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與時尚之外,看懂《Emily in Paris 》中 6 個跨文化工作的提示!


《艾蜜莉在巴黎 Emily in Paris》是近期Netfilx中討論度最熱烈的喜劇,已有許多文章分析劇中的時尚穿搭、異國風情、文案策略等,成功地創造出話題。主角 Emily 是從美國總公司外派至法國巴黎的行銷主管,因不黯當地語言及文化,甫到任時便碰了許多軟釘子。後來憑藉著同事與友人的協助,她才成功化解困難、逆勢操作並贏得客戶的信任。

然而,戲劇畢竟是戲劇。在真實生活中並不會樓下住著一個白馬王子幫你向水電工翻譯,然後他的女朋友又恰巧是你在異國認識的超級好友,又在四處冒犯人之下成交了許多重要客戶。相信許多一樣有外派經驗的台灣主管相當能夠體會,剛到達派駐地時,看到當地人工作方式時的滿天黑人問號,必須要花好幾個月磨合與適應才能讓工作上軌道些。跳脫出浪漫情懷,如果是以跨文化工作的角度來看《Emily in Paris 》,能夠給予我們什麼提示呢?

提示1:如果還不會當地語言,也至少學習如何打招呼。

要求剛外派就馬上要會說當地語言實在有點強人所難,然而學習打招呼是快速與當地人互動的方式。Emily初遇同事時,用英語說了「Hi. Hello」,但他很快地意識到自己在法國而轉換為法語「Bonjour!」即便自己因為不會法語而被主管數落一番,但也因為打招呼而跟同事開啟了額外的話題的機會。

觀察說話其他人說話方式也是相當重要的。例如Emily與同事的見面會議時,非常興奮的自我介紹對於其他人來說則是疑惑「為什麼你要這麼大聲說話?」。在某些國家中大聲說話除了表示不禮貌之外,也可能會讓人誤以為你有點生氣(尤其又是說著不同的語言)。

提示2:「時間就是金錢」? 別人跟你想的可能不一樣。

Emily第二天上班時8點30分就到公司,卻沒想到公司在10點半才上班,他在公司門口乾等了2個小時,直到同事來後才得以其門而入。更白眼的是她的主管在11點15分才拎著包包悠哉悠哉的來上班,心想沒做到什麼事情就準備吃午餐了!這對於從小被灌輸「時間就是金錢」的美式工作文化來說代表沒有「時間管理」的概念。

然而時間的概念是社會建構出來的,每個國家看待時間的定義不同,不彷換個角度,以「任務完成」為取向來評估一個人的工作成效。

提示3:工作看法不同-你為工作而活,但我為生活而工作!

我們已經很習慣將工作擺在生活、親情、友情的前面,而不自覺的要求別人也理應優先完成工作。當Emily下班時在戶外咖啡廳遇到Luc,兩人談起對工作的看法,便明白指出了兩個工作文化間的巨大差異。Luc表示同事們相當害怕Emily的到來,不是他個人性格的問題、或是他不會講法文。同事們對他有防備心是因為Emily代表的工作文化,可能會使大家破壞原本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而帶來壓力。

美國人「為工作而活」的想法是不懂平衡生活與工作,而法國人認為工作只是眾多生活安排的一部分,唯有好好生活才能感到快樂。若要全心投入工作,OMG!那真的是懲罰。看待工作方式的差異,是彼此需要調整及適應。

提示4:工作責任制? 不,下班後是我的人生

有些國家對於上班與下班界線劃分相當清楚。亦即上班上班,我會全心的投入工作。但下班後呢? 拜託不要跟我談論到工作有關的話題。下班後接電話、回信件的行為在台灣稀鬆平常,但在其他國家你可能發現5:00一到大家就閃光了。不要說下班後幾乎聯絡不到人,就算遇見了也不想談跟工作有關的事情。

在公司派對上,Emily好不容易遇到大客戶Antoine,馬上介紹自己過去行銷疫苗的經驗,暗示自己可以勝任這個職務。然而他的主管卻一頭霧水,試著想要打斷他,並趁機告訴他「在宴會上不談公事的」、「我們是在宴會不是開會」。其實若在其他地方遇到同事,可以趁機與對方聊聊家庭、興趣、愛好等,多了解他一點,建立良好的關係。

提示5:運用當地文化管理組織,而不是用你那套規定

為了整頓辦公室工作文化,Emily從美國公司發來了一份公司規定,要求法國公司的同事必須一併遵守,規定如:「你必須時常保持正面態度」、「必須守時」、「必須在大眾面前說好話」、「避免在辦公室發展戀情」、「記得我們是一個團隊」等。這在Emily眼中都是稀鬆平常的態度。但當同事拿到這份規定時,簡直氣炸的大叫「你是想摧毀我們法國人的靈魂吧!」彼時Emily還不清楚自己做了什麼事情......

