看待事情不只有一種方式,就如同痛苦也不會只有一帖良藥

#緣分(Jodoh)在印尼婚姻觀中的作用

緣分:印尼文為JODOH 

在婚姻與愛情觀念與伊斯蘭教結合的印尼文化中,緣分帶有命定論的意味。

1.宗教與愛情:上帝決定人們的靈魂伴侶,但人們必須嘗試彼此相處,才知道是否為彼此的靈魂伴侶。也由於相信緣分由上帝決定,所以獨處的人不害怕孤單,而是讓自己變好等待上帝的安排。

「壞女人與壞男人匹配,壞男人也與壞女人匹配。好女人與好男人匹配,相對的好男人也屬於好女人。」(An Nur:26)

2.宗教與婚姻:伊斯蘭教不允許跟不同宗教結婚,但如果婚後改信伊斯蘭教則沒有問題。伊斯蘭教認為約會是罪惡,結婚才是上帝給予人的獎賞。

3.愛情與婚姻:如果結婚的話表示彼此擁有緣分,如果沒有結婚的話則沒有緣分。ber(有)jodoh(緣分)在印尼文中就是結婚的意思。為了避免尚未互相認識就結婚,伊斯蘭教發展出約會概念:ta’aruf,旨在彼此了解。真正肢體接觸的約會是在婚後才進行。


也是這次的際遇,我透過了通過印尼電影、文學和宗教,窺探了伊斯蘭愛情觀的不同面向。愛情對於他們來說,這不僅是一場追求愛情的冒險,更是對信仰的堅守。印尼文化中,愛情和宗教的糅合呈現出獨特的美妙。

科班非科班對人資職涯發展影響?

我的團隊背景多元,成員們各自發揮彼此的優勢,共同發展公司人力資源策略


前幾天人資小週末群組討論到「人資科班對職涯發展有絕對影響?」的主題。我自己是非人資科班出身的人資工作者,目前帶人資團隊的經驗也將近三年,分享一下我從非科班的角度對人資團隊組成、背景跟發展的想法。

因為我的出身與刻意操作,所以我的團隊成員背景非常的多元,12名團隊中有4位商管、4位心理、2位法律、1位英文、1位高中畢業(翻譯)。這些員工會被錄取的基本要素都是曾經從事過人力資源工作,可能是公司、顧問業或是訓練公司工作的經驗,並且過去經驗符合現在團隊的發展需求或技能所缺。

大家一定非常好奇,這些員工中哪一個科系在工作表現的最好?說實話,每個科系出身的都有其優勢跟侷限:

✅商管背景優勢:對於人力資源的選、育、用、留已經有基本的認識、並且對營運管理具有商業概念,可以迅速的進入工作狀態。
✅心理背景優勢:對於應徵者的性格、員工工作投入情形能夠可細微的觀察及分析,對於員工能力的成長也可以明確地辨識與確認。
✅法律背景優勢:在於對於相關勞動法令的熟稔,思考問題時具有邏輯思考。因為法律底,遇到新的法令公布都能夠快速拆解評估適用。
✅英文背景優勢:接觸新知識的速度跟管道都較快。可以與台灣籍主管溝通精確,對應國外稽核老師時也不會怯場。
✅翻譯背景的優勢:我可以很快的教她東西,目前讓她負責績效考核管理,她都有辦法做簡單的年度績效分析了。

後來,我提拔了法律背景的擔任Leader,但同時今年也讓商管、英文背景的1名員工去上HR認證的訓練。往往做事成果會讓我感到驚艷、總是比我指示的任務多做一點則是心理背景的HR。

所以應該看的出來,接下來我的團隊發展將會側重ER&IR以對應未來員工數增加的工會問題,若通過HR認證的員工,代表他們對於HR的基礎職能合格,我則會讓他們進一步去學習做制度的規畫。

回到主題,如果是以主管的角度來看這個議題,其實基本的行政工作我都已經有做好SOP了。不論是不是本科班出身的,只要按照SOP或是訓練就能夠完成基本的工作要求。差別在於我在團隊發展上的策略走向與現有員工職能的盤點。接著在面試時去尋找某種特性的員工,並評估求職者潛力優勢值不值得付出我教育成本。

進一步的說,不論是否科班出身,如果履歷有相關的經驗,會讓我更容易評估應徵者所具備的優勢為何如果沒有相關經驗,必須要能夠在履歷上清楚展現在過往工作經驗的特色、優勢,來切合該工作的要求職能。比起工作能不能快速上手、事情有沒有人做,我更在意以「長期主義」角度來看,對我的團隊中有沒有發展的助益。我是重視組織發展平衡的人,所以我會避免只專精於某個取向,確保自己有不同的武器可以使用,去解決多元性的問題,並且透過知識分享來提升團隊整體的水平。

曾經有在印尼德勤待過的HR來應徵招募職缺,能力非常優秀且應對得宜,但考量她性格太偏向獨立作業,沒有辦法符合我對水平溝通的要求,所以後來並沒有錄用。我也曾經錄用過資訊背景的應徵者來協助導入系統,但他一直沒有辦法融入團體的氛圍,很可惜的後來選擇離職。

講完了我以主管的角度來看待非科班這件事情,我會給應徵者三點建議:

1️⃣找到你的優勢、天賦並思考如何與工作結合

我曾經跟法律系、具有印尼律師協會考試認證的ER&IR員工聊天,問到為什麼想來當人資不去當律師?他說到:「我覺得很奇怪,每次我跟人聊天的時候,他們都會願意跟我多說一點,把別人不知道的內心話告訴我,後來我發現我蠻適合這工作。」後來的確他在員工關係的處理都蠻順利,即便是法律系出身仍然願意去感性的傾聽,透過面談挖掘單位的潛的問題。

