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優化流程的關鍵!這個簡單方法讓你成為工作中的「流程殺手」

 前陣子引起新創圈熱烈討論的是,某家公司驚人地運用ChatGPT,成功優化人資的計薪流程,並簡化人資編制3人。這是現實中的創新案例。而你知道嗎?你也可以成為工作中的「流程殺手」,優化人資流程,提高效率,不需要依賴程式碼或AI。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方法。

那天興起查了一下,我在人力銀行人資補給站的文章,點閱率最高的不是有關招募手法,卻是這篇「給HR的真心建議!學習運算思維做一個優化制度的知識工作者」。這篇文章另外還收到兩個HR論壇的轉載邀請。顯然,很多人資夥伴正渴望優化工作流程。
當然,流程優化不需要一蹴而就,而是一個不斷改進的過程。我分享一個有效的方法,讓你能夠快速優化流程,提升工作效率。這個方法稱為ECRS法:取消(Eliminate)、合併(Combine)、重排(Rearrange)、簡化(Simplify)。透過這個簡單的四步驟,你將能夠發現並解決工作流程中的瓶頸,讓工作更加順暢。
舉個例子,想像一下結薪流程。在過去,人資常常在結薪時發現同仁出勤有問題,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進行核對和調整。但是,透過「重排」這個方法,我們可以在結薪前幾天請同仁確認出勤,或規定調整將在下個月補發,從而加速結薪速度,節省了大量的時間。這個小小的調整帶來的效益是顯而易見的。

ECRS法的四個步驟是關鍵。
  • 首先是「取消」。在進行流程優化時,我們需要問自己,這個流程是否真的重要?是否有必要存在?如果發現某個步驟並不必要或沒有實際價值,勇於將其取消。這樣不僅可以節省時間和資源,還能使整個流程更加簡潔明了。
  • 第二個步驟是「合併」。有時候,我們會發現不同的流程之間存在重複的步驟或相似的工作。這時候,我們可以考慮將這些步驟合併起來,以減少重複操作和浪費的時間。通過整合相關的流程,我們可以更高效地完成工作,避免重複努力。
  • 接下來是「重排」。這一步是指重新安排流程中的步驟,使其更加順暢和高效。有時候,一些步驟的順序可能不是最理想的,或者存在瓶頸點,需要花費過多的時間。通過重新排列步驟,我們可以找到更加順暢的工作流程,節省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 最後是「簡化」。有些流程可能因為過於複雜而讓人不知所措。在這一步中,我們需要問自己,是否有方法可以簡化這些流程,減少複雜度,使其更容易理解和操作。簡化流程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還能減少錯誤和混亂的可能性。
ECRS法不僅適用於結薪流程,還適用於其他各種工作流程。這個方法的優點在於它簡單易行,不需要依賴複雜的技術或工具。只要我們保持對流程的觀察和反思,不斷地詢問問題並尋找改進的空間,我們就能夠成為工作中的「流程殺手」,持續優化流程,提高效率,成為更加出色的人力資源專業人士。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不僅要關注AI的應用和科技的進步,更要關注人力資源的優化和提升。雖然AI和ChatGPT等技術能夠帶來效率的提升,但我們不應該害怕被取代,而是要成為那些持續優化的人的一部分。
回顧過去,我曾在印尼使用Excel覆核公司1000多人的薪資,提前兩天將薪資報表送給主管批准發放,這一點不僅提高了效率,也為組織帶來了正面的影響。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在人資的其他工作領域中尋找優化的空間。
優化流程不僅僅是為了提高效率,更是為了提升整個組織的價值。通過ECRS法,我們能夠簡化冗長的流程,減少不必要的步驟,從而釋放出更多時間和資源,專注於更有價值的工作。同時,優化流程還能夠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和工作投入度,讓整個團隊更加高效協同工作。
總結而言,成為工作中的「流程殺手」不僅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思維方式。透過ECRS法和其他相應的方法,我們能夠不斷優化人資流程,提高效率和價值,並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中保持競爭優勢。