這在外派工作中非常常見。外派主管常以總公司的思維與規定要求派駐國公司員工要遵守,卻沒有意識到規定並不一定符合當地文化。公司規定應當要因地制宜,修改成適合當地的版本,而非一味的一體適用。若是想建立起新的組織文化,那也必須清楚描述、花時間溝通、尋求共識,讓所有人都了解並遵守規定的內容,發揮「文化互補」的作用。尤其是Emily所在的法國公司還有主管,這等於是直接挑戰了對方的權威。你都挑戰對方了,如何期待別人協助你推行政策呢?

故主管給他一個相當基礎且實用的建議:「你應該多聽少說」。藉由觀察深入的了解異文化的意涵。

提示6:價值多元,千萬不要把你的價值觀當作標準

劇中Emily參加了廣告公司的拍攝場景,面對模特兒全裸上陣時越過大橋成為每個男人的幻想與慾望客體,用來象徵香水乘載性感的符號意義時,Emily指出這是男性凝視下的性別歧視、對女性的物化!!這舉動同時引來同事一陣白眼,心想「又在不懂裝懂了」。

相對於Emily直接提出評斷,Antoine相當好奇的想知道美國人的想法並向他解釋,在超現實主義的法國傳統下慾望如何賦予了模特兒權力。「慾望不代表不尊重,事實相反,是尊重的表現,是對女性的讚美。」

Emily把自己的擔心告訴Antoine,廣告的對象美國消費者,不在法國脈絡下的美國消費者可能會認為這廣告是性別歧視,引發政治不正確的觀感,於是他們採取了其他的行銷策略。

價值觀很多元、也沒有對錯。即便是我們認定的普世價值,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有其不同的詮釋或脈絡。如果我們能夠隨時保持開放、好奇的心態去面對,採取不批判、不評斷的姿態去了解新的文化,相信能夠互相激盪提出更創新的想法。

外派成功關鍵:提升你的文化敏感度!

台灣目前大多數公司外派前並沒有跨文化適應或是跨文化管理的課程,通常就是大概用「旅遊計畫」的方式快速掃一下當地的文化、景點、風俗,然後就把人丟過去了。這在日、韓公司的眼中,是非常不可意思的!! 相比較台幹一到派駐地後就馬上被期待投入工作有所產出,日商、韓商的主管在前三個月是要先密集學習當地的語言與文化,以利與當地員工溝通,就是為了避免像Emily發生的尷尬情事。

中美貿易戰下,全球供應鏈的重組讓更多台灣企業思考移出中國往東南亞經營,然而東南亞與華人文化差異甚大,若缺乏文化敏感度容易引發不必要的爭議!外派訣竅無他,唯有隨時抱持著好奇心在異地生活,尊重、了解當地文化,才能夠「帶人也帶心」,順利的完成跨國管理的任務!


本文同步登載於關鍵評論網:

《艾蜜莉在巴黎》的六個跨文化工作提示:時間就是金錢?別人想的可能跟你不一樣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2523



那些年印尼人教我的生活哲學 - Urip iku Urup

前陣子網路掀起「月薪25萬與月薪3萬的煩惱」討論,有人認為不管收入多少煩惱都是一樣多的,重點在於對於生活感恩知足的心態。有人則認為收入越高對於生活的選擇更多,比較下來可以不用煩惱開銷,當然比較快樂。

兩邊講的都有道理。然而不論收入多少,我們一定有追求的目的,這個是什麼呢?是完成自己的夢想、財富自由還是給家人更好的生活?生活有具體的目標與理想,才不會讓我們迷失在追逐之中金錢的累積中,迷失方向。