另外一個是我自己切身的例子。由於我們不放心印尼籍員工,所以員工算完薪資後我們都會再驗算一次,避免計算錯誤或是在誰的薪資後面多加了好幾個零。因為還沒有導入系統,所以全部的工作都必須在Excel上作業。我前輩是資料處理背景出身,所以Excel表的公式是他寫出來,方便驗算核對。但因為人實在太多,月底跟月初都必須要花很多時間在上面。

交接給我後,我自己的Execl沒有這麼純熟,但我擅長用ECRS設計流程,所以重新設計了薪資核算流程、規定員工請假手續。過去500多人的薪資他必須等到6號才有辦法送呈核,但現在1000人的薪資我可以在4號就送呈核,8號遇到假日提早發薪都沒問題。

所以我認為,不論是科班\非科班,都必須了解自己的優勢、天賦,甚至回顧、拆解過往的工作經驗歸納出以培養的技能,思考對於現有工作價值的提升在哪裡? 這點才是面試主管對你感興趣、想給你機會面試的原因。

2️⃣出發要有個方向,你想要成為怎樣的人資工作者,或是成為什麼樣的人?

曾經有工務部經理在會議上提到,自己單位人力訓練不易,大概要3年才能把所有機台的維修技能上手。如果他的人來學人資,大概3個月就會了。那時候我也很不客氣的在會議回應,雖然人資所需的技術門檻不比機械維修來的長,但3個月來只會人事行政工作,絕對沒有辦法做到人力資源管理,甚至是策略夥伴的等級。

過去在面試人資的時候,大概20個人我才會遇到1-2個心儀的面試著。原因是,很多人工作經驗2-3年,履歷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大推工作項目,但實際上問起來只是執行行政工作,績效也只是每月負責幾個人面試、辦幾場教育訓練等。所以遇到這樣寫的,我都會故意問情境題,像是「如果用人主管跟HR的意見不一樣,像是HR測驗沒有通過主管硬是要錄取,你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員工與主管發生爭執,當下非常生氣決定要離職,你會怎麼確保他繳回公司的所有財產?」

這些都是在人資工作時實際上會碰到的情形,但都沒有寫在SOP裡面,也不是從每個月的績效產出可以看出來的貢獻度。從面試者的回答中我可以析出這個人的文化價值觀、解決問題的能力跟思維模式,是否符合我所想要的職能。

也因為不單單只是機械式的追隨SOP,所以我會好奇,是怎樣的一個機緣,讓非科班/科班的你想要從事這份工作?所以當你找到自己的優勢可以結合這份工作時,也必須要花時間問問自己從事人資工作的願景、職涯的規劃是什麼我認為保持的什麼樣的價值轉換工作,會影響你接下來在這份工作的發展。這個意義核心是你內在的驅動力,讓你未來在面對挑戰時能夠堅持,完成你的職涯敘事。當你知道要往哪裡走的時候,我們才會知道可以一起走的多遠,可以一起完成什麼任務。

3️⃣知識的學習、統整、延伸,是職涯不變的基本道理

我自己覺得轉職的問題不大,而是你願意花多少心力去學習一份新的專業?說實話,別人至少花了4年的時間學習這項專業,如果你想要短時間時間把他學完,那麼就必須要有一套學習策略跟時間安排。

其實我自己轉職過兩次。第一次,我是社會學出身並非純社工背景,花了一年時間快速累積經驗跟唸書考取社工師證照,假日則花時間在上治療或輔導的工作坊。第二次,轉職到人力資源領域,也透過外派的機會在短時間補完人力資源制度的架構。為了學習只能犧牲了許多陪伴家人、朋友的時間,這些心力花的不比重新念一個學位來的少。

現在知識的更迭相當快,所有的知識內容在Google上也都可以查到。像是勞動相關法規在網路都可以找到、甚至連勞資糾紛的解法、涵攝哪個法條也有知識工作者分享。人力資源的制度設計在眾多微信乾貨的討論下也不是什麼秘密,BAT(中國三大互聯網公司)的制度設計也都透明公開。但難道套入BAT的公司制度就會變成BAT?

當然不是,真正重要的是了解大公司制度設計背後的情境、原理原則,擷取可以應用的部分使用,同時了解目前公司的現狀。所以知識已經不只是「會不會」的問題,了解怎麼去運用才是一個「會」的知識。

進一步的說,就人力資源來說,運用到的知識範圍非常廣泛。若上面舉例至少就涵蓋了商管、心理及法律。不論是科班\非科班,都已經沒有什麼科系可以讓你在職涯上一路打到底。如果認為自己有科班優勢,可能兩三年後,非科班出身的人已經追趕上來。我認為珍貴的是如何以你所承襲的學科思維作為基底,再去延伸相關的知識去架構出你的專業知識圖譜。

⭕️若上述兩點你都已自我釐清、準備就緒後,我相信你又是一個具有主動學習、對於自我成長負責任的人,別人實在沒有不給你機會的道理。

《Semes7a》Netflix慶祝印尼國慶日上映的氣候變遷紀錄片


Netflix為了慶祝印尼獨立紀念日,於8月17日上檔幾部印尼優質電影,其中一部是歐盟與印尼環境與林業部合作的紀錄片 《Semes7a》(中譯:信仰之島)。歐盟為了支持印尼對氣候變遷應對的技術協助,提供了650萬歐元的經費,希望能夠增加當地參與國家策略的能力,以其能夠減少因森林砍伐及森林退化造成的碳排放 (REDD +)。而本紀錄片希望透過流行文化的方式,讓大眾可以瞭解氣候變遷的這個複雜議題。

由於印尼幅原廣闊,接納各種宗教與文化的多樣性,天生就是個善於說故事的國家。如同印尼國徽上的異中求同,不同的宗教與文化的故事都告訴我們同一個道理:善待彼此、善待自然。本片訪問了印尼7個地區的7個人,透過這7個故事記錄了他們結合信仰、文化與自然永續的觀念,對於防止氣候變遷做出的努力。這7個故事分別是:

1.峇厘島(Bali)印度教的Nyepi寧靜日 :每年一度的寧靜日甚至連機場都關閉,即便一日卻減少了對峇厘島的碳排放。

2.加里曼丹(Kalimantan)泛靈信仰的禁忌:透過祖先傳承下來的習慣,對於森林保護的重要性

3.東努沙登加拉(East Nusa Tenggara)天主教的神父:帶領居民建立小型水力發電廠,減少發電機的污染。

4.西巴布亞(Papua Barat)基督教會婦女團體的領袖:透過Sasi的當地智慧封閉區域6個月,保持漁場永續與避免過度捕撈。

5.亞齊(Aceh)伊斯蘭教伊瑪目 (Imam)解讀伊斯蘭經典:提醒居民野象入侵是森林破壞的警訊,必須減少森林砍伐。

6.日惹(Yogyakarta)伊斯蘭教義Thayyib的實踐者:建立工作坊,透過永續耕種的方式與自然重新建立聯繫、保持地球的平衡。

7.雅加達(Jakarta )的城市農民:最後攝影機把畫面帶到車水馬龍、開發過度的Jakarta。主角在Jakarta郊區一塊原本作為焚燒垃圾的土地建立有機蔬菜園,倡議與教導都市農業,希望把城市的土地變成綠色地景。

紀錄片有趣的地方是越爆雷越吸引人阿!因為精華不是劇情而是受採訪的人、環境與故事。如果台灣的Netflix可以搜尋到此部紀錄片,邀請你用不同於《不願面對的真相》的視角,來關心環境保護與氣候變遷的議題。

書摘《教練:價值兆元的管理課》-人性管理中的正面價值


「在矽谷,「很人性」化這種特質並不常見」

「像Schmidt這樣的人士,怎麼會需要情感上的支持?」 
「居高為者也是人,也需要別人的肯定,需要知道有人覺得他們做得很好」

-《教練:價值兆元的管理課》
是什麼課程居然價值兆元?這本書作者居然是Google的高管Eric Schmidt、Jonathan Rosenberg、Alan Eagle等人!!這是我看到此書的第一個疑惑。

若常閱讀有關領導的文章,對「教練」(coach)兩字絕不陌生,John Whitemore《高績效教練》中的GROW模式等於教練領域的聖經。然而真正有資格被稱作「教練」的,非Bill Campbell莫屬。他是谷歌創辦人Larry Page、Sergey Brin、臉書創辦人Mark Zuckerberg、Amzon創辦人Bezos、臉書營運長Sandberg、蘋果前執行長Steve Jobs等人的「教練」,甚至是影響整個矽科技圈的重要人物。這幾間公司市值加起來逾3.5兆美元,但若非Bill的指導與培養,他們可能無法達成今日成就。本書為了紀念及傳承Bill的影響力,訪談了多位其曾指導的矽谷人士,試圖理出Bill的管理原則。

這位被稱為「矽谷背後的男人」,本身不是撰寫程式碼的工程師出身。四十歲以前他是美式足球隊的教練。三十九歲才正式踏入商場的他從業務開始歷練起,後來加入蘋果擔任銷售副總。離開蘋果後擔任新創公司Go Corporation的執行長。1994年被AT&T收購後轉任財捷軟體的執行長。Jobs回任蘋果執行長時,感念Bill當時的支持,於1997年延攬Bill加入董事會。2000年自財捷離職後加入著名的創投公司KPCB擔任旗下投資公司的教練,開始了他與這些矽谷非凡人士的不解之緣的不解之緣。

Bill Campbell到底有什麼能力可以成功的成為矽谷巨獸的教練?

領導是所有管理者最想學習也最難學的一門學問。擔任人資後,發覺培養與尋找領導潛力的關鍵人才在企業中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企業投入了許多訓練成本,希望未來升遷的主管能夠擁有領導的職能,寄望未來能夠領導團隊達到公司目標。然而,領導絕非一蹴可幾或是上幾堂傳奇講師的課程就可以習得。若沒有在帶領團隊的過程中幾番跌跌撞撞、碰得一頭灰,別說學會領導。關於領導,我自己起初在印尼也是折騰了好幾個夜晚苦思。

我自己領導力的養成,可從社工時期憶起。與所有心理工作者都有相同的焦慮,過去擔任社工師時我不斷尋找自己的專業定位與輔導工具,所以只要有各個學派的工作坊就去上,希望能夠找到一套對於個案最有助益的方法。經過幾年的自我探詢,我在Irvin Yalom的人本主義與 Satir的家族治療中找到依歸,不再執著於學習多特殊的技巧,而是專注把自身練成輔導中介,帶給個案支持、同理、安全的氛圍。Yalom所說「病人多年後回顧治療的經驗時,會記得什麼?不是洞察力,也不是治療師的詮釋,他們記得的多半是治療師所說的正向支持的話。」這段話我一直放在心裡。

四年下來,我早就磨練了一身如何引導個案挑戰困境、解決問題、職涯發展與尋找人生目標的能力,也把整個機構維持在正向的團體動力上。於是乎在印尼擔任主管時,我則挪移了帶個案與團體的方式來建立自己的團隊。

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又產生了自我懷疑,從沒有上過「正宗」管理課程、Soft-skill的我,做的行為到底算不算「領導」?、領導方式是否「正確」?直到閱讀許多領導書籍後,我才慢慢的肯定自己「人本管理」算是領導的某個取向、或某個支派。

如同Bill並不是先成唯一個成功的美式足球教練,才到矽谷成為幫助新創巨獸成長的教練。相反的,由於他不具備冷酷無情的球場強硬性格在球場上並沒有獲得太多勝利,但這樣的慈悲寬容卻造就他在商業領域的成功。Bill的教練就是從尊重、信任、關係、關懷這幾個人性去展開領導方法的實踐。