「薪酬管理的道與術」課程心得:人資用薪資給付的價值為自己增值

 據說因為缺工的關係,近年來人資領域不僅招募及雇主品牌的人才很夯,懂得薪酬管理人才也很搶手。當然薪酬並非只是薪資結算、勞健加保或是離退管理、所得稅申報,而是涉及如何設計公司薪酬政策,讓公司持續在勞動市場保持競爭力,達到留才的效果。

我剛開始碰薪酬領域時不免有個迷思,以為薪資的競爭力指的就要追上市場的薪資水準。曾經一份年度調薪報告被副總退了4次,後來才明白要從人事成本等財務指標去呈現調薪合理性及激勵效果,花了一個月來回才過關。
站在公司經營者的立場,單純聽到「要花錢」是很難被說服的,需要衡量更廣的面向。人資除了外部薪資水準之外,也要同時考量到公司目前的營運現況。
今年公司實施新的薪資架構表後也順利完成了年度調薪。薪酬小組也將進一步重新盤點公司的獎金辦法。面對各單位既有的獎金辦法,除了梳理發放的邏輯與合理性外,人資要從哪裡切入檢視,也是我一大挑戰。
每次遇到困難時貴人總是馬上出現。去年沒上車的張景翔老師「薪酬管理的『道與術 』」,小周末居然在今年推出了兩天的加強版。課綱中吸引我的除了迫切的「獎金辦法設計外」,還有「經營者的薪酬管理視角」。
除了學習職務評價以及其他薪資結構設計的方法外,我自己覺得課中最有價值的是看別人如何思考、從哪個角度看事情。而這些思維層次的學習是最容易反思或應用在現有工作中。
老師在這兩堂的課程中緊扣著公司的經營層次以及公司商業競爭,一直不斷提醒我們要回到這個角度去解薪酬的問題。
邊複習這兩天的錄影課程,同時也激發了我許多思考:
1. 不患寡而患不均,那什麼是「均」?產業、雇主、同仁三方對於薪資看的角度皆不同。「均」是用價值來調整薪資,並得到同仁的認同,公平是成果展現的價值。
2. 績效管理不只是管理績效不佳的同仁輔導調整職位薪資,針對貢獻度被低估或是生產力爆發的同仁要如何調整薪酬,以及特殊人才如何激勵,是避免人才流失跟維持組織競爭力的重點。
3.經營者的觀點是價值與貢獻極大化,固定與變動薪合理化。不同經營者對於組織發展的視角有不同的期待,要透過損益表解讀其期待以及透過人資配套達成企業目標。
4.薪酬制度,要不斷不斷不斷去思考與自問:「透過制度想要提升降低什麼、促進什麼、發揮什麼。」
5.薪酬管理的基礎是公司需求,公司需求包括:市場趨勢與競爭、企業經營成果、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公司的商業模式、價值產出關鍵,這些確立了可酬因素。(所以每一項HR應該要能了解)
6.外部的薪資報告其實不一定可以直接對應到公司內部的職位薪資,因為無法呈現每間公司的實際工作內容以及競爭要素有那些。
7.有職稱為什麼要有職等?集團、子公司、事業體相同職稱的權責、管幅、工作內容可能不同,職等如同一把尺,容易建立標準以及聚焦與對齊各方語言。
8.以市場薪資報告的百分等級來製作薪資架構表,目的是透過公司的給付政策來定義薪資的幅度與範圍。(給付政策又回到可酬因素)
9.獎金辦法設計的重點是與公司策略結合、長短期平衡思考、有品質的營業額與獎金掛勾。
10.薪酬管理必須依據公司的生命週期滾動修正薪酬策略,並與人力資源管理結合。辨識公司目前在哪個發展階段相當重要!!
透過這次課程,我更深刻的理解如何從公司經營層面來看待薪資給付的「價值」。而位於薪資制度設計的核心角色,人資單位如果想日益提升重要性,也要對齊公司的政策,為企業帶來「增值」

「薪酬管理的道與術」今年第二梯次開始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