爪哇有句俗諺「Urip iku Urup」,印尼文是「hidup itu menyala」。Urip、hidup是生活、生命的意思;Urup、menyala指的是光、火,白話的翻譯就是「生命是光亮」。這意思是什麼呢?光及火都是為世界帶來改變的能量,光使我們得以看清世界多樣貌,並且在黑暗中感到安心、火則是為我們烹飪食物,去除細菌攝取營養,並且帶來溫暖。「已知用火」被認為是人類史中重大轉變的行為。

顧名思義「Urip iku Urup」衍伸為我們的生命必須帶給他人以及我們身邊的人助益,就像那凜冽冬夜中的火光,帶給人溫暖與希望。這有點像孟子所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互助精神。

相較於我們從小到大從獨尊考試的教育體制中所習得的競爭、比較,爪哇的生活哲學則是偏向群體主義的和諧與合作。生命的本質不是為了追求物質,而是實現幸福。當我們成為一個「善」的人,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而「善」行就是無私的幫助他人。透過我們為他人創造越多的助益,我們也就更加受益。故爪哇人也將此視為人性的基本指導。

疫情期間,我見證員工們待公司發完宗教津貼跟開齋節禮品後,募集大家的物資沿路去發放給需要的人。

不論月薪25萬或是月薪3萬,都可以實行「Urip iku Urup」的生活哲學。因為對他人的助益不是在於給的多或是給的少,而是在於「給予」這個行為本身,就表示我們在生活中實踐了「為他人好、互相幫助」的精神。當你設定成為自己的生活目標之一時,你就開始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不論是給予金錢、給予教導、給予鼓勵、給予讚美,他人都將因此變得更好。套句商業的用語,這也是「個人品牌的社會責任」。

希望不管月薪25萬或是月薪3萬的你,都可以牢牢的提醒自己。


Urip iku Urup 即生命如光亮般帶給別人助益


如果用「一句話」描述你團隊的使命,那會是什麼?

「人是尋求意義的動物」—柏拉圖

寫下結束長駐報告後,我放不下心的是我的團隊。畢竟經過兩年多來的團隊建立,已經是具有團體動力能量的團隊,業務績效獲得主管的肯定。他們如何在我離開之後,還能把股能量與團隊凝聚持續下去呢?我期待至少這個團隊是朝某個目標維持著的,儘管之後的領導者可能將能量導向別處。

我利用空檔的時間找員工做一對一的面談,開始做分離前的準備,讓他們有時間跟我道別。因為是工作,面談的內容主要是說說這兩年多來我對他們付出的感謝、他們的個性與在團隊扮演的角色、工作產出的回饋與成長,以及未來工作的方向,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他們未來能夠保有努力的使命是什麼。

即便平常透過例會、績效面談時談了許多各人資功能的價值、目標、任務,但最後一刻,有沒有一句話是可以把引導過程的對談收斂,代表著我們的使命,讓他們能夠容易記得的呢?

哈佛商業評論中《八大作法建立組織使命感》提到了建立組織使命的重要性,讓員工連結組織使命,使他們覺得自己工作有意義,進而激發出工作投入的行為。

「使命延續組織的員工,變得有順應力和主動性,不太需要主管掌控,因為他們知道組織目的,也了解它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你可以把這種明確的方向感,看成軍隊中的「指揮官意圖」。如果士兵知道並內化指揮官的策略目的,即使指揮官不在那裡,他們也可以執行任務。」

我期待,這句話能夠給他們明確的方向感,在我離開後,能夠內化成他們的想法,繼續朝這個目標邁進。

於是我思考著,

這段時間激勵我們一起努力的是什麼?

我想讓他們傳承的是什麼?

什麼是指引未來方向,可以繼續完成我們的任務?

「get respect from employee and from company 」

「我們要成為受員工尊重的人資、也受公司尊重的人資」

是我心裡浮現的想法,也是我們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

一句話收斂我們的使命,但為什麼是這句呢?