《教練:價值兆元的管理課》一書中歸納出了Bill的32項教練之道。但如同Yalom所說,這些教練之道並非Bill用了什麼模式或是說了什麼來解惑,而是在個人及團隊的層面上Bill不斷帶給他們正向及支持的感受,並希望他們能夠把相同的感受散播出去(這也是本書出版的原因)。


我隨身從書中摘錄幾段,讓大家感受一下Bill的魔力。

1.頭銜使你成為管理者,部屬使你成為領導人

  • 你無法要求別人尊敬你,你得讓他們心悅誠服。謙遜、無私,讓人感受到你關心公司,也關心員工。唯有你是真的關心,別人才會在乎你懂多少
  • 人才是公司的成功基礎。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協助部屬以更有效的方式完成工作,並從過程中有所成長
  • 你晚上會為了什麼是睡不著?」高階主管常被問到這個問題。比爾的答案永遠一樣:他關心自己帶領的人幸不幸福、成不成功
  • 首先,你要給予他們必要的支持,讓他們拿出最好的表現。然後引導他們,而非直接和他們起衝突。讓他們展現才華、儘可能減少不受空的脫序程序,就可帶來極大成效
  • 當公司裁員或解雇人的時候,管理者要讓人有尊嚴的離開。善待與尊重他們,在支付資遣費的時候要慷慨大方些,並向團對發一封內部公開信,感謝他們過去所做的貢獻

2.信任是所有關係的基石

  • 比爾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營造出信任感,這是他的天賦。他有辦法與人建立融洽的關係,令你感到安心,感覺受到保護。營造信任感,是好教練的必要條件
  • 最佳團隊擁有最強的心理安全感,而安全感源於成員之間的信任
  • 把助益力放在面前的人,仔細聆聽,接著才開始討論,要達到真正有效的溝通,專注、聆聽、對話,是有先後順序的
  • 比爾總是能把勇氣傳遞給我,而我也總是會因此受到鼓舞。我從比爾身上學到一點:要做一個給予別人能量的人,而不是一直消耗別人的人
  • 重點不是比爾給了我什麼建議、告訴過我哪些洞見,而是他給我的深刻感受。我感覺到的,永遠多過於我聽到的話語

3.優質團隊會戰勝一切

  • 不管遇到什麼問題,他的第一反應永遠事先從團隊著手,而不是急著去解決問題本身。換句話說,比爾關注的是團隊的動力,而不是試圖解決團隊遇到的特定挑戰,因為那是團隊該做的事。他認為團隊會戰勝一切
  • 比爾要找的人才,必須具備四個特質:第一,必須聰明,不一定是學業成績好,而是能夠在不同領域快速學習並展開工作,同時在該領域建立人脈,比爾把它稱為「延伸類推」(far analogies)的能力;第二,必須努力工作;第三,必須正直可靠;第四,必須具備一個很難被定義的特質︰恆毅力,亦即在被擊倒後,有熱情與毅力站起來再次衝鋒陷陣的能力。
  • 不論是誰都有不足之處,重要的是瞭解每一個人,找出他們各自的擅長,好好研究如何協助每個人和團隊裡的其他人合作
  • 不論是在商場或體育界,如果一個人不在意功勞落到誰頭上,那他更有可能達成超凡的成就

4.社群的力量

  • 比爾之所以能夠擁抱人、說粗話,卻不被人討厭,是因為他所有行為都源自於他的真心,都是出自他對人的愛
  • 他從來不會在工作中刻意去除他的人情味。他也把每個人都當成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有專業的一面、私下的一面、家庭的一面、情緒的一面,是全部面向加起來一個完整的人
  • 團隊裡的每個成為都是一個完整的人,當職場與人性之間的隔閡被打破,大家用愛去擁抱另一個完整的人,團隊就會變得更強大。
  • 善待身邊的人,是人生最有價值的投資
  • 當我們把領導公司的能力現縮到只剩營運能力時,將扼殺了領導力中另一項非常重要的元素:願景。很多時候,引進營運人才可能可以把公司管理得很好,但公司會失去核心與靈魂,也就是推動公司向前發展的願景
管理與領導技巧固然重要,這都是工作技能的一部份。然而真正的教練與頭銜無關。你可以是自己的教練、也可以是同事的教練、朋友的教練。但謹記這些管理叢書的原則是人實踐出來的,而非唯一參照準則。真正重要的是在異化的職場中,不論遭受到多少的批判、掙扎、落在何種困境,你都能在自我對話中保有自己、練習先回到「人性」,再看到管理。或許在給予-接受的雙向回饋中,真正受益的是自我成長。

如果你也認同人性管理的重要性,那很推薦這本書,細細品嚐人性管理的魔力。

「在你成為領導者之,成功只與你自己的成長有關。當你成為領導者以後,成功都與別人的成長有關。這就是賦能。」——馬雲

這篇讓我想起擔任社工師時期的督導 蘇益志,不僅將家族治療的理念傳遞給我們、具體實踐在個別、團體督導上,本身就是一位具有強大心理能量的人,是影響我生命的教練之一。

【印尼宗教文化】宰牛宰羊非關暴力!印尼宰牲節(Idul Adha)的奉獻、互助與慈善精神

今天是印尼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慶之一:宰牲節(另外兩個是穆罕默德誕辰及開齋節)你一定聽過宰牲節全球穆斯林歡慶,然後殺了幾千隻牛羊慶祝之類的新聞。但你知道什麼是宰牲節嗎?

