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的社會設計

三到五年後你會在哪裡?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充實生涯規劃的問題,但我聽起來像是一個洞見時代趨勢、羅盤指北確立方向的問題。

在當了小主管後,某次看了《Google模式》這本書,我在最前面貼了小便條寫著「未來世界的重點不是程度也不是規模、而是方向」。

如同最近HTC在近幾年來市值大幅蒸發被檢討行銷策略缺乏品牌訴求;另一個例子是我依稀印象紅透半片天,快與Nike匹敵的Under Amour,居然股價也大幅下跌,很難有人可以保證鉅變的產業中有什麼事情是可以恆久不衰。

我覺得社會福利事業也難逃此命運,部分僅在政府必須確保社會福利項目可推行下,勉強倚賴方案收入維持組織存在、變相由政府扶持。但在這種方案委託的情形下,也間接導致此次社服勞務的爭端。為什麼呢?因為組織只要每年通過評鑑標得方案,似乎不必做什麼太大的創新,也就沒有去設想這個案子的內容在未來要怎麼去增加服務內涵?要如何去規劃未來的服務導向?甚至是先規劃好人力成本、訓練成本。反正每年只要接到案子就好了嘛、也不必什麼太專業的服務累積、系統化訓練,人走再補便是。我想大家都有每次打電話承辦人都不同的吐血經驗....

話又說回來,在我熟悉的安置機構這塊也老早聞到這味,面臨去機構化的趨勢、衛福部開始推的多元處遇方案,我們是不是也該設想五年後安置機構有可能會變成什麼樣子?工作人員可能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而不是憑著,這塊服務現在就只有我們家在標在做,我們不做政府還會來拜託我們標這種獨佔市場如此消極的心態。或者是,反正安置市場需求總是大於供給,何必要做改變的守舊想法。

因此,那時我早已拋棄僅固守在生活管理領域的服務,研究機構化人格的弊病,試著將主軸放在創傷輔導以及挖掘個案潛能、多元休閒與學習等在安置過程中去改善使用者經驗。當有一天去機構化潮流開始碰撞到兒少領域時,我們才有累積的專業與經驗去倡導機構式服務,跳脫出機構化對於青少年的阻礙、反而可以成就身心健全,甚至可以把專業帶入社區。很高興曾經有一群夥伴與我一起嘗試,也看到了孩子在其中回復到了最真切的樣貌。

因此,我很佩服有些機構展開與國際交流接軌的開放態度,有些機構甚至引入社會設計的創新方案去解決問題。浮上外面的世界看看後,發覺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了!!