在印尼,員工是相當尊重人資單位(心酸)

不僅是員工在公司的職涯歷程中,人資從一開始的招募、訓練、薪酬到最後的離職負責管理員工。像是印尼落實履歷查核,如果在公司有懲處的紀錄、沒有人資出具的工作證明,都相當不利於往後找工作。再者,人資負責評估員工的整體狀況,如果要買房、買車的貸款,銀行或是合作社都會希望人資提供相關訊息證明員工的還款能力、還款穩定度。

然而,我說,如果因為我們訂定公司規定而得到員工表面尊重是不夠的。因為他轉過身後,心裡仍然記憶著那個不好的印象。我們不是要討人喜歡,但我們要得到的是員工心理的尊重。

⭕️員工是我們的顧客。

於是乎,如果員工遇到不懂的規定,我們不是叫他自己會去看公司手冊,而是了解他不懂的部分加以解釋,並且設想會不會這也是大部分員工的問題,是否需要製作說明公怖,以避免未來問題擴大。

員工如果有建議,我們去了解他們在工作中遇到什麼問題。在合理的範圍內,邀請單位一起來討論有沒有改善的空間,藉此提升員工的滿意程度。產能緊湊、大家壓力大的時候,我們爭取管理層支持來舉辦活動,讓大家可以舒緩一下緊張的壓力,順道凝聚部門的向心力。

然而,我們同時也要爭取公司的尊重。印尼團隊剛開始時缺乏跨部門溝通,所以主管只把人資當作附屬單位、幫不上忙的一個trouble maker,所以大家工作都很挫折無力。但後來主管常在會議召開前都指示「請人資一同與會」時,甚至想把人資拆出來成立部級時,表示開始重視人資的建議。「找人資」,短短一句話卻感受到單位在公司定位的轉變。

⭕️單位也是我們的顧客。

這不是因為,只要單位遇到難搞棘手的員工,都丟給人資處理的表面作為。而是員工真正與人資諮詢後,回到單位有表現提升的績效,得到主管的正向反饋。至於不適任的員工,我們平和的處理他的資遣或離職事宜,避免影響單位整體運作。同時我們也非常謹慎的擘畫公司的制度、即時修正制度缺失,讓員工人數在500人、1000人、1500人時都能夠使營運運作順遂。

⭕️公司更是我們的顧客。

人資應陪伴著公司成長,主動積極提出對策,總是比老闆多想一步。產能提升時,針對TOC工程快速反應,思考如何短時間補充人力、改善訓練節奏讓人員快速上崗貢獻產能。發生疫情時除了迅速設計防疫措施,也走入工廠查看員工有沒有佩戴口罩,關心身體健康情形如何,防止疫情破口。思考現有流程有沒有線上系統化的可行性,增加流程效率外把重心放在更有價值的地方。人資想要人家尊重,自己必須思考如何從日常開始贏得尊重。

當員工把「get respect from employee and from company 」掛在嘴上時,我想他們記住以後要做什麼了。

經營組織就像經營品牌:使命是行銷,也不是行銷

帶領團隊除了運用領導力達成任務外,也好像在經營品牌一樣,你的團隊就是組織的形象。透過一句話清楚的傳達出組織使命,讓我們找尋自己在公司中的定位。透過服務、行動、活動大聲的告訴所有人人資就是公司的夥伴,就是與其他單位的差異之處。過程中我們亦步亦趨,就想要達到這個目標。然而這不是在辦公桌前面寫文稿硬想出華麗字句的那種行銷。

即便使命會再定義或是依照不同的情境賦予其他的意義框架,也不是華麗的包裝。包裝是不會令人懷念的,包裝是包裝紙,拆了包裹以後就把他丟棄。重點是拆了包裝以後,裡面沉澱澱的內容物是什麼,才是令人期待。

1️⃣組織的使命是歷史的。

組織的使命就是一部部的組織史,分成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從組織一開始的誕生,到團隊力的凝聚,以及成熟期開始有了清晰的策略、計畫與行動後,苦盡甘來的結局。這是「以終為始」的想像:如果我們想要備受重視,那麼現在我們可以怎麼做呢?這時,組織的使命會深刻的在大家的記憶裡。儘管第一季已劇終,但這會是第二季的起點。

2️⃣組織的使命是真誠一致的。

新的主管可能為了解決組織的難題,而賦予了組織新的目標與文化。使命是緊緊與你的所做所為連結在一塊。主管就是組織的模範生。員工從每一次主管的決定、思考中去學習、觀察主管的價值與規範,進而認識這個使命是什麼?怎麼做?講求真誠一致、表裡如一,讓員工從組織宣稱的使命跟主管的行動中達到認知協調的狀態。如果主管在遇到員工問題時自己都顯得不耐,要怎麼教導我們尊重員工呢?