宰牲節又稱古爾邦節,相傳是伊斯蘭教先知易卜拉欣為了表現出對真主的忠誠,而奉獻自己的兒子給真主。易卜拉欣通過信仰的考驗後,真主允其以黑羊代替獻祭,故宰牲節用以象徵犧牲奉獻的精神。

宰牲節前這段時間,也是穆斯林前往麥加朝覲的盛會。只有在這段期間參與朝覲的人才能稱作是Haji(大朝),如果在其他時間朝覲的則稱為Umrah(小朝)。若已經達成大朝的人,名字裡則有資格加上Haji的稱號,可見這段時間對於穆斯林的神聖性。(附帶一提,若員工參加大朝,公司必須給予大朝假、全薪支付,來協助員工履行宗教義務)

為了實踐犧牲奉獻的美德與善行,宰牲節這天經濟狀況良好、有能力的穆斯林會宰牛或羊等牲畜,並將肉片分成三等份,分享給家人、社區親友以及窮人,讓所有人在這天得以歡慶,藉以奉行穆斯林幫助他人的天課,也感謝真主的恩典。小朋友則滿心期待這天可以香噴噴的沙爹(Sate)吃到飽!!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小孩和戶外
小朋友相當興奮的圍觀,因為只有特別日子可以吃到烤沙爹

然而也不是所有的牲畜都能夠作為奉獻之用。根據伊斯蘭教法的規定,如果牲畜不足齡、牙齒不均或凌亂、生病等是不能被宰牲的。政府也會派人到各地檢查,通過檢查的動物則會獲得健康動物證書(SKKH),標示這些牲畜可以被交易為犧牲品(kurban)。

宰牲同樣也不可隨便,必須符合伊斯蘭的教義與程序,如面向麥加、念誦經文、確認牲畜死亡後才可屠宰。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小孩和戶外
宰牲過程必須符合程序,如面向麥加、念誦經文,並由專門的人士進行

宰牲節前夕也是畜牧業的旺季。如果沒有事先跟賣家預訂的,是買不到合適的羊跟牛的!! 之前到牧場選羊的時候,同時有兩三組買家也來選購,大家都想挑相貌、體態最好的牲畜奉獻。根據往年市場統計,大概宰牲節一個月前市場會熱絡起來。用來宰牲的牲畜價格會上漲7%-10%。例如40公斤以上的山羊價格會漲到3.5-4.5 juta(約NT 7至9,000)、一頭牛則是35 juta (約 NT 70,000)。

不是所有牲畜都可以用來宰牲,還必須符合伊斯蘭教法

然而今年疫情影響生意慘烈,市場上賣家比買家的人數還多。唐格朗(South Tangerang)的貿易商聲稱銷售量大概比去年減少了50%。受到人們購買力的影響,牲畜的價格不漲反降。

疫情不只讓企業數位轉型,連傳統市場屠商也必須轉型尋找出路。或許過往消費者多直接到牧場或市場去挑選及購買牲畜,但疫情影響了人們出門的意願。於是許多農民轉向網路商城,透過網路平台銷售的方式加強買氣,並且提供送貨到府的服務(這個貨也太難運送了吧!)

作為社區信仰與活動中心的清真寺也會舉辦祈禱活動以及向信眾募捐羊隻、牛隻,來顯示自己的動員地位與社區的財富。如果無法獨立捐贈也沒有關係,多數人會以集資的方式共同買一隻牛或是羊。

我們工業區村莊旁的清真寺「Masjid Miftahul Jannah」所屬的發展委員會(DKM)算是很有制度,會在宰牲節前製作提案書,將所有的社區居民造冊以便事先規劃募捐數量,然後再宰牲後將肉片分成一小包一小包的,居民再憑券來領取。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坐下、正在吃東西、小孩、表格和食物
宰牲後會將肉片分成一小包一小包,在分給家家戶戶

對於我們來說,很難想像許多人只有在這一天能夠吃到肉。宰牲節期間,GLOBAL QURBAN及DOMPET DHUAFA等非營利組織也會舉辦相關慈善活動。善眾可以透過電子支付的方式來線上捐贈牲畜,再由組織將肉品傳遞至印尼貧窮、處境不利或是衝突區域的居民手上。他們的口號便是:提供最好的奉獻。此外,活動也為當地的畜牧業賦權,支持當地畜牧業的永續發展

為了呼應防疫措施,今年九個非營利組織更結合印尼電商巨頭Tokopedia共同辦理此項活動。捐贈者統一透過Tokopedia平台捐贈牛羊,捐贈後不只會得到購買證書,捐贈的肉品送到居民手上時也會獲得通知,藉此來增加捐贈者的參與感。

圖像裡可能有5 個人、顯示的文字是「 Lembaga pengelola qurban Lihat Semua BAZNAS DAUKFA ECOOURBAN INISLATIF human initiative INDONESIA AL Azhar NUCARE Rumah Zakat Qurbane Distribusi qurban tahun lalu Hasil distribusi tahun 2019 Tentang qurban Mudahnya Berqurban Tokopedia Penyaluran Qurban melalui Tokopedia Siapa yang Wajib Qurban dan Apa Manfaatnya? Manfaatnya Ayo Berqurban Sesuai Protokol COVID-19 」
今年九大非營利組織與印尼電商巨頭合作辦理線上捐贈活動

由於今年宰牲節逢Covid-19的疫情期間,政府鼓勵民眾多使用線上募捐的方式來奉獻愛心。雖然沒有發布返鄉禁令,但印尼農業部還是公告編號0008/SE/PK.320/F/06/2020宰牲活動準則,降低疫情的散播,重點包括:
(1)宰牲地點必須獲得批准,且禁止觀眾參加。
(2)參加者必須量測體溫、洗手
(3)參加者必須配戴個人防護設備
(4)宰牲程序必須符合衛生及身體距離
(5)宰牲後的肉品直接分送到社區居民的家中 

一般來說宰牲的活動會在早上的祈禱後進行,一直到下午分裝完後發送肉片給各個居民。特別的是,今年宰牲節恰巧是週五,碰到穆斯林舉行週五中午聚禮(Jumat)的時間,所以部分清真寺的宰牲活動會延至禮拜六進行,這也是被允許的。

今年如同往常,前幾天便跟著員工到工業區附近清真寺捐贈羊隻。不過今年沒法參加儀式,只好放上去年的照片了!!