3️⃣組織的使命是體驗的。

組織使命落落長,到底最後誰能夠記得住?如果換了新的主管,又來了新的一套文化,久而久之,就變成國文課本裡佳文選讀的背誦:每一篇都是萬中之選,但背完、考完以後就忘了。使命就好像是主管慢慢的帶著員工去看到事物的另一個面向,指認出對於事物的新認識:原來、權威是尊重,關心也是尊重啊!從自身的體驗中與使命相互連結,感覺會常存在心。

使命不是過眼雲煙,使命是故事的主題

既然使命不是包裝紙,那使命也不會只是過眼雲煙。每個人為了完成使命時所付出的努力,都讓他們成為使命敘事的隆重片段。分離面談的過程中,我清楚的告訴他們,在他們現有哪項工作內容中,其實就是實踐著「get respect from employee and from company 」的一部分,而未來我們還可以做什麼,讓我們持續朝這個使命前進。

最重要的是,在整個團隊的努力之下,我們才有著今天的成果。換句話說,這句話不只是一句話,更是這個故事的主題,帶出了好多人一起努力的篇章。也許有人努力的多、有的人努力的少,那我們可不可以試著寫下他用力的那個部分?未來,大家互相的提醒,我們仍然必須朝這個方向跑去。使命不是主管個人史,是團隊編年史。

幫助團隊找到他們的故事,讓每個人都成為故事中的主角。當一個人離去後,故事仍會持續發展下去,未來遭遇種種的磨難與轉化後,每個人都將完成屬於他們自身的生命敘事,成為自己的英雄。

「人是尋求意義的動物」

不論你是領導著5個、10個還是100個人的主管,你留下來的使命會是什麼呢?

吸引外資,印尼推《綜合法案》恐為勞動法史上最大爭議修正 (二)


疫情肆虐下勞工的噤聲

2月12日佐科威政府正式向國會遞交草案,一直到今年7-8月才有比較大型的抗議活動。
原因為何?

主要印尼的確診人數一下子從個位數攀升到東南亞最高,印尼不得已下實施擴大社會限制(PSBB)的防疫措施,禁止大型集會活動、只允許特定企業申請繼續營運,其餘在家工作(WFH)。

消費者的行動受限、導致店家、商場關門,工廠也因沒有訂單需求暫時關廠。根據勞工部的統計,疫情流行導致350萬人在家待命(di rumahkan)或被解雇(PHK),民間預估實際上大於這個數字許多。

疫情對於企業的衝擊連勞工局(Disnaker)都嚇到,在這個時候只要公司持續聘請員工,不論狀態是合約或是正式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連市政府按照流程遞交的產業基本工資(UMSK)調整案,省政府都回函「請再商榷,否則後果自負」。(雖然最後仍屈從工會的壓力下於9月通過提案)

許多員工也都會看勢頭,好不容易能在疫情期間保住工作,在害怕失業的恐懼下,能夠維持現況,持續有一份收入就相當感激了。另一方面,大規模的集會無法保持身體距離(jaga jara)也很容易成為防疫破口。

工會的抗議行動並不像以往具有相當大的串聯與影響能力,雷聲大、雨點小。

印尼工人工會聯合會(KSPI)表示,如果將勞動相關規定從《綜合法案》中刪除,將會支持《綜合法案》通過。同時間,政府單位也表示,法案修訂時都有勞工團體代表的加入,願意將各界聲音列入問題清單中討論(DIM)。雙方都認為自己代表著一定基礎的勞工民意,但可想勞工的心情肯定五味雜陳,夾雜在疫情及法案之間。

疫情使得全世界經濟都低迷,印尼也連兩季GDP為負數。財政部長 Sri Mulyani Indrawati日前下調全年GDP預測 -1.7%至-0.6%,希望第四季經濟成長可趨於0,明年則維持4%-5%的預測。專業集團黨(Golkar)國會議員 Ace Hasan 就表示,當前有幾個國家因疫情經歷了經濟衰退,因此印尼必須採取的解決方案就是完成《綜合法案》,增加競爭力以及就業人數。這是佐科威政府通過《綜合法案》的好時機,他剛好可以藉此端出牛肉解決疫情下嚴重的失業問題,並讓民眾一同期待明年經濟快速從疫情中復甦過來。

印尼國會預計於10月8日將通過《綜合法案》

綜合法案草案與現行勞工法差異

工會擔心《綜合法案》對於勞動條件的惡化在於:

1.最低工資降低:

依據2015年第78號法規以及勞工法第89條,基本工資除了省基本工資(UMP)外,考量到生活水準(KHL)不同,各城市的工資委員會須訂定各市基本工資(UMK)以及產業基本工資(UMSK)。以西爪哇省的基本工資來說,最高的Kabupaten Karawang跟最低的Kota Banjar基本工資就差了250%、同城市內產業間最高跟最低的也有17%的差距。

未來最低工資標準將只訂定省基本工資(UMP)、勞力密集企業基本工資及中小型企業基本工資,回歸企業自行訂定公司內部的薪資政策。預期印尼整體的平均收入將下降。對於勞工來說,收入可能會跟不上物價水平與家庭花費,變得無法扶養家庭,或是促使雙薪家庭的出現,如此一來面對的則是家庭結構組成的變化。

2. 薪資調幅計算方式變更 :

站在考量生活水準的立場上,現行的調薪指數計算包含GDP跟通貨膨脹,然而在《綜合法案》中薪資調幅指數修改,不計算通貨膨脹指數,而是改採計經濟成長。

3.削減資遣費:

依據勞工法第161至167條,過去不論「解雇」或是「資遣」事由,公司都必須給付一定額度的資遣費。鉅額的資遣費也是各公司人力成本的痛點,導致許多公司走在灰色地帶不聘用正式員工。《綜合法案》取消了因違反公司規定受一定等級警告信(SP)被解雇的資遣費(Uang pesangon )給付,包括因公司所有權變更、公司虧損兩年破產等資遣事由也一併免除。此外也取消了員工死亡後,公司對於繼承人給付資遣費的義務。

資遣費計算的基準上,則取消了服務年資金(Uang penghargaan masa kerja)最高的計算上限,即服務24年公司必須給予相等10個月的月薪。也取消了權益補償金(Uang penggantian hak),該金額為15%的資遣費加上服務年資金外,還有回到原招聘地點移動、住房、特休未休等的補償。

4.外包工人解禁:

勞工法第64條及65條對於外包工人有嚴格的規定,只有非與生產相關,主要營業行為分開、具支援性質的工作崗位才能夠外包,例如:清潔、警衛保安、運輸、餐飲等。 《綜合法案》再擴大外包臨時工的適用範圍,包括兼職及全職工作,都可以更自由的使用外包勞工。

5.非典就業擴大

《綜合法案》恐令雇主給予勞工無限期的合約的空間。勞工法第59條有關特定時間工作協議(PKWT)也就是合約工作出規定,包括使用合約工的適用範圍以及合約的期限。可以使用合約工的工作類別包括一次性或暫時性、三年內可以完成、季節性工作、新產品或是尚在試驗階段的工作等規範。工作時間1次合約最長2年,且只能延長1次、期限為1年,總計2次3年的合約期。在合約工規範外的都必須是永久員工或是自動成為正式工。

然而《綜合法案》中並無相關的規定,公司可自行定義職務完成所需時間長短訂定合約期間,可能使公司內充斥著合約工,勞資之間的關係變得不對等。

支持者表示,現行勞工法規定3年的合約期不合理,因為勞工可能會還沒有完成工作任務,會再跟公司協議完成時間。放寬合約工的使用原則會更加靈活彈性,此外,合約結束時雇主也會給予員工補償,保障員工的福利:「放寬合約工不表示沒有人可以成為正式工。

《綜合法案》也為勞工拋出兩項利多,包括:

1.失業保障:

《綜合法案》內規劃了勞工失業保障(Jaminan kehilangan pekerjaan)。過去政府把失業的風險都轉嫁給公司,故要求公司需要給付高額的資遣費以維護勞工失業後的生活。

近年來印尼逐步完成了社會安全制度,凸顯了政府的作用,包括工作意外險(JKK)、死亡險(JKM)、老年保險(JHT)、健康保險(JamKes)、退休險(JP)。勞工失業保險(JKP)將納入社會安全制度的一環,其服務包括:失業一段期間的現金給付福利、職業介紹和職業安置,讓失業的勞工在失業期間仍然可以維持生活甚至透過職業培訓增進自己的工作技能。