Selamat hari raya Idul Adha 1441 H !!!


那些年印尼人教我的生活哲學 - Inna lillahi wa inna ilayhi raji'un

與人工作的風險就是不斷的建立關係,並在未預期的情形下結束關係,所以離別的議題才會不斷的以各種方式試驗我們這種自稱「喜歡與人接觸」的職業。

有些離開是可以再見的,有些離開是無法再見的。昨日員工下班回家時發生車禍,最後還是回天乏術的走了。

今日上午立即排開會議、安排時間、申請了一筆急難金前往探視員工家屬。出門前有人說,你這樣每一趟都去,1000多個怎麼去得完?可能過去當社工習慣了,覺得能夠親身幫得上忙的都很珍惜,跑來跑去早就習慣了。幸好老大也很認同跟著我們一起出發。

呸呸呸,當然希望員工都健健康康。

這趟路程心是沈重的。現場的經理說:這員工前幾天才剛幫我們裝設機台。也有人說,前幾週他才剛出過車禍。但怎麼有人料到,一顆青春的心在毫無外傷的情況下就走了呢?

車子逐漸到了窄小的道路,一層的平房,這才是真正印尼的道路。路上請教了員工有關伊斯蘭的喪禮習俗。員工表示,穆斯林沒有什麼太特別的儀式,就只有清洗身體後用布包裹身體、清真寺的Ustad 進行禱告,約莫一天就會直接下葬。為了追思員工,公司內也張貼著祈禱佈告,並發起自由捐款。

「我從大地創造你們,我使你們復返於大地,我再一次使你們從大地復活」

—《可蘭經 》20:55

載著8桶瓦斯的好心大哥幫我們引路,好不容易在清真寺旁的平房找到員工的家裡。抵達時,員工已經下葬,在家中門口則是聚集許多的親友、鄰居協助一起禱告。入境隨俗的我們,坐在親人安排的座位上,也擺出了禱告的手勢一同禱告。與台灣的氛圍不同,儀式相當靜默、樸素,只有禱告的聲音。

較為心疼的是員工的母親坐在一旁靜靜的流淚,啜在口中的悲傷又急忙的嚥下,深怕把情緒感染給其他人。穆斯林好像不在喪禮上展現出哀悼的。可能對穆斯林來說,家人的逝世是給予家人一種堅忍與耐心的磨難,相信真主會做出最好的安排,祈禱亡者能夠早日進入天堂安息吧。

「如果想念,就禱告」:Inna lillahi wa inna ilayhi raji'un

他們遭難的時候說: 
我們確實是真主所有的,我們必定只歸依他。」

—《可蘭經 》2:156
回程順道陪老大去拜訪店家轉換心情。發現一隻橘貓安穩的睡在我們家的輪胎上,似乎沒有察覺我的侵擾,生活如果可以如此簡簡單單的熟睡就是最富足的了!!



Inna lillahi wa inna ilayhi raji'un 是喪禮時最常用來哀悼的句子,
意思便是我們屬於上帝,我們將歸還於他

#那些年印尼人教我的生活哲學


我們了解的「印尼」是誰眼中的「印尼」?



昨天吳大談到台灣新聞記者常報導對於印尼的誤解,讓我想到前陣子某個自詡為新南向報導的網路媒體,其文章雖然報導印尼當地事件,卻是參考於馬來西亞記者的某篇文章。追溯新聞源頭後,發現該名記者亦參考自某知名西方媒體的報導。

因為文章標題聳動,所以我回頭來找當地新聞了解事發經過。赫然發現網路報導充滿著負面標籤如:該事件是執行伊斯蘭律法,引導讀者贊同以伊斯蘭教為大宗的印尼是不尊重女性,卻忽略當地新聞認為這是刑事犯罪、家庭暴力的在地見解。諷刺的是,轉貼台灣新聞底下的台灣人評論「印尼人都不用腦」。相對的在當地新聞底下的印尼人留言卻說「穆斯林是慈愛的,隨意傷害生命是上帝所不許」,完全被略過。

隨著資訊的發達,印尼的新聞很容易取得,但這樣僅是參考他人的論點就作成的報導、經過二手甚至三手的重製是相當容易造成偏見。政府提倡新南向,企業、公司、工廠南向了,但我們的視角卻沒有一起向南轉。而只是跟著西方媒體的眼光,用眼角的餘光瞄一下東南亞國家發生了什麼事。如果災難事件不夠聳動,我們可能還不會注意到印尼。

還記得很清楚,剛來印尼時,戴頭巾的可愛員工問我:
「你看到我們戴頭巾會不會害怕?」
我回答他:為什麼要害怕?
他說:因為我們穆斯林是恐怖份子
我說:不會啊!是誰說的?
他說:新聞上面說的。

剛好那年印尼再度發生恐怖攻擊事件。但聽到他說這話的當下,我到有點心疼。腦中一下子想起曾經讀過哲學家Zizek對於波灣戰爭的評論集「歡迎光臨真實荒漠」—即使我已忘了內容,但書名卻自動的浮現出來—居然就這樣真真實實的被我見證。選擇穆斯林就被歸類為基本教義派、恐怖份子,實則毫無選擇。

貼上標籤會讓我們更加確信自己身處在公平正義的世界嗎?

以西方民主國家的視角來說,穆斯林廣義的頭巾(Hijab)被視為伊斯蘭教對女性的壓迫,批判穆斯林女性沒有自主性、只是男性附屬物,甚至自以為的邁向解放穆斯林女性,禁止穆斯林在公眾場合配戴頭巾。然而,象徵壓迫女性的物件還很多,例如胸罩、束衣、高跟鞋、絲襪在時尚理論的討論中也都被視為男性拜物的替代,但卻不見被國家所解放。

到底解放了什麼?其實是解放了西方世界想被解放的慾望。

剛開始到印尼時,聽人家說如果看到女生沒有戴頭巾的頭髮,就要娶人家。即便穆斯林配戴頭巾,但頭巾已從中東地區的嚴格教令、避免被男性的凝視,逐漸演變成具多重體現及主體經驗的符號,在日常生活中擁有多元、主動的意義。在比較虔誠、傳統的穆斯林家庭,會要求女兒在第一次月經後開始戴起頭巾,也有從更小就開始戴起頭巾的。但也有比較溫和的穆斯林家庭,對於頭巾並沒有嚴格的限制,會依據女兒自主意見配戴。所以說,佩戴頭巾與信仰虔誠與否是不能畫上等號的。就我自己的觀察,頭巾至少已經有以下的多元意義。

1.頭巾象徵愛情:頭巾被視為愛情忠貞的象徵,有些女生會在訂婚或是結婚後,主動為了丈夫開始戴起頭巾。這時候頭巾就如同在無名指戴起鑽戒般被視為已婚的標記。頭髮是羞體的一部分,所以在婚後把自己的具性吸引力的象徵遮蔽起來,防止他人窺視引起遐想,作為專屬於丈夫的宣示。

2.頭巾僅僅是制服:頭巾也有可能只是制服,在公眾場合上配戴。或許是出自於害怕被別人議論自己不合群或是不虔誠,我有些員工會在上班的時候戴起公司發的頭巾,然後私底下出去玩或是吃飯的時候就會把頭巾拿下來。第二次跟前好友一起出去的時候我被他沒戴頭巾的樣子嚇到,想說這麼快就要嫁了嗎?

3.頭巾作為自我展現:在印尼,頭巾不只是素色或是黑色,也開始變成時尚配件。雖然公司有制式頭巾,但我員工每天都會戴上不同的頭巾來公司換,有的有花色、有的豐富的圖案,出去出差的時候就會換上自己的頭巾。比較下功夫的就會讓頭巾的樣式、顏色與今天的穿著搭配。在這裡,頭巾就是時尚的自我展現。前陣子還有電商以「頭巾時尚」為主題進行行銷。據說把頭巾戴得最時尚的國家是馬來西亞。時間久了,我覺得戴頭巾跟沒戴頭巾的女生一樣美。

4.頭巾只是宗教的服飾:雅加達許多時髦的穆斯林少女是不戴頭巾的,甚至他們也會穿起短裙與高跟鞋,不將手臂與腿遮蔽起來。所以別誤以為在雅加達看到長髮飄逸的女生都是華人或是基督徒。這些時髦的穆斯林把頭巾當作是宗教服飾的一種,只有在進行膜拜、宗教儀式或是重大節日如開齋節、宰牲節的時候才會戴起頭巾。不變的是,他們戴上頭巾後仍會濃妝豔抹一番。

5.頭巾作為中東文化的侵入:這層意義就較為複雜,已經上升到國際關係與伊斯蘭教派的層次。過去印尼女生是不戴頭巾、穿著傳統服飾。後來阿拉伯在印尼開始贊助一些學校、基金會將中東文化在印尼發揚,加上基本教義派跟保守穆斯林的興起,重回伊斯蘭教義,使得女性開始戴起頭巾。曾有評論家認為這會逐漸侵蝕印尼的多元文化。

以上僅是舉頭巾的實作為例,在印尼的這段期間,我還看到許多伊斯蘭教愛與慈悲的文化。

曾經認識一位讀哲學系的印尼記者,她相當嚮往西方世界的民主制度,每次跟我見面時就在跟我抱怨國家不接受無神論、對於女生的貶抑、民主的不落實,講到女性主義整個眼睛都亮起來,非常羨慕台灣有女性主義。我可以理解她因為年輕,對於國家改革的深切期盼,但每次都在講他那理解膚淺的女性主義真的讓我有點倒胃口。

然而有一次我卻回她「其實你的國家有很豐富的文化,但你一直都沒有發現」
他突然整個人說不上話來。

我們口中的「印尼」是誰眼中的「印尼」?難道印尼人口中的「印尼」就是他們的「印尼」?


頭巾已成為印尼女生的時尚配件之一,甚至有所謂引領頭巾時尚的網紅
圖自:https://blog.penulis.id/id/8-selebgram-hijab-paling-berpengaruh-di-indonesia/


本文同時刊載於: 【你的新南向印象還停留在古代嗎?】穆斯林也能穿短裙!「頭巾」可不只是宗教服飾 https://reurl.cc/KkggNR

書摘《忘形流簡報思考術》:燒腦的懶人簡報術


簡報已經變成職場必學求生術。我過去雖然曾經有到過教育部、社會局、法院做簡報的經驗,但是說到真正的「做簡報」這檔事卻是從進到企業開始學起。

外派前,曾經有一次簡報的經驗,同事那時給我的建議是「不要放這些脈絡、長官不要看這些東西」。當下的我只覺得,如果我不講這些脈絡、只放重點,那長官怎麼「看」得懂我想要表達什麼?

外派後,做簡報的機會以及情境多了許多。因為從日常業務的教室規劃、活動辦理、招募情形、到組織面的人資政策、公司政策擬定,大大小小決策都需要先向主管口頭簡報獲得批准後才可執行,幾年下來簡報至少做了快一百個。

後來自己從各種挫折中歸納經驗,開始體會到不同的場合、對象要怎麼去設計內容編排,安插資料。再次回想當時同事給我的建議時其實相當有道理。以前作簡報只是把自己想說的通通放進去,但再企業簡報的目的是讓主管「聽」的懂你的問題點、論點,最後認同你的行動策略,在短時間作出決策。

簡報的內容只是輔助了解,主管會再有興趣的或有問題的地方停下來詢問。所以其實不是不準備脈絡資料,而是在不同的時間、場合、對象將脈絡去蕪存菁、決定脈絡要講多少。或者把佐證文件放在黑幕後面,突然被詢問時可以調出來說明。