2.年終獎金:

勞工法上對於薪資保障為12個月月薪加上1個月的宗教節日獎金(THR)總計13個月月薪。針對年終獎金(Bonus)並無法定,留待公司在公司規定(PP)或是集體工作協議(CLA)中自行訂定。然而在《綜合法案》中針對大型公司有年終獎金發放與計算的標準,希望利用年終獎金來彌補資遣費的削減。年終獎金的計算不是依據企業的營收決定,而是勞工在公司工作時間的長短,亦即年資決定。工作3年以下的年終獎金是1個月,年資3至6年是2個月,以此類推最高工作12年以上的勞工可獲得5個月的年終獎金。

印尼雇主協會(Apindo)代表則反對,認為政府應該律定哪種類型產業的員工可以獲得,因比起辦公室只有幾個人的貿易公司來說,勞力密集產業員工數相當高,若每年給予5個月的獎金將是相當大的支出。如果公司營運狀況不佳,可能會危及公司的財務狀況,變相導致公司裁員或是陷入非典就業的循環。

困難的抉擇抑或是社會的轉型

隨著《綜合法案》官方即將討論完成,工會也計畫採取更激進的行動。印尼工會聯合會(KSPI)就計劃於2020年10月6日至2020年10月8日發起連續三天的全國大罷工,將號召25個省、300個地區數千家公司約500萬名勞工參與。抗議地點除了獨立宮、雅加達國會、經濟協調部辦公室、勞工部辦公室等中央機關,也包含以及各地省政府、議會等,呼籲工會成員「停止生產活動、放下手邊工作、到指定點集合」

然而也有工會採取體制內遊說。全國工人工會聯合會(KSPN)就表示,由於疫情的關係將不會參與全國罷工,但透過研究、遊說與參與聽證會來監督法案是否符合勞工與會員們的期待。

疫情影響之下又受到失業威脅的雙重夾擊,勞工焦慮的是失去生活的控制感以及無安全感。企業此時也在夾縫中求生存,皆希望此時此刻能夠有穩定、支持的營運環境。

長期以來,缺乏周全思考、配套措施以及充分溝通的政府法令是無法落實施政以及取信於民的主因。如同時至今日,印尼各地仍然對於Covid-19病毒有諸多鄉間傳言,導致無法有效控制疫情。以這次《綜合法案》來說,許多勞工不清楚自己的權益會如何影響,也不知道政府會採取哪方面的措施予以保障。工會政治深入底層,反對方常會提供偏頗、扭曲的訊息。勞工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等而被搧動,轉而訴求街頭行動。依據過去經驗,處於貧窮情境下認為已無退路的民眾,常是街頭運動中激進的抗爭者。

印尼民眾太習慣非黑即白式的思考。政府應該加強宣導與教育,說明如何透過制度性的監察來確保企業能夠遵守勞動法令,使得《綜合法案》並非成為削減勞工權利的絆腳石。

對於企業的角度來說,過去所被詬病的是生產效率與薪資成長的不對等以及資遣費過度不合理。生產效率的提升有賴於國家提升教育水準以及加強職業教育,使企業聚焦於在職教育(OJT)提升工作技能,而非倚賴企業重新提供基礎教育,才能有助於人力資源素質的提升

現況已有社會安全體系保障經濟生活,可以確保員工發生意外事件、緊急危難、退休、失業時能夠維持最低生活安全。國家角色漸明確後,企業應退於市場,純粹回到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經營、利潤分享、人才吸引留任的角度去規劃各公司的人力資源政策

《綜合法案》或許是印尼經濟轉型的里程碑。但涉及的不僅是勞工或是企業、權貴的利益。當印尼確定加入全球製造供應鏈的一員的同時,也意味著社會轉型的壓力。這涉及長期以來的官僚體制、生活文化,甚至是人民思維的意識形態改變。絕不可趁疫情期間強渡關山,仍需不斷的與勞工團體對話、溝通以尋求共識。



前些日子與中產階級友人談到此次《綜合法案》的看法,他說:「我相信佐科威,因為他不只是站在企業或是勞工的立場,他是為印尼長遠做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