有時候在報告中,如果我發現到沒辦法直取論點、被質疑資料不足,我都會跟主管說「不好意思、我修改後再來報告」。有時候自己檯面下想的很順、但一到台上馬上卡住也是有。一份簡報前前後後報了4-5次都可能發生。

當自己在聽員工簡報的時候,就更可以體會主管的心情了! 有時候因為時間壓縮或是腦容量不足,看到員工的簡報超過十頁或者是講了三分鐘還沒有重點都會莫名的放空或煩躁,停下來請他們修改後再報。我相信員工都很「認真」再準備,但稱不上「用心」。主要不足有三點:

  1. 簡報準備許多資料,沒有自己消化過就拿出來報告 (無思考)
  2. 簡報的重點太多,反而不知道結論要下再哪 (無方向、無對象)
  3. 簡報單純呈現數據的現況報告,不知道放這些要做什麼(無目的、無行動)


這也讓我很苦惱,要怎麼提升他們的簡報能力?


我相信每個在企業打滾久的人對於簡報都有一套自己的心法,但如果說到要教別人怎麼做簡報,還真的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罵人倒是蠻快的)

當我看到《忘形流簡報思考術:找到說服邏輯,讓你的價值被看見》這本書時深深的被標題吸引。我對忘形流簡報的印象是作者獨特的簡報風格,常利用簡單的圖片以及幾句平易近人的話,便清晰的說明一個主題。簡約的方式讓人不自覺得跟著他埋下的梗默默讀完。過去自己在想怎麼把簡報作好時,都在找別人的範本,例如:版面要怎麼編排才漂亮、要用什麼樣的圖片跟配色才舒服。但自己這幾年的經驗下來,簡報的初衷其實就圍繞在「思考」跟「表達」。讀完這本書後,這套心法真的是深的我心!立馬將書中的幾個重點摘下後傳授印尼員工。

簡報是連結講者跟聽眾的傳輸線:傳達、說服、溝通
1、以終為始: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2、聽眾為王:簡報是為了聽眾,而不是講者
3、知己知彼:簡報的順暢,來自對限制的理解

很多人一聽到作簡報就開打開PPT檔案埋頭開始打,但其實製作簡報前是要先思考,這是一份什麼簡報? 問題意識是什麼?忘形特別提到一個重點「當別人看到你的簡報時,他的情緒會是什麼? 」我認為這相當重要,因為情緒會驅動行為,簡報目的不就是聽完後能夠讓別人跟著你的建議做嗎?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換位思考,預設對方聽了以後感受是什麼?會去做的行動會是什麼?

例如一份人力成本分析簡報,我們假定對方再聽簡報時感到緊張、因為成本比起去年增加許多、部門績效卻沒有顯著提升,那後續就會認同你採取人力縮減甚至凍結的措施。如果你沒辦法凸顯落差,別人聽了以後情緒平緩、相當鎮定,那當然不用期待別人會認同你後續的行動,他們會覺得維持就好、甚至挑戰你的策略有問題。進一步的說,大綱式的設定好屬性、目標、行動,就會連帶你做簡報呈現的設定、細節鋪陳,這些也必須取決於你對聽眾的認識。

簡報的四個類型跟結構
1、結果型:簡短有力、先說結論、誘因與方案
2、感染型:講者魅力、渲染情緒、笑話與互動
3、啟發型:生命經歷、鋪陳故事、痛苦與轉化
4、資料型:內容說明、數據圖表、觀察與分析

做簡報時,或許已經設定好問題意識、目的、行動,但卻不知道內容要怎麼編排、放什麼資料去強化你的論點。這對大家來說真的超頭痛的!書中將簡報大致上分為結果型、感染型、啟發型、資料型四個類型協助讀者辨識,你的簡報類型可能是什麼?需要準備的內容是什麼?目的是什麼?但每個主題不一定只有一個類型的表示方式,必須呼應前面所說你的聽眾是誰?想要達成什麼目的。

例如一個慈善活動報告,如果是用於募款,那簡報的類型可能就是感染型,必須要慢慢的讓聽者感染悲憫的情緒,進而有所互動、點擊捐款。但如果今天同樣的方案,情境換成是在CSR委員會提案辦理員工義工活動,那可能需要直接呈現,我們要做什麼主題的活動、活動方案是什麼、對公司的行銷效益為何?開會時間有限不可能慢慢的說故事去感染主管情緒。我相信初次做簡報的人,這些分類是相當有幫助的!等到熟能生巧,或許可以參雜做出自己風格類型的簡報。

簡報思考的原則:2W1H
1、WHY:對方聽下去的理由(好奇)
2、WHAT:你要說的事情(解釋)
3、HOW:如何達成(行動)

許多公司其實都會要求簡報要有5W2H,像是TOYOTA的A3 8步驟簡報。但實際上這對於簡報新手來說相當的困難,常常被架構嚇到不知道要放什麼內容。忘形流挑選出其中最重要的2W1H:WHY、WHAT、HOW先引發讀者先去思考,讓對方產生好奇的理由、問題意識、主題是什麼?接著你要怎麼去解釋你要說的事情,最後則是採取什麼行動。忘形流將簡報的4個類型搭配簡報思考的原則,讓讀者可以更了解每個類型要去思考的重點是什麼。

其實書中的內容相當豐富,包括忘形流簡報的架構、簡報九宮格、圖像設計等等(但我覺得這個對印尼人來說太難了),應該已經可以滿足大部分在企業內簡報的需求。而且忘形流跟其師父洪震宇的寫作獨創架構都相當有魔力,通常架構勾勒出來,靈感就啪啪啪啪的跑出來了。

我光是這些重點加上舉例、拆解再解釋就講了一個多小時⋯
下次員工簡報時來驗收一下成果!!

《忘形流簡報思考術》中將簡報分成4個類型,幫助讀者思考簡報的內容如何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